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资料分析能力【课前必读】【解题思路】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1)认真阅读,对材料进行深度分析;(2)明确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3)理清材料与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4)从众多因素中辨别出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2.联系教材,拓展思维,探索解决措施和对策。
(1)找出材料所提供的热点问题情境在教材中的“折射点”;(2)回顾教材相关知识、规律和原理,并据此进一步分析材料;(3)充分利用材料中的“设问”,联系教材中和社会中的的“案例”,发现问题的原因,思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理清思路,认真作答。
(1)认真梳理思路,将思考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2)解答问题,尽量做到条理清晰、答案科学完整周密;(3)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典型例题】1、(2012 广州)2012年3月19日,一只狼在袭击了山东滕州两名村民后,被当地警方击毙。
几天后,山东滕州警方又活捉了一只“白色母狼”。
但有网友见到该动物的新闻照片后,发帖称是他家丢失的宠物狗。
到底是狼还是狗?一时众说纷纭。
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区别呢?嘉明同学决定通过上网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寻找答案。
他检索到以下资料,请你分析:资料1资料240万年前。
③狗起源于狼。
④通过对狗和狼的基因检测发现,中东地区狼和狗的基因组成相似度最高。
(1)(多项选择题)根据资料1可以推测,狗和狼隶属于同一个()。
A.纲B.科C.种D.亚种(2)资料2中,属于事实的有_______,属于观点的是______。
(请填编号)(3)狼的体细胞内有39对染色体,如果这只“白色母狼”被确认为家犬,则它的染色体数目是()。
A.39条B.78条C.78对D.无法判断(4)综合资料1和资料2,用_________的方法鉴别山东警方活捉的“白色母狼”,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答案。
【答案】(1)ABC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狼和狗在纲、目、科、属、种这五个单位上都是相同的,选项中出现了纲、科和种。
(2)①②④,③;解析:事实是指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一种客观状况。
而观点是针对某个问题表达个人看法、判断、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很明显,①②④都是客观存在的,经过证明的事实,而③是某种判断。
(3)B;解析:从表格中知,狼和狗属于同一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以“白色母狼”的染色体也是39对,即78条。
(4)基因检测;解析:资料一显示,二者属于同种生物,通过外形、骨骼等进行区分已很困难,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微弱差别。
2、自2011年1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下列关于吸烟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数十倍B.吸烟会导致他人被动吸烟,害己害人C.吸烟是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D.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答案】D【解析】尼古丁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有毒物质,容易产生依赖性,危害人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的说法是错误的。
【巩固练习】类型1 社会热点材料分析1、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
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
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答案】D【解析】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可知应选择D,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将该特性遗传给后代,经过几代之后逐渐稳定下来形成该细菌所具有的能稳定遗传的新的性状。
2、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
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答案】D【解析】抓住资料中的关键信息“环境净化”,可以选出D。
3、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
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答案】B【解析】淀粉只能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能力,所以药用胶囊不经咀嚼直接吞服的话,在胃里依然是完整的,要下行到小肠中才能被消化掉,吸收药物,据此可分析出是为了保护胃。
4、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人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D.学生早餐也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答案】A【解析】营养保健品也属于药物,是药三分毒,不应取代食物;主食、水果、蔬菜中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要多吃;零食中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不宜多吃;青少年应适当多摄入蛋白质,但多摄入高脂肪物质是不对的。
一日三餐都应注意营养合理搭配。
5、【答案】(1)胆汁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解析:肝脏是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消化成脂肪微粒,是脂肪消化所必需的。
(2)真皮,胃液、肠液、胰液;解析:根据皮肤的结构可知,胶原蛋白主要含于皮肤的真皮中;蛋白质在胃里由胃液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肠液、胰液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3)基因突变、癌变、染色体变异等;解析:DNA是人体的遗传物质,受损后会引发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基因突变等。
(4)肾小球,胃、肠→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解析:正常尿液中不含红细胞和蛋白质,如果尿液中出现则是由于肾小球过滤时出现了问题;书写途径时,要特别注意铬属有毒物质,要先到肝脏去进行解毒,然后再随血液流动,经肝静脉回心脏右侧,再经过一个肺循环,然后随体循环送至肾脏。
6、瘦肉型“健美猪”是某些不法人员在生猪饲养中使用了化学药品瘦肉精形成的,人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会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
请回答:(1)人摄入“健美猪”肉后,残留在猪肉中的瘦肉精主要在消化道的处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对人体造成危害。
(2)“健美猪”的血液通过其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及肾小管的作用形成尿液,部分瘦肉精不能回流至血液,因而其尿液中可检出瘦肉精。
(3)被人体吸收的瘦肉精经过消化系统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要经过心脏的四个腔吗?(4)就上述瘦肉精事件谈谈你对目前食品安全的看法。
【答案】(1)小肠;解析: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过滤,重吸收;解析:猪的尿液形成过程与人是一样的,也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3)要。
解析:从消化系统到肾脏大致的线路是:消化系统→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肾脏。
(4)目前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解析:只要言之有物、合理贴题即可。
7、“母鸡中的战斗机”——据报道:英国某农场,一只母鸡曾孵出了5只小鸭。
这些小鸭一出生就紧紧跟随着母鸡,面对那些与自己长相不同的鸭宝宝,这只鸡妈妈毫不在意,还经常带着它们外出“散步”。
(1)鸭卵产下后,还要经过资料中提到的过程,小鸭才能破壳而出。
(2)能够发育成小鸭的结构是鸭卵中的。
(3)这只鸡妈妈和鸭宝宝们的表现都属于行为。
【答案】(1)孵卵;解析:鸟类的体温高于环境温度,需要用身体去孵卵。
(2)胚盘;解析: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受精后能发育成胚胎。
(3)先天性;解析:鸟类的孵卵和育雏等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是先天性行为。
8、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随后引发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大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被排放到海水中,对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胁,海水内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以至大型的鲸鱼自下而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据中新闻3月29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球,亚洲多国和美国都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1)如果排放物中含有某种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鱼、鲸鱼的体内都有_________________,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
(3)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是因为鲸鱼用_____________呼吸,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___________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人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水中的放射性碘和銫等物质会引起海洋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变异。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答案】(1)鲸鱼;解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最多。
(2)脊柱;解析:小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
(3)肺,胎生哺乳;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凡是具有此特征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
(4)海洋,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析:海洋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
(5)可遗传;解析: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类型2 情境材料分析9、【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只要PI能进入细胞内部,细胞核就会被染上颜色,说明PI具有使细胞核着色的性质,如果活细胞不易着色原因只能是由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将其挡在了细胞外面。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传播快、易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
据此资料回答第8、9小题10. 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 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 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 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答案】C【解析】肠道病毒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且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因它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11. 下列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 开窗通风B. 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C.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D. 加强体质锻炼【答案】C【解析】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针对患者采取的隔离治疗措施就属于控制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