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集锦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集锦

电磁铁磁性影响因素
1、控制变量法,转化法。

2、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

3、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大头针/铁钉的数目(转换法)(看题目中给什么)谁吸的多谁的磁性最强。

4、实验中下方铁钉张开(散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5、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先标出电流的方向)。

6、把两个电磁体串联,目的是使通过他们的电流相等。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的依据是电流的热效应。

2、用到的两个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映了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法)。

4、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和电阻的的关系实验中,用此电路探究和电阻关系的好处/串联的好处: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在探究电流通过到提示产生热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实验中,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

5、结论:注意前提条件在电流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在电阻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7、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的原因:装置气密性差。

8、并联一个电阻的好处:并联分流,保证通过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9、实验中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看题目中用的什么),U型管中液体液面高度的变化。

10、用空气来做实验的好处:空气受热容易膨胀,便于实验观察。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P=UI
2、电路图: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注意要求,比如向右滑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实物图和电路图要注意对应)找错误(要求对电路图要非常的熟悉)。

3、不能多次测量求小灯泡的电阻: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电压表的量程:根据灯泡的规格(如2.5V)来判断、电池的个数。

电流表的量程:需要简单进行计算U/R P/u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此时的功率比额定功率大,还是比额定功率小(比较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还是小)要测额定电功率,滑片要向哪端移动(注意比额定电压大,还是比额定电压小)、移动时眼睛看着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三遍)、计算额定功率。

6、故障题: 短路(电流变有数,电压表没数)、断路(电压表有数,电流表没数)、连上就亮了(开关未断开)、滑动变阻器没有移到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的导线同时接在了下端两个接线柱上、电压表随灯泡亮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7、假如灯泡的测量需要大量程,大量程损坏改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8、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功率规律。

9、结论:实际电压越大,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10、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阻值处(离下接线柱最远端)(看清填左右,还是填ab):保护电路。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R=U/I
2、电路图: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注意要求,比如向右滑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实物图和电路图要注意对应)找错误(要求对电路图要非常的熟悉)。

3、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多次实验的目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物体长度
5、不能多次测量求小灯泡的电阻: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滑动变阻器的移动:看电压表
7、故障:断路(电流表没有数、电压表有数,显示电源电压、电压表和谁并联、谁断路)。

短路(电流表有数,电压表没数)。

选滑动变阻器:会计算(选大的)。

8、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可以做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9、三次数据相加取平均值。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或电压相同)
2、电路图: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注意要求,比如向右滑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实物图和电路图要注意对应)找错误(要求对电路图要非常的熟悉)。

3、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结论都一样(不能用灯泡实验)。

4、电压表由1V到2V向左或向右(向滑动变阻器变小的方向)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电压变小,定值电阻电压变大。

5、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前提条件,一字不差)
6、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7、换大调大,换小调小。

8、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前提条件,一字不差)
9、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0、电流和电压关系图像、电流和电阻关系图像。

11、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2V不变。

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
1、选用不相同灯泡:选用相同规格的灯泡结论具有偶然性。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换电源)。

3、避免偶然性获得普遍规律。

4、四条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电压规律。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电压规律。

5、实验前对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调零。

6、用大量程试触。

7、不合理:实验只进行了一次,结论具有偶然性。

8、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9、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用相同规格的灯泡进行了实验)。

10、开关未断开:刚接好就发生了偏转。

11、最大阻值处(远大近小:距下接线柱)(选填左右)保护电路。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转换法: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示数,间接反映电阻的大小。

2、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无关。

3、控制变量法。

结论书写注意前提条件。

4、选材料:探究和谁的关系(如长度),谁就不一样(长度不一样),其他都要相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比热容)
1、控制变量法:质量相同、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
2、转换法: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3、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相同。

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不同的热量。

4、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5、从下往上安装: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冷却时水的内能增加。

7、沙子受热不均匀。

8、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表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9、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例子。

10、还需要的实验器材:秒表、天平
11、甲:30 34 38 42 46
乙:10 18 26 34 42
12、计算燃料的热值计算出的数值偏小,原因:燃料燃烧时不能完全燃烧,燃烧放出的能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