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Frame Relay)协议是一个第二层协议,即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虚电路
两个DTE设备(如路由器)之间的逻辑链路称为虚电路(VC),帧中继用虚电路来提供端点之间的连接。
由服务提供商预先设置的虚电路称为永久虚电路(PVC);另外一种虚电路是交换虚电路(SVC),它是动态设置的虚电路。
2.DLCI
数据链路标识符(Data-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是在源和目的设备之间标识逻辑电路的一个数值。
帧中继交换机通过在一对路由器之间映射DCLI来创建虚电路。
3.本地管理接口(LMI)
用户设备和帧中继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标准,它负责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维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4.帧中继映射
作为第二层的协议,帧中继协议必须有一个和第三层协议之间建立关联的手段,才能用它来实现网络层的通信,帧中继映射即实现这样的功能,它把网络层地址和DLCI之间进行映射。
帧中继实验
8.3.1.1 按实验图连接线路
连接线路时,应注意要正确连接V.35电缆。
V.35电缆DCE与DTE端可以通过电缆中间的接头分辨出来。
母口的一端连接DCE设备,公口的一端连接DTE设备。
在此实验拓扑中用一台路由器来模拟帧中继交换机作为DCE设备。
8.3.1.2 配置路由器R1和R2端口地址
1.R1配置
步骤1 - 连接到超级终端并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1)用console线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一端接用于配置的主机COM1口。
起动终端仿真程序“超级终端”,选定连接参数为数据位8位,波特率9600,停止位1位,无流控,无校验。
2)路由器上电,进入普通用户模式R1>
3)键入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1#
4)使用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1(config)#
实验八帧中继、NAT实验|
步骤2 - 配置ethernet 端口和serial 端口
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 //进入ethernet 0端口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为此端口配置地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使端口工作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进入serial 端口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5 255.255.255.252 //为此端口配置地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使端口工作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配置帧中继封装格式
步骤3–配置路由选择协议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RIP协议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2.R2配置
参看R1的配置方法对R2进行配置,端口按照实验图标注的地址进行配置。
由于R1和R2都是作为DTE设备,故在此不用配时钟。
.3.1.3 配置帧中继交换机
步骤1– interface Serial 0 的配置内容
R0#configure terminal
R0(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 // 配置成为帧中继交换机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 进入serial 0端口
R0(config-if)#no ip address //指定该端口不配置地址
R0(config-if)#no shutdown //使端口工作
R0(config-if)#clock rate 56000 //指定时钟频率
R0(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帧中继封装
R0(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指定帧中继的设备类型是DCE设备
R0(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1 interface serial 1 20 //定义帧的路由
步骤2– interface Serial 1 的配置内容
R0#configure terminal
R0(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 // 配置成为帧中继交换机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 1 // 进入serial 1端口
R0(config-if)#no ip address //指定该端口不配置地址
R0(config-if)#no shutdown //使端口工作
R0(config-if)#clock rate 56000 //指定时钟频率
R0(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帧中继封装
R0(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指定帧中继的设备类型是DCE设备
R0(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0 interface serial 0 21 //定义帧的路由
学一招:只有两个同样的帧中继封装的接口才可以相互之间通信,有两种可能的封装:Cisco 封装和IETF封装。
上面配置采用了缺省的Cisco封装。
但如果路由器在帧中继网络中与其他厂商设备相连,则不应使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