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沟通,无声胜有声》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小学(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学期(三)课时:1(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日常沟通中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为什么?(2)通过网络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推荐网址:/view/54445.htm/view/757da9d076a20029bd642dfb.html/view/46058d2eb4daa58da0114a2d.html2.教师准备(1)通过个别座谈的方式,事先了解班级中存在的沟通问题及产生原因。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沟通】/view/54445.htm查找沟通的概念,明确沟通方式和技巧。
(3)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通过百度搜索【沟通技巧】/s?tn=baiduhome_pg&bs=%D3%D0%D0%A7%B9%B5%CD%A8%BC%BC%C7%C9&f =8&rsv_bp=1&rsv_spt=1&wd=%B9%B5%CD%A8%BC%BC%C7%C9&inputT=1187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有效沟通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初中生阶段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比较矛盾的阶段,自我意识高涨,在交往中遇到困难会不知所措,如何才能跟同学合理的沟通和交往,成为初中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学会表达和倾听,善于信任他人,乐于助人,从而形成积极的沟通态度,营造融洽的同学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故事、案例,使学生切身体验沟通的方式、技巧,从中领悟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实现体验式教学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与同学沟通,认识沟通的作用,掌握与同学沟通的技巧,自觉融入集体,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案例展示、游戏体验、讨论交流教学流程:1.课堂引入(1)热身游戏和小笑话,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认识到沟通需要艺术,导出如何用心沟通。
2.游戏体验与合作探究(1)课堂时刻贯穿案例分析、游戏或小故事,增加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分享,在体验中成长。
3.拓展提升与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内容要点,重温用心沟通的技巧,通过与班级同学、教师的的现场行动或语言(微笑、握手、拥抱、击掌等形式)演示,增强学生的情感反应。
4.布置作业沟通的魅力如此巨大,同学们也学会了沟通的技巧。
在体验班级沟通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为此,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微笑和拥抱带回家”,带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人沟通的方式、技巧。
教学难点:主动与他人沟通,形成积极地沟通态度,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教师活动】同学们,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下面咱们通过一个游戏来体验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游戏和笑话《救火》,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游戏和笑话中体验沟通中语言传递的作用)【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画图游戏游戏方式与规则:教师提供一幅图画,找一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将图形表述出来,不用任何手势和辅助工具。
其他同学根据表述人的表述画出图形。
要求:表述人只重复一次,不能提问;不允许交头接耳进行讨论;时间一到立即停止;利用一分钟时间写感想。
【学生活动】交流感想。
2.【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笑话:《救火》,以下为求救者和消防接线员的对话,思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找寻原因。
(设计意图: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会沟通的技巧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通过课堂讨论,形成思维碰撞,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提高自我学习和组织语言能力)。
4.【教师活动】同学们,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一句话,一个口令,每个人的反应却千差万别。
语言传递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起到相反的作用。
更会因为沟通不利,引发诸如《救火》的笑话,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语言传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游戏体验与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用心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教师活动】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在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中,沟通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沟通需要学习,更是一门艺术,今天咱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用心沟通,无声胜有声》的交往艺术。
1.表达和倾听。
【教师活动】大家首先来看一个小故事,思考,他们为什么不欢而散啊?(多媒体展示)故事《误会》(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语言传递的艺术,从而引出表达和倾听的重要性)【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认识到表达和倾听很重要。
【教师活动】在人际沟通中,我们必须正确的表达和认真的倾听,人与人的交流如果沟通不顺畅,就不能良好的感知别人和让别人感知自己,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者闹笑话。
表达的本质是“说”,倾听的本质是“听”,那二者谁更重要一些呢?我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学生活动】学生广泛参与。
(设计意图:课下已经让同学们搜索了有关沟通的资料,给同学们主动表达的机会,讲述正确表达自己和聆听他人的案例和故事)【教师活动】准确的说,表达和倾听同样重要。
