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过程中井漏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井过程中井漏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井过程中井漏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由于地层压力较低,天然裂缝及大孔发育,以及钻进错误等原因,造
成了钻井过程中的漏失现象。

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井下压力急剧降低,造成井
下不稳定、垮塌,并极易发生溢水、井喷等事故。

本文通过对井漏形成原因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判定,提出了防治的对策,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钻井;井漏原因分析;对策
井漏是指在钻井、固井、完井、试井、修井过程中,由于压力差异,使钻井
液进入到地层中而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

井漏是一种危害巨大的井眼,它
不但造成钻井液的大量流失,延长了钻进的周期,而且还可能引起卡钻、井喷和
塌井等井下并发症。

为此,世界各国对石油钻探中的漏失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钻井施工过程中井漏产生的条件及原因
1.1井漏产生的条件。

钻井液中的固相粒子粒径比套管中井漏通道孔径小,是造成钻井液泄漏的重
要原因。

(2)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压力比相应的液体压力大,在钻井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正的压差。

(3)钻进的岩层中存在着大量的溶洞、
裂缝、孔隙,这些都为钻井液的渗漏创造了容身的空间,也为钻井液的渗漏提供
了通道。

1.2井漏产生的原因
1.2.1人为原因
(1)在水驱期间,储层的破裂压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产生不同程度
的压差。

(2)钻井及施工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时低速太快、泵转速太高、
高速钻井时钻头位移不够,使岩石颗粒密度增大。

(3)在水驱过程中,由于储层
孔隙水驱的改变,使得井眼竖向水驱体系的破坏。

1.2.2天然原因
所谓天然河流,就是在地质作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天然河流。

总体而言,页岩渗漏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低渗、低水平线上的砾石也比较少见。

但在弱胶结
砂砾岩储层中,由于其孔隙连通性好、孔隙度大等特点,使得其在钻探、穿越过
程中有很高的漏失几率。

白云石灰石、石灰石等碳酸盐岩储层受风化作用及构造、成岩作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储层中发育了大量的孔隙和裂隙,这些孔隙和裂
隙是储层中最重要的渗透通道。

所以,在钻进和合成时,穿过这类地层的漏油几
率要比穿过砾石地层的漏油几率大得多,速度更快,漏油的数量也更多。

1.2.3地质原因
按照其成因,可将其划分为裂缝性损失、空穴性损失和渗透性损失。

在长期
的构造应力场影响下,地层中的岩石将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断层,断层泥将从断层
与断层中渗透到岩层中。

同时,岩石的裂隙、劈裂等结构特征又会成为泥浆进入
储层的通道,从而造成井漏。

另外,在进行表土工程的钻探和施工时,部分路段
还存在着土坑、坑道等问题。

在以砂岩为主的井段,由于岩体空隙大,具有良好
的渗透性,泥质中所含的游离水极易进入地层泥质,且极易出现非正常损耗,因
而导致了油质泄漏的机率很高,但其速率却很慢。

2井漏处理方法
2.1常规井漏处理方法
常用的治理措施有:静态封闭,颗粒桥封闭,高损耗泥浆封闭,临时封闭,
无机胶凝材料封闭,复合封闭技术和强制钻井套管封闭技术。

根据管道渗漏的严
重程度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一般情况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清水强制钻进,下套管封闭漏点。

在没有足够的清水进行强制钻进的情
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水泥进行封堵,以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当开采
层发生泄漏时,要选择对储层有保护效果的堵剂。

由于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天然裂
缝、高孔隙率、岩溶等地层因素引起的井漏,一般采用堵漏剂进行封闭。

采用静
起下钻,控制起下钻速率,改变钻井液性质,降低井眼容积,可有效地解决钻井
液泄漏问题。

在压井、试压、封井、强化钻井等作业中,若出现压裂漏,造成油
层不能恢复原有的承载力,则应采取下套管封闭措施。

2.2复杂井漏的处理方法
超大孔隙、裂隙、盐基地层、多重压力系统、井喷与泄漏、低压地层、水层
与调整井等重大地质灾害,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

为解决上述
问题,近年来,除了已有的堵漏工艺外,还研制出了多种高分子粘结剂及人造石
墨粉末。

3防漏堵漏技术措施
(1))在正式钻探之前,必须搜集、整理该区的钻探数据,找出可能出现漏
油的部位、井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漏、堵漏,并编制相关的钻探方案,以便及
早防止漏油,降低漏油的损失;(2)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措施的研究,并对
邻近井的压力系数进行分析,及早采取对策。

