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次梁交接处裂纹处理意见方案

主次梁交接处裂纹处理意见方案

关于框架梁裂纹修补处理意见
一 .工程概况
华铜塌陷区及工矿棚户区搬迁安置小区-Ⅲ建筑施工及装饰装修工程一标段项目,该项目2#、5#、7#、19#、21#楼,位于2层~3层⒂~⒆/H轴 T型主次梁交叉处,发现部分细小不规则裂纹,根据多方面产生的原因,进行下述方法初步处理裂纹封闭。

二.主要施工方法
(一)裂纹处理原则
经观察位于2层~3层⒂~⒆/H轴 T型主次梁交叉处裂缝均肉眼可见,基本判断裂纹宽度大于0.1mm,当裂纹宽度>0.1mm ≤0.3mm,且强度未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梁,我公司对裂纹处理原则为:①将对个别特别细小的竖向裂纹轻微处不做处理,②对一般肉眼可见裂纹处,表面用毛刷蘸丙酮或环氧乳液界面处理剂对裂缝清理干净后,再用环氧树脂胶泥嵌缝修补刮平;
③如裂纹较严重且混凝土强度不高处,先采用一定压力将高强度的环氧树脂胶泥嵌缝封裂纹抹平,再沿梁裂纹垂直方向粘贴1条200g -宽500mm的碳纤维布包裹,面层涂抹一层浸渍胶封面,针对第③种情况具体裂纹修补措施按下列处理工艺施工。

(二)针对第③种情况裂纹处理工艺
⑴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表面要求洁净、干燥、无油污。

若被处理的梁部分有渗水,应先做疏水、止水和干燥处理,将需要处理的梁裂纹处表面清理干净。

⑵凿V形槽及裂纹表面清理
沿裂纹走向凿宽5mm,深5~10mm的V型槽,裂纹在V形槽正中间。

用压缩空气配合毛刷对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进行清理,清除表面浮尘;然后利用毛刷蘸丙酮或酒精对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进行清洗。

裂纹表面切槽及清理见下列示意图。

示意图裂纹切槽及裂纹表面清理
⑶涂刷底胶
待裂纹表面丙酮或酒精风干后,利用毛刷在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涂刷一遍环氧树脂水泥胶,以增加胶泥与混凝土梁体的粘结力;
⑷找平涂抹胶泥
利用刮板及三角铲在V型槽填充环氧树脂胶泥,胶泥要求填充密实、平顺,填充后胶泥表面与梁体混凝土表面基本相平,找平胶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少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见下列示意图)
⑸粘贴碳纤维布
按裂纹处理局部示意图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浸渍胶,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刷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碳纤维布沿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各层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用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

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浸渍胶。

⑹碳纤维补强后的养护
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保护,防止硬物碰伤施工表面。

浸渍胶的固化温度不得低于5℃。

平均气温为20~25℃时,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天;平均气温10℃时,固化时间不得少于7-10天。

(三)裂纹修补后效果
本工程的结构框架梁构件裂纹经过修补处理后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1.抵御诱发钢筋锈蚀的介质侵入,能达到设计结构使用年限要求。

2.通过对混凝土裂纹的封闭,保持结构构件的完整性。

3.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

大连华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瓦房店华铜塌陷区搬迁安置小区-Ⅲ地块一标段项目部
2014年07月02日
参考文献注释:
⑴钢筋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处斜向裂纹
这种裂纹多出现在主次梁结构的体系。

特点是在次梁与主梁的交接处,梁腹部两侧出现斜向裂纹,这种裂纹是由荷载过大或该梁抗剪强度差等多种原因产生的。

其原因:混凝土强度低、附加密箍筋或吊筋配置不够、吊筋移位。

防治措施是:按施工图及设计规范要求配置横向筋或附加密箍筋或吊筋,施工时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拆模,钢筋保护层准确不移位。

出现这种裂缝需要一般补强处理,处理的简单办法是采用涂刷环氧水泥胶及粘貼碳纤维布的处理方法。

⑵钢筋混凝土梁垂直裂缝或斜向裂缝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施工阶段,在使用时也会出现,属于荷载作用的裂缝。

垂直裂缝出现在梁的跨中居多,主要是因正截面抗裂和抗弯强度不足;面斜向裂缝多发生在梁的两端,因斜截面抗裂和抗剪强度不足。

这两种裂缝如果判断是设计造成的,主要是截面尺寸选择不当、正截面受拉筋偏小、斜截面横向筋少配置;如是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即拆模时混凝土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受拉主筋保护层过大垫块移位或少放、未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横向筋少放、附加密箍筋数量不足或吊筋少放、上部施工时荷载过大;如是使用造成的,主要是超负荷过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