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试题
综合一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综合二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关系学
综合一管理学
一判断
1、沟通就是交流思想或交换情报的过程。
2、工厂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业。
3、计划是一种结果,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
4、管理决策是指企业与经常变化着的外界环境之间谋求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种决策。
5、一般管理跨度大则管理的层次少,反之管理跨度小则管理的层次多。
6、组建工作团队有利于实现组织“扁平化”。
7、一般而言,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比较适于中小型企业。
8、因为有时滞,所以必须及时实施控制。
9、在双因素理论中,所谓保健因素是指“不具备某些条件,职工不会感到不满意,但满足了这些条件,则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的因素。
10、强化理论主要强调要合理使用奖惩的工具来规范人的行为。
二单选
1.由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图理论认为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A.任务式(9.1) A.乡村俱乐部式(1.9) C.中间式(5.5) D.团队式(9.9)
2.移动平均法属于
A.回归分析法
B.线性趋势法
C.时间序列法
D.指数平滑法
3.直线一职能制最早是由提出的。
A.泰罗
B.法约尔
C.斯隆
D.格兰丘纳斯
4.领导的本质是
A.指挥
B.激励
C.沟通
D.服务
5.公平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赫茨伯格
B.马斯络
C.佛隆
D.亚当斯
6.企业领导制度的核心是
A.确定企业高层领导权力
B.明确领导者任务
C.解决企业内部领导层权责关系
D.确定领导者群体结构
7.最早提出五种沟通网络形式的是
A.莱维特
B.利克特
C.菲德勒
D.维纳
8.管理人员通过实地观察来掌握工作的进度、质量和实际成果,这属于获得信息方法中的A.个人观察 B.口头报告 C.书面报告 D.技术测定
三简答
1马斯洛需求理论内容
2头脑风暴法的特点以及遵循的原则
3如何克服沟通障碍
4领导方格理论内容
四论述
结合实际论述创新管理的技能
管理心理学
五单选
1.依据被观察者所处的情景特点,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参与观察与控制观察 B.控制观察与情景观察
C.情景观察与自然观察D.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
2.“人的心理与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下列哪个理论的主要观点?()
A.人际关系论B.需要层次论C.群体动力论D.人性管理论
3.由“霍桑实验”可以推知人是()。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4.根据X理论,在管理措施上应该强调()。
A.重视工作任务B.参与和自主管理 C.内在奖励D.充分授权
5.某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平衡但不灵活的特征,则该人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6.人们能顺利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生产技能,并能按已有的式样进行某种学习、工作或生产活动的心理素质是()。
A.基本能力B.再造能力C.认识能力D.创造能力
7.“用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来判断该类人群中的个体的倾向”反映了社会知觉的()。
A.定型效应B.优先效应 C.晕轮效应D.第一印象
8.在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中,属于稳定的归因因素是任务和()。
A.努力B.能力C.机遇D.环境
9.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是()。
A.意向B.情感C.评价D.认知
10.某员工认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是不好的”,虽然他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随地吐痰,但他却自觉不随地吐痰。
此时他对“不能随地吐痰”的态度处于()。
A.服从阶段B.赞同阶段C.同化阶段D.内化阶段
六多选
1.按基本表现形态,可以把情感和情绪分为()。
A.激情B.心境
C.美感 D.理智感E.热情
2.双因素理论促进工作变革主要体现在()。
A.工作标准化B.工作丰富化
C.工作规范化 D.工作扩大化
E.弹性工时
3.非正式群体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
A.工作方式B.生活方式
C.共同的利害关系 D.亲缘关系
E.历史关系
4.群体成员处理冲突的主要意向包括()。
A.竞争B.协作
C.回避 D.迁就
E.折衷
5.组织设计中,群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工作流程B.技术
C.专业分工D.环境
E.人的社会需要
七问答
1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
2了解人类气质类型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3团体的功能
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八论述
影响团体成员之间冲突的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方法
综合二公共关系学
一单选
1 社会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
A生态环境 B人际关系环境
C组织外观环境 D经济环境
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A顺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周期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
A美誉度 B协调度
C和谐度D认识度
4在组织形象推广中,下列不属于对内宣传的内容是
A组织 B广告
C人际传播 D组织如何进行变革
5在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中,群体传播应属于的类型是
A大众传播 B.媒介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6公共关系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发挥着
A.情报功能 B.管理功能
C 传导功能 D.效益功能
7什么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C 民主政治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8 1952年,现代公共关系教育之父斯科特·卡特李普出版了一本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A.《公众舆论之凝结》 B.《共同原则宣言》
C 《公众关系学》 D.《有效公共关系》
9公共关系学是
A.归属于关系学的范畴 B.归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C .一门独立的学科 D.归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
10什么是企业所有工作者行为表现的综合,企业制度对所有员工的要求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现等。
A.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B.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C.企业视觉识引系统 D. 企业整体识别系统;
二多选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
A.收集信息 B.辅助决策
C.传播推广 D.协调沟通
E.提供服务
2.组织内设公关机构的基本模式大致有()
A.部门隶属型 B.部门并列型
C.高层领导直属型 D.专门技术型
E.公关委员会型
3.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
A.整体性 B.共同性
C.相关性 D.多样性
E.变化性
4.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
A.社会因素 B.团体因素
C.宣传因素 D.个体因素
E.态度系统特别因素
5.组织选用公关传播媒介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有()
A.合乎组织行为原则 B.合乎经济原则
C.联系目标原则 D.适应对象原则
E.区别内容原则
三简答题
1现代公共关系特征
2公关的功能
3组织形象定位方法
4公共关系调查的内部范围有哪些
四论述题
公共关系部和公共关系公司的优缺点及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
五单选
1.人力资源考核的客观的标准是
A工作质量B工作能力
C知识水平D组织评价
2.人力资源咨询业的组织形式有
A市场调查公司B评价中心
C广告公司 D会计师事务所
3.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
A保持人力B制定政策
C预测目标D供需匹配
4.“期望理论”中的动机激励水平是
A效价х期望 B效果的可能性х效果价值
C可能性х期望概率D效果价值х期望值
5.培训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是
A组织行为的中心内容B一瞬间的行为
C贯穿于全过程的基础D行动之前的准备工作
6.用目标管理法进行考核管理时不会涉及的活动是
A计划与度量B分析与激励
C指挥与决策D监督与控制
7.行为科学对于非正式群体的看法是
A具有积极作用应予爱护B具有消极作用不予理睬
C具体分析、区别对待D具有破坏作用应予取缔
8.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
A计划、组织、指挥、控制B计算机预测
C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D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基础不包括
A社会学B系统工程
C经济学D物理学
10.激励因素分类中没有
A组织特性B领导特性
C团体特性D个体特性
六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
360度评价法
心理契约论
七简答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2培训员工应注意的事项
3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它的优缺点
4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步骤是什么
八论述题
期望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中的意义
注本套试题只是告诉你题型而已,不要迷恋做题还是以重点知识点的复习为主,试题只是熟悉考试环境,由于是考试后凭记忆罗列的,除了问答,论述和部分选择判断是记在准考正带
出来的,其他有一部分是自己从凑得模拟题。
真题答案索取请发邮件到hetu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