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复核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复核报告

XXXXXX 省XX 州XX 县XX 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复核报告耕地率3.30,项目实际施工费17522839.54元,项目资金为国家级投资。

Comment[U13]:3 号等线体二、项目实施情况XX省XX州XX县XX镇土地整理项目按照《XX省XX州XX县XX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1013—2000)和《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细则》等要求实施和管理,现已按要求完成工程建设内容。

(一)项目规划设计情况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933.36公顷。

2、新增耕地新增耕地30.80公顷,新增耕地率3.30。

3、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311.57公顷。

4、农田水利工程(1)农渠8条,总长2648.00米。

(2)支沟1条,总长6420.00米。

(3)斗沟2条,总长2200.00米。

(4)农桥9座。

(5)人行桥8座。

(6)水闸1个。

(7)涵洞28个。

(8)农门8道。

XX 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第1 页共27 页5、田间道路工程(1)新建田间道13 条,总长14401.00 米。

(2)改建田间道20 条,总长23119.00 米。

(二)项目变更情况1、工程变更内容将3 号改建田间道10 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变更建设为5 米宽混凝土路面。

2、设计变更的原因XX 镇土地整理项目3 号改建田间道位于水围营村子内,是水围营村交通要道,不需施工,但在项目实施中,因长期辗压,路面严重变形。

为加强农村建设,保护土地整理项目,在不影响整个项目规划及预算基础上,把3 号改建田间道变更建设为5 米宽混凝土路面。

3、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批复情况2010 年11 月30 日XX 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关于XX 镇土地整理项目中3 号改建田间道变更建设为混凝土路面会议纪要”同意实施该工程。

4、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工程变更内容中将3 号改建田间道10 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变更建设为5 米宽混凝土路面,是在不影响整个项目规划及预算基础上使项目实施更加符合当地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求。

同时,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有效的提高了原有设施利用率,能够最好的满足项目区灌溉排水及道路通行要求,加强农村建设,保护土地整理项目。

实现了工程建设预期目标,使项目实施后有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三)应完成工程量该项目有变更,但变更内容只是在路面的宽度和所使用材料上的变更,所以应完成工程量与规划设计工程量相等。

(四)应完成工程量与完成工程量差异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应完成建设规模933.36 公顷,竣工后完成量和应完成量相等。

2、新增耕地新增耕地: 应完成新增耕地30.80 公顷, 竣工后完成量和应完成量相等。

3、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应完成土地平整311.57 公顷,竣工后完成量和应完成量相等。

4、农田水利工程(1)农渠:应完成8 条,总长2648.00 米,竣工后完成8 条,总长2536.80 米,条数不变,完成量比应完成量长度减少111.20 米。

(2)支沟:应完成1 条,总长6420.00 米,竣工后完成1 条,总长6186.00 米,条数不变,完成量比应完成量长度减少234.00 米。

(3)斗沟:应完成2 条,总长2200.00 米,竣工后完成3 条,总长2496.10 米,完成量比应完成量条数增加1 条,长度增加296.10 米。

(4)土排沟:未设计该工程,竣工后完成2 条,总长1306.00 米。

(5)农桥:应完成量9 座,竣工后完成10 座,完成量和应完成量增加1 座。

(6)人行桥:应完成量8 座,完成量和应完成量相等。

XX 省XX 州XX 县XX 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复核报告注:差异=报告完成数—应完成数(五)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各地类结构变化详见表二表二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单位:公顷注:表中实施前、后各地类用地面积来源于规划设计和竣工资料;三、工程量复核(一)本次工程量复核的工作情况按照《XX 省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规程》的要求,2011 年10 月7 日XX 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专门对该项目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工作内容和重点,并制定该项目工程量复核的时间安排和工作计划。

其工作内容如下:排沟及水工建筑物的数量和质量的复核;田间道路工程中新建田间道和改建田间道的长度和断面结构的复核。

(三)复核情况的总体概述通过对项目区地物、地类、地貌现场复核和各单项目工程实地测量,该项目建设规模932.56 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81 公顷,新增耕地率3.20,土地平整面积310.58 公顷,农渠8 条,总长2439.75 米,支沟1 条,总长6130.80 米,斗沟3 条,总长2491.05 米,土排沟2 条,总长1064.28 米,农桥10 座,人行桥8 座,涵洞33 个,砼涵桥1 座,新建田间道12 条,总长15594.41 米,改建田间道17 条,总长20046.84 米。

