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2、SO2等)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

因为NH3会被HCl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3等)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先和NaOH反应,等H2SO4被反应完后,CuSO4才能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因为Cu(OH)2沉淀会被H2SO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Cu(OH)2、Mg(OH)2等]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也能和HCl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2CO3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aCl2才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3、BaCO3等)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5、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NaOH、Ca(OH)2等]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HCl也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O2才能和NaOH反应。

因为Na2CO3会与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小结】: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H2SO4。

Cu(OH)2会与稀H2SO4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uSO4溶液),NaOH溶液也会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NaOH先与稀H2SO4反应,等NaOH被反应完后,Cu(OH)2才能被稀H2SO4溶解。

因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小结】: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3沉淀的Na2CO3溶液滴入稀HCl。

CaCO3会与稀HCl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aCl2溶液),Na2CO3溶液也会和稀HCl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2CO3先和稀HCl反应,等Na2CO3被反应完后,CaCO3才能被稀HCl溶解。

因为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易溶性碳酸盐比难溶性碳酸盐更容易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第三类、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先后:8、金属Fe和Zn同时放入一份CuSO4溶液中。

Fe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生成FeSO4溶液),Zn也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但实际反应时,Zn先与CuSO4溶液反应,等Zn被反应完后,Fe才能与CuSO4发生反应。

因为Zn会把FeSO4溶液中的Fe元素再置换出来。

Fe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也可以,但实际反应时,由于Zn的活动性强,等Zn全部反应完后,Fe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9、金属Fe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

Fe可以从Cu(NO3)2溶液中置换出Cu ,Fe也可以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 ,但在实际反应时,AgNO3溶液先与Fe反应而被置换出Ag ,等AgNO3溶液被反应完后,Cu(NO3)2溶液才能和Fe反应而被置换出Cu 。

因为AgNO3溶液会把生成的Cu 再反应成Cu(NO3)2溶液。

【小结】: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这类题目常用的图形:【巩固练习】1、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2、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3、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4、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A.Ag、Zn B.Ag C.Zn D.Ag、Fe反应时间/t 加水质量/g 反应时间/t 加NaOH溶液质量/g沉淀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H2/gpH5、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 .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 .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6、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Mn + H 2SO 4 = MnSO 4 + H 2↑ B .Mg + MnSO 4 = MgSO 4 + MnC .Fe + MnSO 4 = FeSO 4 + MnD .Mn + CuSO 4 = MnSO 4 + Cu7、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 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 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 3=2FeCl 2+CuCl 2,Fe+2FeCl 3=3FeCl 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 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FeCl 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 .溶液中一定含FeCl 2,固体一定含铜C .溶液中一定含FeCl 2、CuCl 2,固体一定含铜D .溶液中一定含FeCl 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8、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只有④9、在CuCl 2和MgCl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

10、从HCl 、NaCl 、NaOH 、Na 2CO 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溶液由NaOH 、HCl 、H 2SO 4和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 溶序号 甲 乙①铜、锌的混台物 稀盐酸 ②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③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④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12、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

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不含物质②另取少量融雪剂,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③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④含有氯化钠[反思和评价](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

请你再举一例。

13、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

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14、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 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

15、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 2 ;I 2+Na 2S=2NaI+S ↓+Br 2;Br 2+2KI=2KBr+I 2 由此可判断: ①S 、C12、I 2、Br 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12+2NaI=2NaCl+I 2 (B)I 2+2KBr=2KI+Br 2(C)Br 2+Na 2S=2NaBr+S ↓ (D)C12+K 2S==2KCl+S ↓16、某次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