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F老师〗儿科学试题31.结核病预防性化疗通常选用的药物是[1分]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参考答案:A解析:结核病预防化疗:①3岁以下结核感染;②小儿结核菌素近期由阴性转为阳性;③近期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④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他疾病者;⑤婴幼儿接触开放性结核病患者。
治疗口服异烟肼10mG/(kG·D),顿服,疗程9~12个月。
2.患儿1岁半,发热4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诊断是[1分]A.风疹B.幼儿急疹C.猩红热D.麻疹E.水痘参考答案:B解析:发病年龄婴幼儿,发热3~5天,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特点。
3.结核性脑膜炎最常侵犯的颅神经是:[1分]A.听神经B.面神经C.视神经D.展神经E.动眼神经参考答案:B解析:结核性脑膜炎可引起脑神经损害,常见面神经、舌下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等脑神经障碍的临床症状。
最常侵犯的颅神经为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
4.麻疹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1分]A.隔离至热退B.皮疹完全消退C.出疹后5天D.出疹后10天E.出疹后14天参考答案:C解析:麻疹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
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
5.可引起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常见病毒是:[1分]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EB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狂犬病毒参考答案:A解析:可通过先天性感染的常见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6.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是[1分]A.病变多在肺尖B.支气管淋巴结多不受侵犯C.结核空洞常见D.易引起血行播散E.左肺较右肺多见参考答案:D解析: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病变多在右肺上叶底部,呈单个阴影,原发病灶很少产生空洞。
恶化时血型播散,导致粟粒型肺结核或全身粟粒播散结核病。
7.小儿最常见的结核病是:[1分]A.粟粒性肺结核B.结核性脑膜炎C.原发型肺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E.结核性腹膜炎参考答案:C解析: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也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
8.4岁男孩,夏季高热1天,腹泻8次就诊。
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
患儿排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人院后反复惊厥,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1分]A.高热惊厥B.肠伤寒C.重型细菌性痢疾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E.普通型细茵性痢疾参考答案:D解析:患儿有不洁饮食史、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诊断明确。
患儿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应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即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
9.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1分]A.48~72小时B.1~2周C.2~3周D.3~4周E.4~8周参考答案:E解析:结核菌感染后4~8周产生细胞免疫,同时出现组织高敏反应,因此初次感染结核病后4~8周才产生变态反应。
10.不属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的是:[1分]A.性格改变B.前囟膨隆C.少言懒动D.低热盗汗E.喜哭易怒参考答案:B解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前驱期)约l~2周,表现为小儿性格改变: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等。
临床症状可有发热、食欲缺乏、盗汗、消瘦、呕吐、便秘。
11.最早出现PPT阳性反应的时间是在小儿受结核感染的:[1分]A.4~6天B.4~8周后C.1~2周D.2~4周E.48~72小时参考答案:B解析: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结核迟发型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可为阴性反应。
12.女孩,6岁,发热12天,盗汗、乏力,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可能的诊断是[1分]A.原发型肺结核B.中毒型菌痢C.肺炎支原体肺炎D.秋季腹泻E.支气管哮喘参考答案:A解析:部分原发型肺结核患儿,出现眼睛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均是结核病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
13.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所需的时间是:[1分]A.48~72小时B.4~6天C.1~2周D.2~4周E.4~8周参考答案:E解析: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所需的时间是4~8周。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14.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1分]A.链球菌直接损害B.Ⅲ型变态反应C.Ⅳ型变态反应D.Ⅰ型变态反应E.肠球菌的毒素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链球菌菌体成分及其产物与相应的抗体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心肌、心脏瓣膜,导致Ⅲ型变态反应性组织损伤,风湿热发病。
15.不属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侵犯的颅神经是:[1分]A.第3对B.第4对C.第5对D.第6对E.第7对参考答案:C解析:结核性脑膜炎可引起脑神经损害,常见面神经(第7对)、舌下神经(第12对)、动眼神经(第3对)、展神经(第6对)、滑车神经(第4对)等脑神经障碍的临床症状。
16.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1分]A.1~3天B.3~4天C.4~7天D.7~10天E.10~14天参考答案:B解析: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重,体温骤然升高。
