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介绍背景、了解延安。

(二)初读课文,感悟内容,理解重点词语。

1、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查工具书、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教师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多种形式读。

(三)理清全诗大意。

1、朗读诗歌,读中领悟诗意。

教师范读,学生再次朗读,读出节奏、感情来。

2、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3、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了哪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4、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5、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6、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7、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8、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

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五)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