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165.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概述:①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②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而有着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

③它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诸多批评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与女性阅读等。

(2)主要主张与研究领域有:①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②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新评价文学史。

③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

④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

(3)现实背景:①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②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妇女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女权主义批评应运而生,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性别歧视和女性作家作品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等现象,并对之加以批判。

③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这样依托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发展起来的,反之又为女权政治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4)思想来源:①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②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的理论创造(5)主要代表是英国的弗吉尼亚•沃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德•波娃。

(6)影响评价:①从总体上看,女权主义批评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批评研究的成果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而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②无论英美派、法国派还是其他流派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最根本的局限是都没有把批判男权中心的触角深入到社会阶级斗争层面,消解男权中心的策略大都停留在语言文化层面,因而带有相当大的乌托邦色彩,很难与现实的妇女解放斗争真正结合在一起。

166.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沃尔夫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启示有三点:(1)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和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初步体现了对传统男性中心论文学史观的反叛。

(2)明确提出“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力量一个女性力量。

这种双性和谐合作是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同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相对抗,体现了对性别二元对立进行解构的一种最初尝试。

(3)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经济地位、社会阅历和文化教养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这是妇女创作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种社会学批评,既抨击了男权中心社会对妇女创作的压制,又在方法论上直接启发了当代女权主义批评。

167.西蒙•德•波娃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1)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女人形成”论的观点上。

(2)她认为一个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心理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之间的所谓女性。

(3)这个女人形成论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权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劳伦斯、司汤达等五位男性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批评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表现,对后世女权批评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168.简述女权主义批评流派:(1)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可以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黑人女性批评和女同性恋女性批评也丰富了这一阵营的理论。

(2)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努力发掘寻找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并重新予以评价,以建立独立的女性文学史,同时揭示出女性作者之间存在着的亲密关系,以鼓励当代妇女加强联系和团结挣脱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

英美派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是凯特•米勒特。

②第二阶段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是卡普兰、莫尔斯、吉尔伯特、格巴和肖瓦尔特等人。

③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后。

(3)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更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本,更多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

①对“女性本质论”和“女性文学传统”等命题均持怀疑态度,认为如果一定要寻找固有的“女性文学传统”,客观上反而加强甚至维护了父权制的文学史观。

②她们的批评吸收了德里达结构主义和拉康解构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思想,面向未来将重点放在“女性写作”上,期待建立一种标举差异的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

③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莉丝蒂娃、西苏和伊瑞格瑞等。

(4)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是与黑人妇女遭受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这一现实密切相关的。

①她们一方面长期与黑人男性一样受到种族歧视,另一方面在黑人圈内她们还要受到黑人男性的压迫。

②经受双重压迫体验而写出的黑人女性文学作品自然有其独特性,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为了强调这种独特性进而改变黑人女性文学受冷落和曲解的状况。

③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巴拉•史密斯、苏珊•威利斯、迈克多威尔等。

(5)女同性恋主义文学批评具有三个主要特点:①把异性恋主义观念同父权制联系起来对之采取激烈批判态度。

②力图寻找和建立起一个女同性恋文学的传统。

③努力建立一种女同性恋主义的批评原则。

169.凯特•米勒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米勒特在60年代末出版的重要著作《性政治》标志着女权主义批评的正式诞生。

(2)该书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露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批判男性的父权制社会。

(3)作品分为性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学上的反映三部分,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性别权力关系中所处的受支配受奴役的地位入手,来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支配女性的政治策略。

(4)其重要性在首次引入了一种女性阅读的视角,突破了以往读者作为男人阅读作品的角度,第一次要求读者作为女人去阅读作品。

170.锡德妮•简尼特•卡普兰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卡普兰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小说及其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揭示了女性小说发展同20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一次女权运动高涨的内在关联。

(2)她认为如果打破传统研究视角,从女性作家角度来审视会对某些文学史现象作出全新解释。

(3)她别出心裁的把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女权主义运动联系起来考察,不但提高了女性文学的地位,而且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71.艾伦•莫尔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莫尔斯的《文学妇女》首次描述了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分析了奥斯汀、勃朗特等人的著作,把她们视为富有生命活力的女性写作先驱,认为她们的作品汇聚成一股与男性主流文学传统不沾边却同样不断前行的强大潜流,形成了一种女性自我写作的传统,使得女作家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

(2)莫尔斯考察了女作家之间的相互友谊和共同兴趣,认为正是男性社会的拒斥促使女性作家相互关注、交互阅读作品,这有利于女性创作的进步,进入20世纪以来女性写作的传统正日趋扩大,影响也日益深远。

(3)莫尔斯的批评方法也突破了新批评把文本看做封闭系统的形式主义框架,而对女作家的生平传记和个人情况十分重视,虽然莫尔斯的理论并不系统而稍显混乱,但她作为率先寻找探讨女性写作传统的开拓性研究却对女权主义的文学史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

172.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吉尔伯特和格巴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优秀代表。

(2)该书研究了天使与妖妇这两个在19世纪前男性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妇女的两种不真实的形象,揭露了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着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

(3)作者认为把女性神圣化为天使的做法实际上一边将男性审美理想寄托在女性形象上,一边却又剥夺了女性形象的生命,把女性贬低为男性的牺牲品。

而作为妖妇或恶魔的女性则体现了男性作者对不肯顺从不肯放弃自私的女人的厌恶和恐惧,因而这些女恶魔的形象恰恰是女性创造力对男性压抑的反抗的表现。

(4)该书分析了奥斯汀、狄金森等19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探讨了她们采取的在遵守父权制文学标准方式下向父权制发起挑战的复杂而微妙的写作策略。

(5)作者不但批判了男权文化下被歪曲和压抑的女性形象,还以一种新的女权主义的视角重新阅读和阐释了19世纪著名女性作家的作品,对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173.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肖瓦尔特是英美女权主义批评第二到第三阶段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著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是第二阶段的重要著作,被称为女权主义的划时代著作。

(2)该书不再把女性文学传统仅仅看成少数几个伟大女作家及其作品的突现,而认为女性文学传统是持续的,既有青史留名的大作家也有更多被湮没的一般作家。

她发掘了许多过去长期被湮没的英国女性创作资料,有力的展示了女性文学的持续不断的传统。

(3)肖瓦尔特将女性文学传统看成一种“文学的亚文化群”,并根据亚文化的共性将女性作家的创作分为女人气(即模仿主流传统)、女权主义(即反抗主流传统的价值标准,争取自己独立价值与权力)、女性(即摆脱依赖对立面而转向内心、自我发现)三个阶段,并对女性阶段的创作最为肯定。

(4)肖瓦尔特在其著作《姐妹们的选择:美国妇女写作的传统和变化》一书中关注了以前女权主义批评所忽视的种族因素,并从女性亚文化视角出发研究了美国女性创作中的各种主题、形象、文体、文化实践和历史选择。

这些研究显示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经进入了性别诗学的跨学科文化研究之中。

(5)肖瓦尔特提出了建立新的独立的女权主义批评的基本思路,即妇女批评的宗旨是为妇女文学建构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研究的新模式,而不是改写男性模式和理论,要摆脱男性文学的束缚,不再使妇女适应男性传统方法,而要创建女性文化的新的蓬勃发展的世界。

(6)在方法论上肖瓦尔特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女权主义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发展女性亚文化研究,不仅将女权主义批评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方法去阐释“女性文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的文学。

174.茱莉亚•克莉丝蒂娃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她着重分析语言上、文化上妇女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妇女被迫排斥在术语和思想之外,一切都是属于男人的,女性在语言和术语中无丝毫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