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姓名班级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
棋子薄玻璃板(茶色)刻度尺格子纸(单位一CM)
三、实验方法:(科学探究七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合作
四、实验过程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白纸对折,画出玻璃板的位置。

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放好玻璃板,注意将物体所在的玻璃板一面对齐所画的线上。

3、把物体放在玻璃板前某个位置。

观察像的正倒。

再取一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绕过平面镜直接观察光屏,观察像的虚实。

4、将另一个相同的物体放到玻璃板后不停移动,直至和像重合,观察物像的大小关系。

5、在物体与像的同一位置用笔做上记号。

再重复实验两次。

并且观察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影响像的大小。

6、取下物体和玻璃板,用笔连接每次实验中物与像的记号,观察物象连线与玻璃板的位置关系。

再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注意估读)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将以上数据记在表格中。

7、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报告,总结规律,交流讨论。

五、总结规律:
平面镜成、的像;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

六、交流讨论:
1、实验时为什么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生活中的镜子?
2、实验中玻璃板应如何放置?如何验证是否放好?
3、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实验中用另一个相同的物体是为了比较物象的;
4、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如何变化?
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5、像的移动速度与物体的移动速度谁快谁慢?
6、若将实验中的白纸换成带有小方格的纸有什么好处?
7、本实验用三角方块代替蜡烛有何优点和缺点?
七、你对本次实验还有什么疑惑或改进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