2)对井下结构进行了科学的设计,
针对油田井下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井下结构设计。

对于2000米以下
的石油和天然气井,通常采用三通式。

在钻孔的时候,采用了多种钻头来进行钻孔,先采用φ445钻头来进行开钻,然后在白垩系的位置上采用φ311钻头,最
后采用φ216钻头来完成钻孔。

为此,可以采用φ244型套管对低渗透地层进行
封闭,而φ178型套管对地层进行储集,以利于后期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试采。

3))选择适当的钻井液种类及浓度,以达到微量超平衡的目的。

以地层压力系数为依据,计算出了钻井流体的浓度。

根据徐北气田储层的实际情况,在三孔构造钻探
过程中,分别使用了常规抗钙钻井液、含钾氨基聚合物防塌剂、含钾氨基聚合物
防塌剂和含钾氨基聚合物防塌剂。

在某些特定的井段,必须采用专用的钻井液,
才能保证钻井的质量。

当卵石及流沙层的厚度在110米左右时,必须采用高粘性、高切削性能的钻井流体。

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加入阻塞剂,以进行循环损
耗的对比。

4)对钻速、钻进循环排量等钻井参数进行了合理的控制。

通过对起下
钻井、出井速率的合理控制,能有效地避免井壁坍塌,避免进入地下水。

并能有
效地防止因脱扣速率太大造成的压力异常,防止油气井发生渗漏。

通常,钻速不
超过0.5米/秒。

钻探的周期容积应该按孔径Φ311和Φ计算。

216个井眼的工
作容积应该控制在每秒41升、每秒25.5升。

在采油层段采用常规工艺,放慢起、下钻速率,减小启动压力,采用硬质填料对采油层段进行预封闭。

5)石油、天然
气勘探开发之前,必须在现场配制适当的封堵物质,并配制封堵钻井液,以便对
井口发生的泄漏进行及时的治理。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钻探距离油层50-100米,
为了对油层起到保护作用,必须在钻井液中加入遮蔽型暂堵剂,以达到对油层和
油层起到保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暂时堵塞物的浓度维持在3%左右。

在通过漏失
层前进行短起下钻作业,以确保上孔畅通,调整钻井液性能,满足通过漏失地层
的要求。

在进行漏层的钻探前,工程小组的工作人员先下井做重点标识,并准备
好堵漏材料及水泥组。

当出现漏油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堵漏方式,
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进行堵漏。

(6)井漏治理:井漏治理要坚持油藏保护原则,选用可溶、可降解、粘、塑类封堵剂,应用静态、颗粒、泥浆、临时封堵等方法,对漏失特征进行治理,并以渗透率损失、天然裂缝损失为重点,采取相应的治理
措施。

4现场处理经验
通过多年来的现场钻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一是在有较大漏失
的区域,为了防止漏失加剧,应尽可能选择低密度、强膨胀性的堵漏剂,以增强
堵漏效果;二是针对埋藏较浅,岩石胶结性差,承载力差的漏失层段,采用低强度、低密度的防漏材料,以防止储层流失;三是对于同一井段内同时存在高、低
压油层的情况,要采取“钻一段,堵一段”的方法,对低压油层实施“堵一段”,以增加油层的承载力;四是对于同一口井中有强、弱两种类型的地层,应采用低
密度、高流动性、高膨胀的堵剂,以防止出现新的渗漏,加大堵剂的封堵难度;
五是在封堵工程实施之前,要对封堵工程进行较为完备的防漏、封堵等计划及相
应的紧急情况处理,以提高封堵工程的成活率。

5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钻探项目的施工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过程,其影响
因素是多方面的。

为了降低井漏给钻井工作带来的冲击,有关部门必须加大井漏
成因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进行井漏应对策略的研发与创新,从而提升钻探与施工的质量,保证在顶面进行钻井作业。

参考文献:
[1]张德强.试论钻井中主要复杂工程事故处理[J].石化技
术,2018,25(10):179.
[2]缑杰.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J].化工管理,2018(20):87.
[3]徐义千.A区块井漏原因分析及技术对策[J].石化技术,2017,24(09):2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