17.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1分]A.<5mmB.5~9mm, 3~5天后反应消失C.10~15mm,一周后留有色素D.15~20mmE.>20mm参考答案:B解析:PPD试验48~72小时观测结果,以局部硬结的毫米数表示,取横径、纵径的平均直径反映其强度。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18.患儿,4岁,夏季出现发热8小时,伴惊厥、意识障碍。
为协助诊断,首先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是[1分]A.脑电图B.血常规及血细菌培养C.尿常规D.粪便常规及培养E.脑脊液检查参考答案:D解析:夏秋季节,遇到小儿急性高热,而一时找不到原因,就应考虑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可能。
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病初期有高热和神经症状,尚未排便,可用肛拭子或灌肠,取其排泄物的沉淀物做显微镜检,若见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
培养见痢疾杆菌可以确诊。
19.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时间是;[1分]A.24~48小时B.48~72小时C.24小时内D.3~4天E.1周参考答案:B解析:PPD试验48~72小时观测结果,以局部硬结的毫米数表示,取横径、纵径的平均直径反映其强度。
20.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1分]A.12小时之内B.12~48小时C.49~60小时D.61~72小时E.大于72小时参考答案:B解析:猩红热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咽痛明显。
咽部和扁桃腺显著充血,可有脓性分泌物。
舌呈草莓样。
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出疹期:病后1天迅速出现皮疹,弥漫性猩红色针尖大小的丘疹,皮疹间的皮肤充血发红,按之退色。
面部潮红,口周苍白圈。
所以正确答案为B。
21.不属于急性风湿热诊断标准中主要表现的是:[1分]A.关节痛B.关节炎C.心肌炎D.舞蹈病E.环形红斑参考答案:A解析:风湿热诊断的主要指标包括:心肌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关节痛为诊断的次要指标。
22.对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是:[1分]A.有麻疹接触史B.手、足出现红色斑丘疹C.耳后淋巴结肿大D.发热、流涕、咳嗽E.Koplik斑参考答案:E解析:麻疹黏膜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意义。
23.符合幼儿急疹临床特点的是:[1分]A.发热1~2天出疹B.热退后全身出疹C.出疹时全身体温升高D.皮疹常有融合E.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参考答案:B解析:儿急疹出疹的特点:高热3~5天,热退疹出。
24.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1分]A.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B.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C.低出生体重儿D.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E.12~14岁青春期儿童参考答案:A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是细菌毒素作用(内毒素、神经毒素),其次是个体反应性。
发生在营养状况好的健康的2~7岁儿童,推测与这组儿童反应特殊有关。
25.特征表现为热退疹出的是:[1分]A.幼儿急疹B.猩红热C.水痘D.风疹E.麻疹参考答案:A解析:急疹出疹的特点:高热3~5天,热退疹出。
26.属于小儿风湿热诊断标准中的主要表现是:[1分]A.多关节炎B.关节痛C.发热D.血沉增快E.P-R间期延长参考答案:A解析:风湿热诊断的主要指标包括:心肌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
27.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1分]A.全身症状轻,耳后淋巴结肿大B.皮疹为全身性分布C.呈充血性斑丘疹D.呼吸道传播E.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参考答案:A解析:风疹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出疹前1周至疹后5天有传染性。
飞沫传播。
特征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丘疹,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28.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的特点不包括:[1分]A.头痛、呕吐、表情淡漠B.好哭、嗜睡C.低热、盗汗、食欲减退D.便秘、性情改变E.反复惊厥参考答案:E解析: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表现为小儿性格改变: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等。
临床症状可有发热、食欲缺乏、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反复惊厥、昏迷属于结核性脑膜炎晚期临床表现。
29.小儿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1分]A.流感B.麻疹C.风疹D.结核病E.幼儿急疹参考答案:B解析:体弱多病儿可在接触麻疹5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0.25m1/kG以预防麻疹。
30.男孩,1岁。
低热盗汗1个月,轻咳1O 天。
胸片呈双极影,诊断为原发综合征。
不符合活动性肺结核的是:[1分]A.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B.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C.胃液找到抗酸杆菌D.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解释E.胸部X线片示渗出性改变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重点为活动性肺结核指标。
结核杆菌为抗酸杆菌,但抗酸杆菌不一定就是结核杆菌。
故胃液找到抗酸杆菌并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指标。
31.患儿,男,2岁。
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此次因肺炎入院。
作PPD,72小时后硬结直径20mm,红晕直径30mm,持续7天后仍留有色素,其最大可能是[1分]A.接种卡介苗后反应B.活动性结核病C.局部注射后感染D.免疫力增强记忆反应E.其他分枝杆菌交叉感染参考答案:B解析:小儿年龄2岁,PPD试验为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32.10岁女孩,风湿热急性期伴有心肌炎,叮嘱其逐渐起床活动需在:[1分]A.黏蛋白正常时B.血沉正常时C.ASO正常时D.心电图恢复正常时E.C反应蛋白正常时参考答案:B解析: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周,若无心脏受票,可逐渐恢复活动,2周后达正常活动水平;②心肌炎无心力衰竭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4周后,血沉正常时恢复正常活动;③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应卧床休息8周,再经6周恢复至正常活动水平;④心肌炎伴严重心力衰竭患儿则应绝对卧床休息8~12周,然后在3个月内逐渐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