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旅客车站装修设计审查指导原则

铁路旅客车站装修设计审查指导原则

铁路旅客车站装修设计审查指导原则为适应大规模铁路客站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客站装修设计的可控性,统一各阶段设计文件内容和文件组成,规范客站设计审查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特下发《铁路旅客车站装修设计审查指导原则》,供参考使用。

一、审查范围(一)站房室内装修设计(二)幕墙、屋面系统设计(三)静、动态标识系统设计(四)站台、雨棚及跨线设施装修设计二、审查程序1.省级、副省级、地市级、重点客站由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简称鉴定中心)项目负责人组织审查,报主管主任审定。

2.普通中间站由鉴定中心专职工程师进行预审后报分管部长审查,报主管主任审定。

三、审查内容、文件组成(一)控制性装修方案阶段1.审查要点(1)研究室内装修设计的主要风格和基调(2)研究装修相关各专业主要技术原则。

(3)根据方案特点,提出拟开展的专项设计。

(4)主要装修材料表及投资估算表。

2.设计文件组成配合站房初步设计文件,完成主要空间的效果图鸟瞰图、立面效果、候车厅、售票厅、雨棚等及必要的设计说明。

(1)文化概念提炼分析:反映地方特色、与建筑形态的关系。

(2)鸟瞰图、立面效果图:分析屋面形式、外墙材料、色彩。

(3)候车厅、售票厅等主要空间效果图:能清晰表达每个公共空间的设计风格、尺度、色调。

(4)站台及雨棚——表达雨棚结构形式、高度及外挑长度等内容、表现站台面铺装形式。

(5)同一条线路中沿线诸多中、小型客站,可根据具体站型分类,开展内装修标准化设计,提供室内效果图样板、装修标准。

(6)主要内部空间的平、立、剖面图,主要节点示意图。

(二)装修深化方案阶段1.审查要点(1)落实控制性方案阶段确定的原则及调整意见。

(2)审查控制性装修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3)审查各专项研究成果:照明专项设计,空调专项设计,静、动态标志专项设计,幕墙专项设计,屋面专项设计,部品专项设计。

(4)审查概算编制依据、主要装修材料标准、数量及价格,确定单项工程造价。

2.文件组成(1)效果图a.鸟瞰图:分析屋面系统等内容。

b.透视图、一点透视图:分析幕墙分格、外墙材料及尺寸选择等内容。

c.特大、大型车站需提供候车厅、售票厅、出站厅、进出站通道、天桥、贵宾室、VIP候车室、卫生间等室内效果图;中、小型车站根据具体站型需提供候车厅、售票厅效果图。

各主要空间内装修效果应反映灯光、标示、空调末端等内容。

d.雨棚效果图:表达雨棚的高度、外挑长度、吊顶的形式、颜色与站房风格的协调关系等内容。

通过上述效果图分析确定各空间墙面、吊顶、地面等材料及尺寸,各装饰面交接关系等内容。

确定建筑内外装修用材的材质、规格、色彩。

(2)平、立、剖面图:各主要空间的平、立、剖面图。

各内空间四面墙壁展开图,地面石材铺装图、吊顶图。

各装饰面交接关系构造图、结构高度和吊顶高度等内容。

各类图纸应详细注明所用材料样式、尺寸、质地。

(3)幕墙设计需提供幕墙结构体系、分格尺寸、细部节点构造设计图。

(4)静、动态标识设计应提供各类标识的尺寸,在建筑空间、墙面的具体悬挂位置。

(5)末端设备综合图主要设备末端应表现于综合图内。

结合室内装修,布点应合理,与建筑整体风格相统一。

注重细节推敲及各专业之间协调,按颜色及顺序标注在平面及立面图上。

a.消防系统(红色):喷淋、水炮、烟感器、报警探头、消防警铃、消火栓、消防按钮、手动报警、电话插口等b.暖通系统(绿色):空调、送回风口、温控器、散热器、集分配器c.信息系统(蓝色):扬声器、摄像头、时钟、电铃d.电力系统(黄色):配电箱、控制柜、检修口、地插(6)部品图包括外立面细部节点、栏杆、扶手、栏板、电梯、自动扶梯、隔断等内容。

其他未尽事宜按铁道部鉴定中心编写的《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执行。

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完成鉴修文件报铁道部审核后,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施工图阶段1.审查要点(1)施工图审核包括施工图图纸审核和投资检算审核。

(2)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和深化方案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3)施工图文件编制内容、深度是否达到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4)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5)工程数量计算与工程量计量规则是否相符,工程数量是否准确。

2.文件组成按照建设部、铁道部关于施工图设计的有关标准完善设计文件。

结合客站施工图设计审核,由建设单位组织客站装修审查,提出审核报告报鉴定中心,报告中应包括图纸审核及投资审核情况、方案处理及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鉴定中心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设计质量控制。

四、投资控制站房装修原则上应在站房初步设计批复的投资下设计,装修概算如果与初步设计所批复的投资概算不符的分别分项列出工程量、单价等变化明细和总金额,并注明增减原因。

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准的标准、投资规模,限额做好施工图设计,控制好建设投资。

