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教学工作方案六篇第一周教学工作方案篇1各学院、各有关部门:为维护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和标准日常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新学期开学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决定于8月27日至9月7日开展20某某-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准备及第一周教学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预备周教学准备工作学校下发检查通知安排,各教学单位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各项具体工作,落实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一〕任务1.在编教师到岗,落实聘请校内、外兼职教师。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8月23日全体教职员工正式上班,请各教学单位按照人事处要求做好考勤并及时上报。
2.落实教学任务,编制课表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工作量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并按放假前的课程安排及本学期开学初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迅速通知每位教师,8月30日前发放课程表。
3.教学设施准备情况检修教室话筒、音响、多媒体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计算机房、语音室设备;检查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及实验员队伍的配备等。
由实验设备管理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组织检查,并按要求填写附件4、5,于9月2日前将检查、整改情况报学校。
4.教师教学准备情况〔1〕教师备课情况是检查重点,教师〔含校内外兼职教师〕应按照《某某生院关于做好本学期教学结束和下学期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某某生院教〔20某某〕33号〕《某某生院关于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通知》〔某某生院教〔20某某〕38号〕文件要求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教学文件备课量达第九周〕;教学文件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思政+〞“企业+〞“双创+〞“互联网+〞等落到实处,符合学校相关教学文件标准;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备课实际。
教师应提前一周将所上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讲义、课件、教案等教学文件通过相关网站或群共享发送给所在教学班级的每位学生。
〔2〕进行教学强化演练,按照《某某生院关于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通知》〔某某生院教〔20某某〕38号〕文件要求,制定详细方案,针对开学第一周和审核评估周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以公开课的形式对每位教师进行强化演练、考核。
要求任课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及课程特点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cDIo、PBL、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师生合作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3〕新上岗教师、新兼职、上新课教师及本单位重点帮扶教师应进行相关培训,组织说课或试讲,并安排好传帮带工作。
〔4〕了解校内外兼职教师上课准备情况,并告知教学环节相关要求。
制定本单位兼职教师管理方法,对校内外兼职教师建立工作台账,纳入教研室管理,安排结对教师,明确结对教师听课次数,根据实际开展校内外兼职教师培训,要求校内兼职教师每月至少参加2次教研室活动,鼓励校外兼职教师参加教研室活动等。
〔5〕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整。
各教学单位将教研室设置情况〔附件2〕及本学期教研室工作方案于9月2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6〕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检查情况复查。
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结合上学期末学校组织试卷专项检查结果及专家抽查试卷反应意见,进行全面整改。
5.教材发放情况老生教材发放拟定于9月1日-9月2日发放,新生教材发放拟定于9月13日-9月21日发放。
6.学生成绩录入情况核实上学期所开课程成绩是否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二〕检查方式本次检查采取以教学单位自查为主,学校组织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
1.各教学单位制定本单位预备周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方案,落实到人。
2.各教学单位按《某某生院关于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通知》〔某某生院教〔20某某〕38号〕文件要求,开展对教师教学文件、教学演练的检查考核工作。
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及分管教学工作负责人需加强过程指导,将特色〔重点〕专业核心课程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充分考虑抽查教师的职称、专〔兼〕职、任教年限、评教结果以及是否开新课、上新课等情况。
3.8月23日至8月29日期间,学校考核小组将根据各学院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安排开展现场督查;8月31日〔星期五〕上午组织检查小组到各教学单位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包括教学负责人根据检查内容介绍自查情况,材料归档,问题反应、整改等环节,并根据评分细那么进行考核打分。
二、第一周教学工作检查〔一〕上课第一天的检查1.时间:9月3日〔星期一〕2.内容〔1〕检查课表落实情况,即教师、班级、教室三者的对应情况。
〔2〕检查学生迟到、早退、缺勤的情况。
〔3〕检查教室使用及多媒体、音响、话筒等硬件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3.检查形式及要求〔1〕各教学单位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负责本单位教学检查;学校成立教学检查工作组,按教学区域集中检查。
〔2〕各检查小组成员深入到每个课堂对开学教学工作的到位情况逐一进行检查登记,并及时反应信息,通报情况,各小组检查完毕后,由联络员对当天的检查情况进行小结,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进行汇总。
〔二〕开学常规检查1.时间:开学第一周〔9月3-7日〕2.内容:各教学单位教学运行情况3.检查形式及要求由各教学单位制定本单位开学第一周教学工作检查方案,落实到人,并做好记录。
派专人对本单位开学第一周的教师到位情况和学生到课率及教学秩序进行全面检查,将第一周教学检查情况〔附件3〕于9月7日前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学校组织抽查,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
〔三〕各教学单位领导及教研室主任深入课堂查课、听课,并认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做好本学期工作方案。
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例会工作部署,拟定本单位本学期评建工作方案。
四、严格请假制度。
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必须经人事处审批。
五、补考及重〔补〕修等工作安排第一周学生复查成绩,第二周统计上学期期末不及格课程的补考人数,做好补考考试安排,接受学生重〔补〕修申请,第三周安排申请重修的学生跟班重修或自学重修,第二、三周周末组织补考,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其它事宜1.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期初检查工作,做好统筹安排,按照要求制定详细检查方案,保证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本次检查结果将纳入20某某年教学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体系,各单位要以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标准日常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学校将组织假设干检查小组,对上述检查内容进行随机抽查;并深入到每个课堂对开学教学工作的到位情况逐一进行检查、登记、评分,及时反应信息,通报情况。
4.请各教学单位将检查的各类材料按要求整理后存档,并于9月7日下午下班前将本单位相关材料〔附件1-5,请于教务处网站下载〕交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第一周教学工作方案篇2一、教学总体目标(一) 数与代数1、会认、会读、会写0到2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2、认识“>〞“3、会比多少、比高矮、比轻重,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4、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逐步到达熟练口算。
5、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和不退位加减法,逐步到达熟练口算。
6、经历“数学好玩〞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空间与图形1、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直观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拟、排列和分类。
二、教学进度表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实施内容9月份可爱的校园一、生活中的数二、比拟三、加减法(一)(局部)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到10的数,会用他们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通过比拟具体数量的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3.经历比多少、比高矮、比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和倾听。
4.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能正确口算5以内加减法。
10月份三、加减法(一)(局部)整理与复习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一般顺序。
3.能正确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
4.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培养与开展数感。
11月份四、分类五、位置与顺序六、认识图形七、加减法(二)局部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能直观识别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4.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计数的位值原理,会认、会读、会写11~20的各数,会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
5.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12月份七、加减法(二)数学好玩八、认识钟表局部总复习1.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逐步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2.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学好玩,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绘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会时间的长短。
5.学会知识整理的方法,初步渗透归类的思想方法。
1月份复习总复习第一周教学工作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本册教材为蓝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凸显“以人为本〞,注重培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开展奠定根底,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目标1、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3、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指导与训练,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适时适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鲜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男生数多于女生数,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乡村,性格单纯,天真可爱。
但由于生活环境所致,学生普遍根底较差,学习习惯马虎。
因此,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放在正确引导,细心点拨,注重根底,培养能力,强化训练,稳步提高。
四、主要措施1、加强拼音、识字教学,充分利用媒体、趣味活动,渲染气氛,激发学趣。
2、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3、针对学生差异,把握个性特点,做好培优转差,增强合作意识。
4、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