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西湖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地下室结构招标文件(标书编号:ZCTC-03-303)。

2、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总平面图。

3、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图。

4、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AB区地下室建筑图。

5、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AB区地下室结构图。

6、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H区地下室建筑图。

7、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H区地下室结构图。

8、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建筑安装工程图。

9、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设计修改说明。

10、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现行建筑施工规大全》及部、省发布的有关规、规程。

12、部、省、市级单位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

13、省建工集团责任认证通过的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

14、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

二、方案说明西湖文化广场位于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北路西侧,东清新村及文晖路的南侧,其南面和西面均为运河所环绕,交通十分便利。

西湖文化广场占地13.6公顷,总建筑面积37.5万m2,建成后是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商务办公和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将成为室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详细踏勘、对目前在建各单位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对施工图纸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组织各类技术工程人员精心编制而成的。

这既是西湖文化广场中心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的投标技术性文件,亦将是指导实际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着重介绍了定位测量、基坑开挖、地下室结构、预应力、后浇带和塔吊安拆等施工方法与各项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同时重点介绍了工期、质量、材料与设备供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等控制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充分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承诺的质量、工期、材料与设备供应、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有了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与制度保障体系。

在确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结合工程特点与施工难度、业主的招投标要求和我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即技术装备、机械装备、人力资源、周转材料、资金装备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一期工程中心广场地下室结构与二期工程A、B、C、D、E 区基坑围护的关联和制约、二期工程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基坑(A、B、C、D、E区地下室基坑,H、J区地下室基坑,K区地下室基坑,D区北部局部较小基坑)之间的相互关系,AB区地下室结构与H区地下室结构相连成一体的关系和目前在建各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

在确定施工质量计划时,结合工程特点、业主的招投标要求和我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即施工经验、管理技术、人力资源、材料选型、资金实力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程序与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在确定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划时,结合工程的社会影响力、业主的招投标要求和我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即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经验、管理技术水平、人力资源配置、资金实力、社会关系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工程周边环境因素、关注施工进度形象、管理人员配备及各工种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与预防纠正措施。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的桩基施工及围护桩工程现已接近尾声,一期中心广场正在施工二层地下室楼板。

“三通一平”待施工进场后再局部进行完善,尽量与业主及桩基施工单位相衔接,充分利用已有设施,避免不必要的空间及资源浪费,尽量缩短进场施工后的前期准备工期。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西湖文化广场工程位于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北路西侧,东清新村及文晖路的南侧,其南面和西面均为运河所环绕,交通十分便利,建成后将成为城市标志建筑的大型建筑群体与市标志性文化活动设施,也将是市若干年后最具现代化的文化演出场馆,更无疑将是“艺术家展示才华的舞台,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殿堂”。

总用地面积占地13.6公顷,总建筑面积37.5万m2。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由西湖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负责兴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省工程勘察院负责地质勘探,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省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省地矿公司负责桩基施工。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由A、B、C、D、E、H、J、K、L共计8个区组成。

其中A区为科技馆,7层建筑,空间安排为大厅、展厅、球幕电影,为裙房临近运河的标志性形体;B区为自然博物馆,与科技馆毗邻,西向主广场方向有共享空间和科技馆连成整体;C区为电影城(15个电影厅)、剧场、文化活动交流中心,二个剧团基地和一个音像市场;D区为以商务办公为主的主体塔楼和裙房;E区为展览馆,7层建筑;H、J区为辅助用房;K区为设备用房;L区为办公用房。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招标代理人为省建设工程设备招标,招标围为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A、B、C、D、E、H、J区地下室结构工程,包括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地下室基坑围护和安装工程所需预留孔洞、预埋套管、预埋铁件。

本次招标由省重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

二、周围环境本公司组织测量人员对现场进行多次踏勘和实地测量,并对照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基坑支护总平面图,对现场场容场貌、周边情况、附近陆地与水运交通状况,场区原有建筑物情况和拆迁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设计标高±0.00为绝对标高6.30m,现场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5.70m左右,相对标高-0.6米。

在基坑开挖前需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复测并记录。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现场呈扇形位于中心广场(F区)的东北侧,东邻市交通要道北路,距北路最近处(J区)为13m,最远处(H区)为23m,南面(A、H区)离运河大约为80米左右,西面离运河最近处(E区)为10米左右,北面临近居民住宅楼,距居民住宅楼最近处(K区)为10m,最远处(D区)为37m。

