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简单分析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至2011各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得出的各季度末的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数据图表如下:
单位:万亿元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1年,M1、M2的余额是一直往上增长的。
这说明2009-2011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增长的。
只是每个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就像图上所显现的,增长的趋势线并不是一条直线。
但是用EXCEL添加了趋势线后不难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的。
2009年前三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快速增长的,第四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相比前三季度减慢了,但仍然增长较快。
2009年M1余额从17.7万亿元增长到了22万亿元,M2余额从53.1万亿元增长到了60.6万亿元。
2010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在前两个季度是有所回落和逐步放缓的,但在后两个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升和增长趋稳。
2010年M1从22.9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65万亿元增长至72.6万亿元。
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回落,M1从26.6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75.8万亿元增长至78.7万亿元,很明显,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是小于2009和2010年各季度的增幅的。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打折线图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基础货币从2009-2011年的前三季度是一直增长的,而货币乘数却与基础货币的趋势相反,是不断下降的。
下面来看一下2009-2011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在2009年,四个季度的货币政策进行了适时适度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与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合作、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小部分资本会外流、金融机构利润空间会缩小。
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就要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另外还要保持物价稳定,保证农业丰收,粮食自给自足。
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抓紧解决自身的问题,特别是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
所以,我们的2009年全年的货币政策都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大局,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针对不同时期的流动性形势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央行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2万亿元;科学设计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上半年以3个月内短期操作为主,7月恢复了一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适当延长了流动性冻结时间,同时灵活调整3个月以内的短期正回购操作期限结构,与中央银行票据在期限上形成互补,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度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上半年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体平稳,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的进一步确立,及时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合理回升;及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总体上来说,2009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10年央行的货币执行政策有灵活、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发挥利率杠杆调控作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10年,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常
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配合。
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2万亿元,开展正回购2.1万亿元;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2011年前三季度,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实施文件袋额货币政策。
实施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完善准备金交存制度、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促进跨进人民币业务发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和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季度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640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6290亿元。
当前和未来将是改善的通胀目标管理制,因为货币存量较高,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等中期通胀压力仍在,这就导致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很难完全松懈,这就决定了未来政策放松的余地有限,总量维稳可能是常态。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和定向宽松主要是要维护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速。
央行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为三个: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在政策目标中首次提出“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报告指出要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结合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基调将是:总量维稳、结构微调、定向宽松,未来政策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