表达是说明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有目标.对于人与人的沟通,表达的目标就源于语言,那么就必须去倾听.倾听是对人的尊重,是了解别人的渠道,是看出问题所在的关键,可以拉近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学会更多的知识。
由此可见,表达和倾听是相互的,只有用心了,才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统一。
百度文库【有效表达与倾听】/view/46058d2eb4daa58da0114a2d.html(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搜索,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自己该如何有效表达和倾听)【教师活动】一个沟通高手,必定是一个倾听高手,唯有了解对方真意,才能谋而后定,有效表达,达到最佳沟通效果。
(设计意图:点清主题,让学生进一步知道表达和聆听的辩证关系)2.信任与沟通【教师活动】除了表达和倾听之外,同学们通过课下搜索,还知道有哪些沟通艺术吗?【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信任与沟通这一主题)【教师活动】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信任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维持各种关系的纽带,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有着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人际关系更为圆满。
那么什么是信任呢?百度百科【信任】/view/14498.htm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游戏体验:信任背摔。
游戏规则:五位同学一组,一位同学站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合起双臂抱于胸前,向后直倒,身体尽可能平直。
另外四名同学站在其身后约半个身位,在这位同学倒下的那一刻用力接住。
依次换位进行。
具体情况可按场地状况进行。
(设计意图: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这个游戏,加强内心真实感受)【学生活动】学生积极体验。
【教师活动】体验结束,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吗?你相信其他同学会稳稳地托住你吗?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2)接他人的时候你紧张吗?在接住他人的那一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小组分享体验(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三个问题,亲自体验这一游戏,回顾游戏体验,加强内心真实感受)【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活动体验,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
能放心倒下去的人是信任别人的人,而接住别人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人。
信任也是相互的,要想被人信任,首先应信任别人。
3.帮助他人,助人自助【教师活动】心理学中有个【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百度搜索/article/4331.html即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首先这样对待别人,只有你从内心喜欢、肯定别人,别人才会喜欢、肯定你。
同学说回想一下,在你主动帮助了别人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活动】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帮助别人之后的幸福感受,重温帮助别人的幸福感觉,从而引出助人自助的概念)【教师活动】咱们在帮助了别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幸福感,自己也会特别高兴,这种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助人自助】百度百科/view/1655272.htm。
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助人自助”的概念,下面咱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多媒体展示)故事《天堂和地狱》【教师活动】问:同学们,同样的装满食物的大锅,同样的长柄的勺子,天堂和地狱的景象却有着天壤之别,大家能找出原因吗?(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天堂和地狱》,让学生自己思考天堂和地狱景象的差别与原因,最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帮助了他人也就是帮助了自己)【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活动】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原来天堂的人不像地狱的人那么自私用筷子夹在自己嘴里,而是用长筷子,相互夹在对方嘴里,你夹给我,我夹给你,都有饭吃!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在于帮助别人,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才是助人自助的真正内涵。
同学们,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助人自助的故事吗?(设计意图:让理论回归现实,通过现实中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助人自助的理解,从而增强这一概念的现实感,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热情。
)【学生活动】举手回答、举例。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
我们更关注被爱和受尊重的感受,却往往忽视了爱与尊重他人的前提。
其实,你只有主动去关照、帮助一下别人,你眼前的世界也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三)拓展提升与课堂小结【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我们了解掌握了用心沟通的三大技巧:即表达与倾听、相互信任、助人自助,也从中了解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下面请大家伴随着熟悉的歌声《歌声与微笑》,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沟通方法和技巧,用动作、语言(如微笑、问候、握手、鼓掌、拥抱等)表达一下对同学、对老师的友好与热情,可以吗?当你主动与他人交往时,你会发现,快乐原来只需要迈出一小步。
(播放歌曲百度mp3【歌声与微笑】/m?word=mp3,,,[%B8%E8%C9%F9%D3%EB%CE%A2% D0%A6]&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8%E8%C9%F9%D3%EB%CE%A2%D 0%A6&si=%B8%E8%C9%F9%D3%EB%CE%A2%D0%A6;;%B6%F9%B8%E8;;0;;0&l m=-1&attr=0,0&rf=zb&size=3040870&mtype=2)(设计意图:教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深化本课主题,通过播放欢快歌曲《歌声与微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达对他人的友好,体验与他人沟通的乐趣,从而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