北路路下有雨水、污水、电力、电信及煤气管道,基坑距煤气管道最近处为15m。

位于J区的铁资大厦、北路路边的四层建筑物(现为施工、监理办公用房)及一些临时商铺仍未拆除。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现场北侧为砖围墙,东侧为北路路边的四层建筑物(现为施工、监理办公用房)、一些临时商铺和现场出入大门,西侧和南侧临近运河为广告宣传牌。

三、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表以下30m以的土层分布大致如下:第1-1层为杂填土。

表层普遍存在20-30cm厚水泥地坪,再下面为块石、砖瓦砾、煤渣等杂物,含少量粘性土,松散,透水性好。

本层约0.5-3.0m。

第1-2层为素填土。

软塑-可塑状粘性土、局部为粉质粘土组成,含较多有机质、少许砖瓦屑、植物根茎等。

第2-1层为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态,局部含云母、腐植物等,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夹少量粉砂团块,中压缩性。

第2-2层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稍密,含云母、有机质等,很湿。

粘粒含量较高,局部为粘质粉土或粉土夹粉质粘土,一般底部渐变为粘性土,中压缩性。

第3-1层为淤泥质粘土,该层土流塑,含有机质、腐植物等,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第3-2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土灰色、流塑状态,含有机质、云母等,粉粒含量较高,夹较多粉砂、粉土团块及薄层,局部地段为淤泥质粘土与粉土互层,或为软塑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第3-3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土灰色、流塑状态,下部局部软塑,含有机质、云母及少许贝壳屑,局部夹淤泥质粘土或软塑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第4-1层为粘土,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土质均匀,接近淤泥质土,高压缩性。

第4-2层为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可塑,有机质含量较高,局部夹粉土团块。

第5-1层为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局部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团块,中偏底压缩性。

第5-2层为粘土,灰-灰褐色,软塑,局部可塑,中偏底压缩性。

埋深一般在地表下0.4-1.5m左右。

本工程基坑底所涉及到的土层基本上为③-3土层。

四、工程设计概况目前,西湖文化广场指挥部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土建施工图仅有基坑支护设计图, AB区地下室建筑图、结构图, H区地下室建筑图、结构图,其余各区土建施工图均未提供。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地下室基坑分为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基坑。

A、B、C、D、E区地下室为两层,共用一个基坑,A、B、C、D区开挖深度13.15m,E区开挖深度11.9m(西北角局部开挖深度13.15m),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钢筋砼支撑挡土;H、J区为地下室一层,共用一个基坑,开挖深度7.5m (J区局部开挖深度8.4m),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砼支撑挡土;K区地下室为一层,为一个基坑,开挖深度9.3m,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钢筋砼支撑挡土(局部一道支撑);D区北部有一局部较小基坑,开挖深度6.8m,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砼支撑挡土。

钻孔灌注桩围护桩外侧均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止水,侧局部被动区用水泥搅拌桩加固。

钻孔灌注桩围护桩直径为1000、800、700、600,桩身5砼强度为C25;水泥搅拌桩直径为700、600,基坑止水用搅拌桩桩身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为15%,被动区加固用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为7%。

;围护桩顶压顶梁、支撑和围檩采用钢筋混凝土,砼等级为C30。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抗震措施按七度设计,墙板、柱和梁等结构构件均按三级设计。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地下室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并采用预应力。

采用大直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作为承载力桩基础,基础采用柱下承台、筏板及下翻地梁结构形式。

(AB区底板板厚800,局部1000;H区底板板厚600,汽车车道处为800)。

基础垫层采用250厚块石上铺150厚C15素砼;地下室底板、承台、地梁砼为C30R60,其余均为C40砼R60,抗渗标号S8,地下室砼均掺用12%UEA-H混凝土微膨胀剂等量替代水泥。

施工后浇带底板、楼板、墙板四周兜通,待结构结顶60天后,用C45砼浇筑密实,掺15%UEA-H并加强养护,AB区划分为6块;HH区划分为3块)。

地下室墙均采用MU10多孔粘土砖20mm,Ⅱ级钢10mm≤Ф≤32mm,Ⅲj15.24;地梁、柱及框架梁粗钢筋采用地下室围和深度均具有超常尺度,社会影响大,施工总体要求起点高,专业分包技术性强,工程测量定位要求高,结构施工标高多,质量目标要求高,施工总进度工期紧等诸多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