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急救(清晰详实)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急救(清晰详实)
优质医学
31
猝死的急救——心肺复苏术
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 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优质医学
32
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脑、神经系统:大脑 4~6min,小脑 10~15min 延髓 20~30min,交感神经节 60min
● 心脏、肾小管:30min ● 肝细胞:1~2h ● 肺组织:更长
优质医学
33
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4分钟 4~6分钟 >6分钟 >10分钟
50%可被救活 10%可以救活 存活率仅4%
<1%
优质医学
34
心肺复苏成功率
美国:每天死于CA者1200人,每年约330000人因冠心病死 于院外和急诊室;2/3发病1h死于院外; 存活率7%-10%。
• 对于有明确的基础疾病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活动,比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服用抗血栓药物等 等,在气候环境剧变时尤其要重视
• 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优质医学
28
要点1:不要忽视定期体检!
优质医学
29
要点2: 积极控制和治疗已有疾病!
优质医学
30
要点3: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 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 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表现在临床上很多病 人会进展到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
优质医学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 一般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等 • 溶栓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 • 冠脉搭桥( CABG )
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 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
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 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优质医学
15
优质医学
16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
优质医学
17
优质医学
18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 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 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 梗塞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Q波与非Q波)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
• 也有在无诱因作用的安静状况下,如休息及睡眠时发 生猝死。
优质医学
12
优质医学
13
• 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最为多见,还有心肌病,长Q-T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心
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等。
优质医学
14
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
1.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 脑出血: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 肺栓塞: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 5. 哮喘: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 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 7. 猝死症候群: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
优质医学
8
猝死的直接机制——心脏呼吸骤停
优质医学
9
心脏呼吸骤停的后果
全身血流停止
器官缺血、缺氧
死 亡!
优质医学
能量耗尽
后果很严重!
10
优质医学
11
•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体内已有潜在疾病或暴发 性疾病存在。
• 诱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其对真正健康者危害很小或毫 无危害,但对于某些主要脏器有潜在疾病、体质异常 或过敏者,却能引发内在疾病迅速加剧、甚至死亡。
优质医学
5
优质医学
6
优质医学
7
• 猝死是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
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
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 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时 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 有三个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 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上海:2000年院前心肺复苏3500-4000例左右,成功1例。 北京:2012年1693例OHCA ,22例出院存活(1.3%) 中国杭州:2014年779例OHCA,6例存活(0.7 %)
优质医学
35
尽快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现场急救
优质医学
1
我们的人生如此美好!
优质医学
2
现代社会的人生烦恼
优质医学
3
现代社会的人生压力山大
优质医学
4
这些熟悉的面孔突然离去……
• 王小波:著名作家,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猝死,享年45岁。
• 梁左:著名喜剧作家,2001年5月19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44岁。
• 恶性的心律失常一般是没有什么先兆的,是突然发作的 • 大多数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先兆,只是没有在意,例如最近比较
疲劳、浑身没劲、胸痛、胸闷或者心慌的表现。 • 一些常规的检查比如心电图,有的比较典型,有些不典型就不
容易看出来;还在不同情况下心电图的表现可以不一样。
优质医学
27
怎样预防猝死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变化和疾病危险因素相当重要。 一般来说3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1次体检,尤其是工作忙 碌者,切莫因为“忙”的理由而忽略健康。
• 古月:特型演员,2005年7月2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8岁。
• 高秀敏:曲艺明星,2005年8月18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46岁。
• 马季:著名相声演员,2006年12月20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2岁。
• 侯耀文:著名相声演员,2007年6月23凤凰网总编辑,2011年7月2日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年仅39岁
优质医学
20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
优质医学
21
• 冠脉搭桥( CABG )
优质医学
22
优质医学
23
大脑动脉堵塞——脑梗塞
优质医学
24
自发性脑出血
优质医学
25
脑动脉瘤破裂并发心脏骤停
优质医学
26
猝死有先兆吗?
• 猝死的先兆问题,可能有些人会有,但有些没有,主要与基础 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