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郑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郑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扑朔迷离”“吴下阿蒙”“柳暗花明”三个成语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游山西村》。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等。

C.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指的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漫步在天鹅湖畔,夜的宁静把这儿的人们笼罩着,出乎意料的少了一份日常生活中的宣嚣,天鹅湖特有的气质感染着人们,驱走了恹恹欲睡的情绪,当阵阵蝉鸣唤起了湖水的涟yī时,大家开心地在沙滩上笑有跳啊,清甜的送声驱散了风中的闷热,爽朗的话语赶跑了心中的压抑,。

这一刻,只剩下了凉爽和惬意。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闷热(_______)惬意(_______)涟yī(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词“恹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划线的两个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_______________。

(2)古时称女子15岁为_______________,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3)会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_______________。

(4)戏曲中把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称为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那些美丽的普通人①出去散步,看到物业公司那个满面黝黑的大叔,扯着胶皮管浇花。

浇完一片之后,他就弯着媵,不厌其烦地把草坪边缘的步道再冲一遍。

我随口问;“您浇完花就行了,为什么要冲路呢?”大叔笑了:“因为浇花的水冲到路上,会带下来泥土,保洁就不好扫地。

我最后把路边的土冲回草坪上,既节约了浇花的水,路面也干净了嘛。

”——怪不得,路面上始终这么干净。

②他的笑容,像冬日和煦的阳光,有暖暖的温度。

③有一段时间,我负责维护公司的网站,经常为更新的内容太少而发愁。

一次去另一个部门送材料,对接的年轻女孩子知道我的工作内容之后,说:“我们部门偶尔会有一些新闻性的材料,可以发到公司网站上。

你留个邮箱,只要有了我就及时发给你。

”我答应了,但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在领导没有布置的情况下,谁会愿意主动给自己增加一项工作呢?④但是,后来我的邮箱果然经常收到她发来的邮件。

有一次我在餐厅遇到她,向她道谢,她摆摇手:“我有义务配合你的工作。

”其实,并没有人对她提要求,公司那么大,她也不认识我,她有什么义务呢?我想,她说的义务——叫作责任。

⑤她的白色裙子,像清澈的月光,在喧闹的环境中,有安静的力量。

⑥儿子天天骑自行车上学,有一天回来说,路上爆了车胎,正推着车子着急找修车铺,一个环卫工大爷骑着三轮车过来,看到瘪瘪的车胎;“孩子,车胎没气了?”孩子点点头。

老大爷从环卫车上下来:“我给你修,很快的,别急。

”果然,十分钟不到,车胎补好。

儿子付钱他也不要:“赶紧去上学吧,别迟到了!”⑦后来我找到这位大爷,跟他道谢。

原来他的环卫车上常年带着打气筒,胶水等工具,扫马路的同时,路上看到行人的车子没气了,车胎破了,就给人修,也不要钱。

“我也不会干别的,只能帮人修修车,干点小事儿。

”大爷说。

⑧阳光下他脸上的皱纹,像一道道小溪,是清澈的希望。

⑨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这样“只能做小事”的普通人。

沿街推车卖烧饼的小贩,满面灰尘的环卫工,高高远远的脚手架上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都毫无缘由地给我一种亲切感,让我感觉到自己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⑩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从未觉得他们和我没有关系。

这种关系绝不仅仅是扫干净的马路,回家路上顺手买的烧饼……他们的忙碌,他们的欢笑,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沉默,甚至,他们的家人、他们谋生的工具,一个坐在路边写作业的孩子,一把绑着塑料带子的大扫把,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也都和我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名状的关系。

他们常常让我觉得,这个喧闹的世界其实也有美丽,这个荒凉的世界其实也有温暖。

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存在,但他们滋养了我的生命。

(选自《思维与智慧》,作者陈晓辉,有改动)4 . 初读全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清洁“我”的感受物业大叔①②公司同事③配合别人的工作是责任④免费给行人修车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满足5 .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的笑容,像冬日和煦的阳光,有暖暖的温度。

6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④段画线句写出她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分不清楚,把不是自己的任务当作责任去做。

B.第⑦段加点字“干点小事儿”点明文章主旨,他们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别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善意。

C.第①段写出了“我”虽然与他们不相识,但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我”才感受到温暖。

D.文章通过三件事情,记叙了“我”遇见的那些“只能做小事”的普通人,表达了“我”对他们的赞赏之情。

E.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将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结尾间接抒情,含蓄婉转。

7 . 如何理解文章第⑩段“他们常常让我觉得,这个喧闹的世界其实也有美丽,这个荒凉的世界其实也有温暖”这句话?请结合全文以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些“只能做小事”的普通人的看法。

(链接材料)“80后”女孩杨芳芳是长治“小雨点公益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这个协会是杨芳芳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的,利用双休日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敬老爱幼等各类公益活动,她觉得一个人的光芒是微弱的,但只要融入“小雨点”这个公益团队,就能把一点一滴的爱汇聚成爱的海洋,把每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论述类文本阅读让传统文化在香醇“年味”中更具张力杨飞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也已经形成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英国首相府贴春联、特雷莎·梅穿红装招待华人孩子,柬埔寨首相洪森向华人拜年,悉尼启动农历节活动……浓浓的“年味”不仅充盈在国内大街小巷,也已经延伸至海外,推动着中国春节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

②代代传承,见证传统文化生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也就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

红红的灯笼、中国结、对联,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民俗,都让“年味”扑鼻而来,也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③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更有时代感。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也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寻求发展。

比如华阴老腔、皮影戏、西安鼓乐等表演,其就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可见,要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就必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找到转化发展的表达方式,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④扎根群众,传统文化更具张力。

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的根本原则。

也只有根植于群众沃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才会更具张力。

比如手捏的面人、糖画,唢呐吹出的曲子等,其在浓郁了“年味”的同时,就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力量和不竭动能。

⑤“互联网+传统文化”,扮靓美美中国年。

日渐普及的互联网,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二者相加就能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就给传统春节带来了新的“佐料”,把“年味儿”搬到了互联网上。

比如,集五福、抢红包、H5拜年……借助互联网,传统文化正在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新鲜感。

“互联网+传统文化”使春节既保留了传统风格也兼具了时尚元素。

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继承好、弘扬好、延续好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传统文化在春节大放异彩,也激励着近14亿中华儿女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2019-02-05光明网)8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9 . 简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10 . 下列对文意理解和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没有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割断精神命脉,所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

B.传统文化在春节大放异彩,浓浓的“年味”不仅充盈在国内大街小巷,也已经延伸至海外。

C.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就能寻求发展,更好创新,在新时代就会更具张力。

D.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层层深入地论证论点,论证充分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句子默写11 . 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2)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3)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4)《沁园春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5),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五、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鸟说戴名世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

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②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④,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雄一,小不能盈掬⑤,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毂⑥,无有。

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⑦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