站房装修设计应关注的若干问题装修设计应体现交通建筑、公共建筑的特点。

整体风格应简洁明快。

色彩不宜过多,应淡雅,避免采用过深的颜色、色彩变化不宜对比过大。

同时装修风格应与建筑风格、当地气候及文化特点综合确定,整体协调。

以《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为原则对需要注意的各细节部位作如下要求:一、墙面、楼地面及立柱等设计(一)根据各站房的规模及投资选择适当的装修材料,并有利于后期使用的维护和清洁,避免使用高反光的材料及金属装饰材料。

(二)墙地面材料的规格根据空间大小、柱网尺寸、结构构件尺寸、外幕墙及窗的分隔、门窗洞口的尺寸、外墙装饰材料尺寸、吊顶高度等选择合理的模数确定合适的材料尺寸,各部分应对缝整齐,墙面不宜设置横向石材缝,入口处墙、地、吊顶忌中间设缝。

(三)门洞不应过于分散且无规律,应尽量集中并统一高度,应结合墙面装饰材料规格优化门洞大小及位置。

二、吊顶设计(一)各类大厅吊顶高度以满足整体空间比例舒适为主导原则,特别是售票厅和出站厅定宽度较小,而有时由于面积原因上面没有设置商业夹层导致层高较高形成狭长空间,吊顶的高度选择应以空间尺度感合适为准。

(二)吊顶高度应结合内外墙面装饰材料尺寸、外窗高度及分隔、幕墙分隔、墙面构件确定,到达协调统一。

(三)吊顶材料及规格应结合空间高度合理选择(不局限于铝条板、垂片),空间及高度较小时,材料的规格级留缝也应适当减小,避免因为材料尺度感较大造成空间压抑的感觉,具体以整体空间效果为准。

(四)吊顶应结合柱网尺寸及墙面装饰材料尺寸分组处理,以达到上下对应、整体协调的效果。

(五)处理好吊顶与墙面、柱、幕墙面等的过渡,避免形成两种材料的硬碰。

(六)吊顶灯具结合室内吊顶布置选择合适灯具(避免选择灯带),间距不易过密。

对于空间及高度都不大的厅不宜采用留通缝布灯,可以采用断板布置,板条内凹形成光线上的色差变化。

三、贵宾厅设计(一)贵宾厅装饰材料主色彩不应超过三种,并应采用相同色系避免色彩对比过大,色彩及风格要明亮、淡雅,贵宾厅整体装饰风格要与所选主题画要一致。

(二)各贵宾室入口大门、通廊处的墙、地、吊顶忌中间设缝。

墙地面装饰材料以石材为主,可以局部采用软质材料(布艺、编制物等),慎用木质材料,处理好两种材料交接处的构造措施。

(三)贵宾厅地毯颜色宜淡雅明亮,不宜采用过深颜色;室内光照应均匀,墙面、主题画不应有光晕、光斑,宜选用水晶灯作主要装饰光源;水晶灯形式应简洁,水晶灯尺寸选择要与整体空间尺度相协调。

(三)贵宾室吊顶应简洁,不宜超过三级。

进、回风口应隐蔽设置,风速应控制,避免吹到水晶灯晃动;墙面装饰应以竖向线条为主,层次不宜过于复杂;主题画底边平座椅靠背高度,画框要简洁,主题画的大小要与整体背景墙的比例协调。

(四)卫生间整体色调及风格要与贵宾厅相协调。

4、其它细部设计(一)VIP候车室不设置主题画,可以设置装饰画、电视等,吊顶应考虑简洁的吸顶灯作为主灯源。

(二)旅客卫生间采用浅色墙地砖,处理好小便器位置与墙面砖缝的关系,吊顶应简洁避免做吊顶造型及设置灯槽,吊顶材料的选择及拼接方式应结合空间的尺度考虑。

(三)送风形式以侧送风为主避免使用顶送风,技术上能选用条形送风口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条形送风口,当送风距离过大选择球形送风口时应综合考虑墙面高度比例关系、避免直接吹上扶梯的旅客及与墙面材料规格的协调等因素确定其高度、排布间距。

(四)回风口的布置位置应尽量隐蔽,形式应与墙面材料及规格协调。

(五)栏杆、栏板形式及竖向分隔应尽量统一,特别应注意末端及转角处竖向分隔。

(六)其他设备末端(监视器、扬声器、烟感、喷淋头等)应隐蔽布置。

(七)地道仅在一侧设置行进盲道,12M宽以内地道均采用天棚两侧设局部吊顶,照明以两侧吊顶灯槽泛光照明为主,可以考虑两侧广告灯箱的辅助照明。

(二)外幕墙系统设计1、外幕墙材料和颜色的选择应与建筑整体风格一致,材料的颜色对比不宜过大,应结合考虑当地材料的应用。

2、幕墙材料尺寸的选择在考虑经济美观的基础上,应做到各种材料分缝与门窗洞口、门窗分隔、立面构件对应关系。

3、玻璃幕墙的形式选择不仅局限于隐框,应结合立面造型特点合理选择。

(三)站台及雨棚装修设计1、雨棚结构形式以小跨实腹钢梁为主,慎重选用刚桁架结构,支撑构件的设置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应满足造型美观的要求。

2、雨棚吊顶材料应根据结构形式及整体投资选择,吊顶层位置以包住檩条或结构上弦为佳,面层材料及形式以利于处理好防排水构造。

4、雨棚高度不宜做的过高,雨棚与站房交接避免与窗相接,应综合考虑雨棚高度与窗及站房屋面的高度位置关系。

5、雨棚外挑长度按四线时留空7-8M,两线时留空2.5M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