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导语:宗旨是在生活中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如养成好习惯、讲文明有礼貌、认识标志、珍惜劳动成果、爱护人民币、爱护树木等。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1 一、主题设计的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主题设计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部分内容。
小学阶段活动课程内容以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为主,自然科学实践为辅,宗旨是在生活中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如养成好习惯、讲文明有礼貌、认识标志、珍惜劳动成果、爱护人民币、爱护树木等。
实践活动主要采用探究活动方式进行。
针对当前学生急需具备的各方面素质能力要求,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时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强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少年儿童要在这变化的社会中“学会生活”,要在新世纪积极地、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生活,担负起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责任,就必须加强对生活的认识。
祖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关注、认识、了解祖国的现状,从而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让学生在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起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就必须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让学生走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建立起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起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样做还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科学探索的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的多次反复训练,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索能力的思路,必然会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引导学生提高审美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美育,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和社会的美。
通过一系列的美育要求,可以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从而使他们拥有健康的情感倾向,热爱真善美,厌恶假恶丑。
三、主题设计的方式如何设计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活动课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其设计方式如下:1.教师为主这种方式是指教师或学校通过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指定一个主题,在确定主题之前不做专门的调查研究。
如果教师或学校对学生和课程资源的情况缺乏了解,主题的学习就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就会影响主题学习的成效。
如果对学生和课程资源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主题学习的成效。
2.学生为主这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资源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主题的方式。
表现为首先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提出主题,然后教师再对他们进行归类,合并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同时根据课程资源的情况确定上述主题的可行性,逐步减少主题的数量,直到最后全班确定一个主题或少数几个主题。
3.师生共议这种方式通常是教师事先通过与学生访谈、与同事讨论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并对校内外课程资源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拟定几个主题,让学生从中选择,将选择人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主题作为学习的共同主题。
如上三种方式中,以教师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简便易行,但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学生学习主题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能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兴趣、需要,使学习的主题符合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往往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主题探究和实践活动,保证学习、研究的成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师生共议确立主题的方式既注意了主题学习的可操作性,又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之中,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并存,因此小学中年级可更多地采用师生共议确立主题的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更多地采取以学生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
四、主题设计的层次在许多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般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是分层次的。
在大主题被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主题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学生真正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有时可以将主题明确地划分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等等,主题的层次越高,包括的范围越大,内容越丰富。
但有时主题又没有明显的等级,缩小主题的工作一般在主题活动的前期进行,有时持续到中期,有时甚至持续到后期。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缩小主题范围,确定最适合的学习、研究内容的过程。
通过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和适合学习什么小主题或内容。
从理想状态来看,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于自己的内容。
这实际上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课程个性化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2 一.活动目标本项活动旨在通过对城市主题公园兴建得与失的讨论或辩论,了解和认识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二.活动准备1.提前2—3周要求同学们阅读本节所附主题公园的背景材料,要求同学们带着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去阅读和分析材料。
并向同学们推荐相关的杂志和书刊查阅有关资料。
如《旅行家》、《旅游学刊》、《旅游地理学》等。
2.指导同学们“持同类观点者”进行分组,并指导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意识地组成若干观点对立的小组。
要求各组推选辩论组长及主辩手。
3.教师应事先将已收集的材料节选后印发给学生。
4.要求同学们首先是个人查阅资料,然后再是小组内的学习与交流,最后准备课堂辩论。
5.倡导各小组尽可能运用资料和图表等简明扼要的形象直观材料来说明已方的观点。
三.活动方法与过程1.教师或选定的主持人宣布辩论课的有关规则。
如个人发言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
小组主要发言人应有发言提纲。
2.主持人必须公平、公正,避免持某种观点并处于支配地位。
3.可能情况下调整座位,如变成“圆桌会议”,尽可能让人人都能看到对方。
4.教师有必要根据情况以适当提示与诱导以避免“冷场”,对“离题太远”或“攻击性语气”应予以制止,要保护少数人的意见。
5.各小组代言人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后,已方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然后是自由辩论,每位同学均有权对他方的观点予以质疑,也有权力为已方进行答辩。
最后由教师和主持人进行概括和小结。
四.背景资料主题公园的缘起与发展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以其出色的创造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成功建成了全球第一个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集游乐、科学博览、社区中心、戏剧表演为一体,是父母子女享受美与奇观,共享天伦之乐的好场所,吸引了大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获得了巨大成功。
迪斯尼的成功刺激了世界各地各种主题公园的发展。
如美国到1980年主题公园计有18个,每年吸引游客6000万人次。
1983年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成功开园后,主题公园在日本又得到蓬勃发展,到1990年已有全日本14个大型主题公园。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可粗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前,以兴建游乐场为主。
如广州市就兴建了“东方乐园”、“南湖游乐园”、“太阳岛乐园”三个大型游乐场,投资愈亿元。
当时广东省的游乐场达19个,只有一个勉强维持营运成本。
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末期,以深圳的“锦绣中华”兴建成功为代表,后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以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仿古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主题公园,仅深圳市上报特批的主题公园项目就达60多个。
主题公园的类型。
我国境内已建的主题公园按突显的主题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六大类。
1.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如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昆明云南民族村,珠海圆明园,北京民族文化村等。
2.以动物观赏为主题,如广州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3.以文学文化遗产为主题,如北京大观院、无锡三国城、河北正定等地的西游宫。
4.以影视文化为主题,如广东南海影视城、无锡唐城等。
5.以异国文化为主题,如深圳世界之窗,北京世界公园,长沙、广州世界大观。
6.以科学、科幻为主题,如广州的航天奇观,海洋馆等。
主题公园的一般特点1.强烈的个性与普遍的适宜性的有机结合。
强烈的个性或者说特色是主题公园成功的必要前提。
如好莱坞“环球影城”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代表了好莱坞影视娱乐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
如果缺乏个性,处处模仿建设,必然分散客源,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
其次,主题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层次的游客的心理、娱乐需要,要有普遍的适宜性,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2.采用被动游憩形式的经营管理方式。
所谓被动游憩形式就是指游客更多的是围在表演场地周围观看,而不要求每个游客都积极参与表演。
这样经营管理的好处是让游客有充沛的精力以便在公园多逗留一段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每个表演娱乐场地能容纳更多的游客。
另外,游客逗留时间长则自然会产生吃饭、喝饮料的需求,公园的配套建设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迪斯尼乐园的设计中有个明显的意图就是“设计上的注意充分控制,从而整个公园要让客人不会漏掉一幕或两幕”。
3.投入高,占地规模大。
要让游客逗留较长时间,必须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项目,自然就会增加投入。
如1983年开业的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占地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700亿日元。
深圳世界之窗景区投资5亿人民币,占地平方公里。
广州世界大观投资亿人民币,占地平方公里。
4.门票高、消费高。
由于投资巨大,为了还本付息,维持经营并赚钱,伴随的是门票过高和高消费。
譬如广东大部分主题公园的门票都在80—120元之间,加上门票之外的餐饮消费,游览一天恐怕要花费100—150元。
这相对于国内游客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讲,似乎显得太高。
对于月收入在600—800元的普通工人或农民而言,几乎相当其月收入五分之一左右。
香港和广州的海洋馆规模相差不大,票价也差不多,但广州居民的人均收入只有香港的十分之一左右。
然而,像一些蕴涵深厚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门票大都在10—20元左右,如北京颐和园的门票仅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