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4篇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精选14篇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教育部9月4日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新“规范”从原有的8条缩为6条,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内容。
教研活动时,我们进行了认真学习。
大家一致认为“保护学生安全”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将这一点纳入,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今年,四川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地震。
在地震中,人民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师爱。
在危险面前,我们老师始终以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春定格‘公主教师’离开了”。
袁老师,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老师,在地震发生时,一次次地冲进教室,将孩子带出教室,最后她却被深深地埋在了水泥板下。
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的才是最真的感情。
袁老师的忘我,袁老师的不顾自己的安危,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如果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做呢?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四五六的孩子,孩子年龄小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我们老师将“保护孩子安全”做为所有工作的前提基础。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保育是近阶段的工作重点。
所以,平时和搭班老师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小班孩子动作发展较差,有的孩子走楼梯都不太会。
所以,在走楼梯时,两位老师、阿姨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走楼梯时小手不要拉衣服,要拉好栏杆,小手不能去碰其他小朋友。
”虽然每天这样的话我们要重复说好多遍,但是我们不厌其烦,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宝宝能够安安全全去地游戏、学习。
每天午睡,宝宝们上下床铺是我们担心的一件事,所以睡觉时,我们先请上铺的宝宝睡,安顿好了上铺的宝宝,再请下铺的宝宝睡。
刚开学的一个月,天天如此。
虽然麻烦,但是我们看到了成果,宝宝们都学会了上下床铺,而且没有一个宝宝摔着。
天气冷了,我们提醒宝宝把小手放到被子里,小脚也藏到被子里。
我想,可能遇到大灾大难时,我会惊慌、会恐惧、不知所措。
但是,我会在平时的小事中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我们相信只要这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我们的宝宝就能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地在幼儿园度过每一天。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
我们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
严格做到以下几点:1、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2、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教师必须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
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
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3、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3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通过广大教师共同努力而产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做教师的基本道德标准,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关系与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一种反映,是一定社会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是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等相互关系的准则。
既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
社会存在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革。
作为社会群体组成部分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增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内容,体现出新特征。
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呢?首先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辛苦的,教师只有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敬业乐业,才能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长年累月地奉献自己。
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进取心,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联系在一起,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艰苦、繁重而崇高伟大的教育事业。
其次是对教育工作的严谨态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基本职责,要完成这一职责,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教师教育与人的态度。
一个教师只有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以热诚、严谨的教学态度,精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不负责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学态度马虎草率,不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那只会浪费学生的光阴,误人子弟,损害教育的形象,危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教师治学的态度和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师劳动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再者是对教育对象有爱的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对学生付出纯正、无私的爱,是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
对学生的爱也要讲究原则,不能对学生溺爱,在爱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第四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的思想。
教育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新一代人的重任。
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内容和方法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不断总结教育实践经验,不断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现在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心理、心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国际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最后是教育者自身为人师表的行为。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这首先要求教师做出表率,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和楷模。
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教师不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成为新一代的模范和表率。
当然,要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很好的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一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必须具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学校教育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为继续学习做准备和打基础。
因此,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
二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
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教师素质的竞争。
在业务能力上,要求教师从现在的“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三要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
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还必须会实验、会写教研论文。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四是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当今世界,电脑、多媒体、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育形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现代教师要转变观念、强化科学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比重,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4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
在儿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
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
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确实成为学生的表率。
我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回想这三十多年中的人和事,让我感动的太多太多了。
有多少教师在医院挂完水后马上回学校上课,曾记得以前,我们每周常常是只有周六下午及周日上午休息,家庭基本是无法顾及的,但老师们无怨无悔,我常常为自己能有这些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段来看待的同事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也常常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
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时常有大量繁琐的日常教务工作,要面对的是40位学生,精力较为分散。
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
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作为教师,必须先受教育。
古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些都是颇有道理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因此每个人民教师都必须勤奋学习,精通本行业务,要有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