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篇一」一、填空题1、含有未知数的是方程。
2.在①3+X=8、②X+21=30、③17X、④518=90、⑤Y6=1.7、⑥4X100中,方程有3.在○中填运算符号,在□中填数。
⑴X+24=71 ⑵Y-24=71X+24-24=71○□ Y-24+24=71○□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2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小的一个是n,其他两个分别是和6.如果3+X=12.3,那么X-2.5=7.小明有42元零花钱,买铅笔用去b元,现在小明还有元;如果b=5,那么小明还有元。
8.在○里填上或=。
⑴当X=13时,7X○91 ⑵当X=0.8时,X0.4○0.4⑶当X=49时,X-25○25 ⑷当X=8.6时,48+ X○87.6二,判断题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因为42+X=77,所以X=77+42。
3.4.5X-36=0是方程。
4.根据鸡比鸭多20只可以想到鸡的只数+20=鸭的只数。
5.如果a=4b,那么a+5=4b+5。
些三、选择题。
1.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A.1B.6C.102.小明比小刚大,小明今年a岁,小刚今年b岁,5年后小明比小刚大岁。
A.5B. a-bC. a-b+53.有20个苹果,比桃多15个,桃有多少个?如果设桃有X个,下列方程中错误的是A.X+15=20B.20-X=15C.15+20=X4.三角形面积为S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底是A. S24B. S4C. 2S45.当X=2时,112-X=A.110B.112C.114四、解方程。
X+25=36 X+4.2=7.8 72+X=108X-46=105 X-19.7=2.4 X-12=21五、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5与b的和是24。
2.3减Y的差是60。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千米,t小时行429千米。
4.一盒牛奶X毫升,东东喝了200毫升,还剩780毫升。
5.办公桌每张价格是120元,办公椅每把价格是n元,买一套办公桌椅共付了200元。
六、列方程解决问题。
1.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白键有X个。
2.公交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文峰大世界下去了18人后车上还剩16人。
公交车上原有乘客X人。
3.爸爸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一个羽毛球,共用去85.6元。
一副羽毛球拍82.9元,一个羽毛球X元。
4.欢欢用一根长35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一条腰长12厘米,三角形的底是X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篇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1. 3个是,个是2. 没有倒数;10的倒数是是0.2的倒数3. 一种微波炉原价是800元,现在以九折出售,现在每台售价是元。
4. 一根铁丝长36dm,用它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框架的棱长是dm。
5. 把两个棱长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连接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平方分米。
6. 长方体如右图摆放在地上,把各个面的面积填在下表中,如果再把3个同样的长方体按同样的方式摞在这个长方体的上面,那么一共有个面露在外面。
7. 五年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人数的。
全班共有学生人。
8. 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枝铅笔占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
9. 一段电线,用去20米,还剩30米,用去了,还剩下。
10. 一根绳子用去一半,再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剩下全长的。
11. 是的 ;的是的是。
二、判断正误。
(每题1分)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4、长方体中,底面积越大,体积也越大。
5、将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表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每题1分)1. 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并成一个长方体,并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原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2. 甲是乙的,就是乙比甲多① ② ③3. 把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千克① ② ③ ④4. 甲数的是18,乙数的是18,甲数乙数。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① 3 ② 6 ③ 9 ④ 27四、计算1. 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1÷= ÷10= ××= ×=÷= 6×= ×9×= 5÷-÷5=2. 计算,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3分)÷+× ×(+)+×+÷ 4÷-÷43. 解方程:(每题3分)5X-3×= 5- X= 2X- X=五、如图,5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箱子堆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是多少?(5分)六、生活中的数学(每题5分)1. 一段木料长8米,先用去全长的,又用去米,一共用去多少米?2. 李叔叔原来体重80千克,坚持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了,现在李叔叔体重多少千克?3. 乒乓球高空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落下的高度的,如果从25米的高落下,那么第二次落下又弹起的高度是多少?4. 小明录入一份稿件,录入了后还剩2800字,这份稿件共有多少字?5. 一座桥实际造价2100万元,比原计划多用了,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6. 一个礼堂长20米,宽15米,高8米,要粉刷礼堂的顶棚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面积12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用涂料0.5千克,一共需涂料多少千克?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篇三」一、填空。
(22分)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2.将(3,7)点右移8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接着向上移动4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600千克=吨15分=时60厘米=米 50米=千米4. 的分数单位是,再加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最小的合数。
5.分母是10的真分数有个,其中最大的是6.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7.电影院一排有15个座位,小明和爸爸坐在一起,并且爸爸坐在小明的左边,请问他们一共有中不同的坐法。
8.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60,这三个偶数分别是9.李明今年a岁,张亮今年a + 5岁;5年后,两人的年龄相差岁。
10.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二、认真判断。
(6分)。
1.假分数都比1大。
2.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行第3列。
3.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4.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
5.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6.任何整数,必定都有两个因数。
三、慎重选择。
(6分)1. 、和这三个分数是A、意义相同B、分数大小相等C、分数单位相同D、都相同2. 将(5,7)点向左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5,10)B、(2,7)C、(8,7)D、(5,4 )3. 比X的3倍少5的数是A、3X +5B、3X -5C、3(X+5)D、3(X-5)4. 在15、56、27、91、51数中,3的倍数有个。
A、1B、2C、3D、45. 2、3、6都是12的A、公因数B、公倍数C、因数D、4 倍数6. 1千克的和2千克的相比。
A、一样重B、2千克的重C、1千克的重D、无法比较四、计算题。
(36分)1、直接写出结果(10分)48×0.02= 160+4.5= 420÷35= 25×12= 13.5÷5= 531-102= 362-97=236+98= 7.28÷0.7= 25×5×4=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最简分数。
(6分)0.4= 0.12= 0.011=1.5= 0.05= 0.13=3、解方程。
(12分)X+2.7=11 X÷5=20 2X=0.5615÷X=30 330-X=120 X-5.5=12.5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分)10和12 7和812和18 13和39五、解决实际问题。
(30分)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2、一根长24米的电线,用去了16米,用去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3、某粮店运进面粉3.3吨,面粉比大米多0.7吨,问粮店运进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吨?4、刘府镇修交通路下水道,第一天修了46米,比第二天修的2倍少4 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用方程解)5、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10天去一次,如果4月5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6、李大爷把自己家8块地准备用相邻的3块栽黄瓜,其余的5块栽西红柿,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栽法?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篇四」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及反思一、试卷印象:本次考试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一至第三单元。
知识覆盖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三,学生卷面分析:第一题、理解填空:学生总体出错都在7、10小题和11小题第7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第10小题学生主要是对棱长扩大2倍,体积和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混淆。
第11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待加强,对表面积、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区分不清。
第二题、概念辨析,第5小题,学生出错还是因为空间想象力的问题。
第三题、选择题,第6和7题,学生出错的还是关于空间方面的题目。
第五题,画一画题目大多同学完成的较差,可能是时间较久,没有进行复习的.原因。
第六题、解决问题。
学生第3、4小题出错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空间能力不强,实际操作中,体积表面积混淆,还有就是单位的转化也是失误较多的。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1、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篇五」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