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B.国家强制力在法的每一环节都是直接暴力介入C.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D.只有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其他社会规范都没有强制性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______。

A.部门规章B.自治条例C.村规民约D.地方性法规3、根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依意思产生,法律行为分为______。

A.表意行为与无效行为B.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C.表意行为与要式行为D.表意行为与消极行为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司法解释的是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四条的解释》B.《刑法修正案(九)》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提高执行工作质效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提供保障的意见(试行)》5、关于不诉免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不诉免责意味着行为人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B.所有的违法行为,只要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出控告或起诉,国家就不追究责任C.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民事违法行为都实行不诉免责D.在我国,所有刑事违法行为都不适用不诉免责6、西周借贷契约在当时不称为______。

A.傅别B.质剂C.书契D.合同7、首次将《刑名》置于律首的法典是______。

A.《九章律》B.《开皇律》C.《北齐律》D.《魏律》8、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______。

A.《北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周律》9、明代对于“化外人”犯罪的处理原则是______。

A.一律适用明朝律法B.适用其本国法C.不适用明朝律法D.依被告原则10、清末诉讼制度改革,引进西方诉讼审判制度,诉讼程序上实行______。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二审制D.三级三审制11、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包括______。

A.总理B.副总理C.秘书长D.国务委员12、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条件包括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年满45周岁D.担任过省长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______。

A.监督宪法的实施B.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C.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______。

A.国家利益B.社会利益C.集体利益D.其他公民的利益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检察院的上下级关系为______。

A.指导B.领导C.监督D.督导16、我国刑法上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分为______。

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主犯D.从犯17、以下属于我国刑罚附加刑的是______。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18、我国刑法理论将罪状分为______。

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19、劫持航空器罪的手段表现为______。

A.暴力B.胁迫C.威胁D.其他方法20、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妇女的,应认定为______。

A.绑架罪B.拐卖妇女罪C.拐卖人口罪D.敲诈勒索罪21、张某突遇歹徒持刀凶杀,情急中将门反锁,将正要进门的李某推开,导致李某被凶手刺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张某属于紧急避险,对李某不承担民事责任B.张某虽然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可以给予李某适当补偿C.张某的行为超过合理限度,属于避险过当,应当给予李某适当补偿D.行凶者应当对李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2、某企业研制的疫苗,需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当征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B.在接种疫苗前应当告知接种人相关风险,但有正当理由的,可以不予告知C.接种疫苗试验前,必须将试验目的告知被接种人D.接种疫苗试验不得收取试验费用23、夫妻各自经营店铺,工商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后男方的店铺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店铺倒闭,现债权人要求男方以包括女方店铺在内的家庭共同财产来偿还债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男方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支持债权人的请求B.男方所负债务属于个人债务,不应该由女方的店铺进行偿还C.男方所负债务属于个人债务,不应该由家庭共同财产和女方店铺进行偿还D.虽二人以各自的名义经营店铺,但家庭财产属于共有,所以男方所负债务属于共同债务24、一对夫妻无法生育且满足收养条件,下列可以被收养的是______。

A.两个孤儿B.两个残疾的未成年人C.生母送养的生父不明的婴儿D.丈夫弟弟的一个儿子和妻子姐姐的两个女儿25、村民张某去世后,无法定继承人,也未立遗嘱,其遗产最终归属于______。

A.宗亲B.祠堂C.村集体D.国家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6、法治27、《大清会典》28、隐私权29、间接选举30、职务侵占罪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1、简述司法(狭义法律适用)的特点。

32、简述性骚扰的预防和救济。

3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4、试论述人权和基本权利的区别。

35、试论述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C[解析] ABC三项,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而非意味着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的系统化的暴力;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

D项,社会规范都有其强制性,比如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保证实施的。

2、ABD[解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干,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军事法规与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

其他渊源包括习惯、政策与司法解释。

3、B[解析]依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依意思而产生,法律行为可分为:①表意行为,指作出意思表示、法律后果依意思表示而产生的行为,其法律后果的内容由意思的内容决定。

②事实行为,是法律后果的产生不是因为意思表示,而是行为自身作为一种事实引起法律规定的后果,法律后果的内容不由意思设立而直接由法律规定。

A项,以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条件,法律行为可分为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

C项,以行为生效是否须有特定形式要件为标准,法律行为可分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D项,以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律行为可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4、C[解析]司法解释分为狭义与广义的司法解释。

狭义的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它包括三种:①审判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对属于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所做的解释;②检察解释,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属于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做出的解释;③审判、检察做出的联合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共同性问题所做的联合解释。

广义的司法解释还包括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做出的解释。

ABD三项均非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发布的,因此属于广义上的司法解释。

5、ABD[解析] A项,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BCD三项,不诉免责是指对于“不告不理”的违法行为,当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出控告或起诉时,国家不追究和认定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这意味着违法者实际上被免除了法律责任。

在我国,绝大多数民事违法行为和某些“告诉才处理”的刑事违法行为都适用不诉免责。

6、BCD[解析] A项,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

为了保证债的履行,要求当事人订立契约“傅别”。

“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借贷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以为凭证。

B项,“质剂”是指西周的买卖契约。

C项,书契是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

D项,“合同”是近现代的说法。

7、D[解析] ABCD四项按法典的朝代排序:A项,汉代的《九章律》在原秦律六篇《盗律》《贼律》《网律》(又称《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形成九篇体例。

D项,三国时期的《魏律》共18篇,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突出了总则的性质和地位。

C项,《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二篇合为《名例律》篇,使其作为法典总则地位得以提高。

B项,隋代的《开皇律》总结以往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规定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共12篇体例。

8、C[解析]北齐为维护王朝根本利益,在《北齐律》中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是危害社会根本制度的十种重罪的总称,分别为:反逆(造反);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与宫殿);叛(叛变);降(投降);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不道(凶残杀人);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及对皇帝不尊重);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礼制服丧);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

《开皇律》吸收《北齐律》“重罪十条”,正式形成了“十恶”制度。

9、A[解析]《大明律?名例律》对“化外人有犯”问题的规定抛弃了唐律规定的化外人处理原则,作了重要改变,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即外国人在明朝管辖区内犯罪全部适用明朝律法,以便从重打击可能逃脱的严重犯罪。

10、A[解析]清末诉讼改革主要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①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度。

②规定了刑事案件公诉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案件的自诉及代理制度、证据制度、管收及保释制度等,并承认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③审判制度上,允许辩论,实行回避制度,审判公开等,并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判、复审等程序。

④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⑤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11、ABCD[解析]国务院有两种会议形式:①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组成人员参加;②国务院的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参加。

12、ABC[解析]宪法规定,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②必须是有政治权利的公民;③年满45周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