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4 动物之美鸟的天堂-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4 动物之美鸟的天堂-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小法官,巧断案(对的画“✓”,错的画“×”)。

(1)《鸟的天堂》只运用了动态描写,没有运用静态描写。

()(2)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三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答案】(1)×(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

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

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

【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要积累作家作品,还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知道主要人物、情节,能对作品片断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2.【答题】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3)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4)小明高兴得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5)大榕树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答案】(1)×(2)×(3)✓(4)✓(5)×【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解答】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等。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3.【答题】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3)大榕树横卧在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巨人卧在那里。

()(4)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答案】(1)×(2)×(3)✓(4)×【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解答】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等。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4.【答题】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答案】(1)√(2)×(3)√(4)×【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解答】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等。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5.【答题】如果你是“鸟的天堂”中的那只画眉鸟,你怎样来赞美南国风光呢?就请把你的赞美之词写下来吧!【答案】例:作为一只活了很久的老鸟,我最近不太好动了,收起了我羽毛稀疏的翅膀,匍匐在地面啄食,我常常这样做。

盘踞着起伏着的老树根有着比我久远太多的年纪,它的树冠茂盛依旧,那些交错的枝桠似乎能遮蔽整个天空,年月在它身上似乎是不老的。

这南国的风雨似乎带着一种温柔,从来没有让我们流离失所。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在日出之前早起,振翅飞过交错的树杈,在清晨的天空里滑翔。

谁说这南国的四季不分明呢?看那春花遍野,夏天苍翠,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的水落石出,蒲苇的白絮不就是这南国的另一种‘雪花’?我会在日暮时分河面上笼烟之时回到这大榕树身旁。

我一直在这里活得很快活,从落脚到现在从来没有远远地离开过这里。

【分析】答案不唯一,正常发挥即可。

【解答】提示:必须以画眉鸟的身份自述。

6.【答题】小小练笔场。

请你为鸟的天堂写一段解说词。

【答案】“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

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

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

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

【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要积累作家作品,还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知道主要人物、情节,能对作品片断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7.【答题】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一处场景。

通过对课文《鸟的天堂》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请拿起笔来,描写一个场景,要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答案】示例:雪的作用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

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

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

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多么美丽而轻盈呀!我越来越喜欢雪花了,如果能够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皑皑,绿树披银装,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趣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察生活及简单写话的能力。

【解答】答案不唯一,正常发挥即可。

8.【答题】看拼音,写词语。

bī jìn fènɡ xìliú lǎn()()()chàn dǒu shù shāo chì bǎnɡ()()()rónɡ shù liú liàn yìnɡ jiē bù xiá()()()【答案】逼近,缝隙,浏览,颤抖,树梢,翅膀,榕树,留恋,应接不暇【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9.【答题】看拼音,选词语。

拔开拨开段落断洛归律规律误会吴绘停伯停泊忙然茫然竹竿猪竿路续陆续静纪静寂bō kāi duàn luòɡuī lǜ()()()wù huì tínɡ bó mánɡ rán()()()zhúɡān lù xù jìnɡ jì()()()【答案】拨开,段落,规律,误会,停泊,茫然,竹竿,陆续,静寂【分析】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10.【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

大的,小的,(),(),有的站在(),有的(),有的在()。

【答案】堆在缝隙照耀似乎颤动继续热闹鸟声鸟影花的黑的树枝上叫飞起来扑翅膀【分析】本题考查了课内文章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

【解答】解答此题,要注意课堂认真听课、记笔记。

填写的时候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不要改变课文原意。

11.【答题】把句子写具体。

(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

林木和花卉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峡谷里。

(2)浪潮涌来。

浪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涌来。

【答案】答案不唯一,搭配适当,合情理即可。

(1)狭窄而人迹罕至的(2)像骏马一样浩浩荡荡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12.【答题】趣味拓展题。

你知道下面的世界之最吗?填一填。

(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__________。

(2)世界最高峰是__________。

(3)世界最长的城墙是__________。

(4)世界最深的裂谷带是__________。

(5)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长城东非大裂谷京杭大运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课外拓展知识的积累。

【解答】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多读书多积累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帮助非常大。

平时一定要注重课外书籍的阅读把自己平时积累的记录下来随时翻阅一下,学以致用。

13.【答题】读下列词语,再照样子各写四个。

(1)白茫茫()()()()(2)一簇簇()()()()【答案】(1)红彤彤、金灿灿、白花花、黑乎乎(2)一片片、一枝枝、一条条、一颗颗【分析】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解答本题需同学们平多注意积累,加强识记。

14.【答题】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答案】(1)太阳留下红霞。

(2)我们发现了小船。

(3)我看见榕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缩写。

【解答】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可。

要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15.【答题】回忆课文《鸟的天堂》,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所以只看到了(),没有看到();第二次是在(),看到了(),所以他赞叹道()。

【答案】两傍晚榕树鸟早晨处处是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这种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解答】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