(四)竣工工程量和复核工程量差异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竣工后完成933.36 公顷,复核量932.56 公顷,复核量比完成量减少0.80 公顷,减少0.86。

2、新增耕地新增耕地面积:竣工后完成30.80 公顷,复核量29.81 公顷,复核量比完成量减少0.99 公顷,减少3.21。

3、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竣工后完成311.57 公顷,复核量310.58 公顷,复核量比完成量减少0.99 公顷,减少0.32。

4、农田水利工程(1)农渠:竣工后完成8 条,总长2536.80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2439.75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97.05 米,减少3.83。

(2)支沟:竣工后完成1 条,总长6186.00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6130.80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55.20 米,减少0.89。

(3)斗沟:竣工后完成3 条,总长2496.10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2491.05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5.05 米,减少0.20。

(4)土排沟:竣工后完成2 条,总长1306.00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1064.28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241.72 米,减少18.51。

(5)农桥:竣工后完成10 座,复核量和完成量相等。

(6)人行桥:竣工后完成8 座,复核量和完成量相等。

(7)涵洞:竣工后完成33 个,复核量和完成量相等。

(8)砼涵桥:竣工后完成1 座,复核量和完成量相等。

5、田间道路工程(1)新建田间道:竣工后完成12 条,总长15746.70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15594.41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152.29 米,减少0.97。

(2)改建田间道:竣工后完成17 条,总长20091.85 米,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20046.84 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45.01 米,减少0.22。

6、其他工程标志碑:竣工资料中未统计标志碑,复核中1 座。

(五)复核结论1、工程复核总体评价经复核,该项目基本按照规划设计完成了各项工程设施,经实地查看,各项设施管护与运作情况良好,竣工报告、竣工图、三方签证等竣工资料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工程量基本相符。

该项目从数量到质量基本达到预期的要求。

XX 省XX 州XX 县XX 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复核报告2、项目复核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通过对该项目单项目工程的土石方量、土方(挖、填方)、浆砌石等工程量现场复核,属于隐蔽工程。

根据“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量复核规程》规定,隐蔽工程主要根据三方签证、审计等相关资料认可工程量”各单项工程量见附表。

(2)该项目区3号改建田间道10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变更建设为5米宽混凝土路面,根据竣工资料显示,变更内容只是在路面的宽度和所使用材料上的变更,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3)斗沟、涵洞、改建田间道的计划数和完成数差异较大。

(4)竣工后完成土排沟2条,总长1306.00米,现场复核中条数不变,总长1064.28米,复核量比完成量长度减少241.72米,减少18.51。

(5)标志碑:竣工资料中未统计标志碑,经现场复核1座。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Comment[U19]:小2 号等线体Comment[U20]:3 号仿宋体(一)工程量初步对比表(二)基本工程量现场复核表(三)主要工程设施基本型式复核表(四)工程量复核认定表(五)现场复核图片(各单项工程一张)(六)工程量复核图XX 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第5 页共27 页四、附录二、需要完善的技术问题1、工程量复核的依据是《XX 省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量复核规程》;2、工程量复核的工作情况;参加人员、投入设备、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复制红色部分;3、个别图幅太大的图纸可以调整比例尺为1:10000;但要求比例尺要相对准确,一般情况下不采用1:50000 比例尺;4、复核图上每一个图斑均应有地类符号;5、复核图上四角相对于1:2000、1:5000 不需标注经纬度,只标注坐标即可,但文字报告中项目区位置应对经纬度进行描述;6、复核图外框线粗为图上0.5 毫米,内框线粗为图上0.1 毫米,内、外框宽度为图上12 毫米;7、复核图上没有表示的图斑,图例上不例表表示,但复核图上表示有图斑的图例上必须例表表示;8、每一个项目都有XX 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项目文件名称,要求复核报告名称和复核图名称必须与省厅下发的项目文件名称完全一致;9、复核图上等高线只保留计曲线;10、复核图上的表格应根据图幅面积确定表格和文字大小;11、项目区边线和复核边线,调整为0.5 毫米(图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