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识含义: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文献含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基本要素:知识、载体和记录
信息资源含义:是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各种信息集合的总称。
信息的类型:按信息的表现形式: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数值数据信息语音信息
连续出版物含义:是一种具有统一名称、固定版式、统一开本、连续编号,汇集多位著者的多篇著述,定期不定期编辑发行的出版物。
学位论文含义:是大学生或研究生为取得学位资格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会议文献含义:主要是指在国内外各类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报告或其他有关资料。
专利文献含义: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标准含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信息素质含义: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信息素质内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Internet应用: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
第二章
信息检索过程:(1)明确信息检索需求;(2)选择检索系统;(3)确定检索词;(4)构造检索表达式;(5)索取原始信息。
信息检索类型:对象内容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多媒体检索
组织方式划分:全文检索、超文检索、超媒体检索
信息检索发展历史:1、手工信息检索2、单机信息检索3、联机信息检索4、网络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发展趋势:信息检索智能化、信息检索可视化、信息检索集成化、信息检索个性化信息检索语言功能:是组织与存储信息的依据、是信息检索的依据、是联系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的桥梁
信息检索语言种类:按检索语词的规范化程度分、按内容性质和结构原理分
分类语言含义:是一种按学科范畴和体系来划分事物的语言,它是以数字、字母符号对类目进行标识的一种语言体系,也称分类法。
分类语言类型:体系分类语言、组配分类语言
《中图法》基本类目表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主题检索语言含义:主题检索语言是指描述文献主题的语词标识并按字顺序列排检的检索语言。
主题检索语言类型:标题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
标题词语言含义:是用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词做标题,直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按照标题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显示标题之间关系的一种主题法。
叙词语言含义:又称主题词语言,是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概念单元为基础,经过规范化处理,可以进行逻辑组配的一种主题语言。
布尔逻辑检索(是逻辑检索的基础)运算符:逻辑“或”(OR)、逻辑“与”(AND) 、逻辑“非”(NOT)。
位置检索:(1)(W)—With
(W)表示在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必须按此前后的顺序排列,顺序不许颠倒,而且两个检索词之间不许有其他的词或字母,但允许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2)(nW)—nWord
(nW)表示在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之间允许插入n个(最大数量)实词或虚词(非用词),两个检索词的词序不能颠倒。
(3)(N)__Near
由(N)连接的检索项在记录中出现的顺序可以调换,即查找两个连在一起的单词.
(4)(nN)__nNear
(nN)表示两个词位置可以颠倒,两个词间插入词的最多数目是n个.
对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进行评价时,主要的性能评价指标通常主要以查全率和查准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
查全率:检出的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占全部相关文献的比例。
查准率:检出的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占检出的全部文献的比
信息检索数据库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数据库收录范围、更新频率、权威性的评价。
信息检索结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链接的可靠性的评价。
用户负担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输出格式的灵活性、显示的内容、显示数量、检索结果的排序、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检索结果输出
第三章
检索工具含义:是指用以存储、报道和查找各类信息的工具。
检索工具职能:存储职能、报道职能、检索职能
检索工具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在编排方法上具有易检性、在目的功用上具有查考性
书目含义:是对文献信息进行著录并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
索引含义:索引将书刊内容中所论及的篇名、语词、主题等具有检索意义的项目分别摘录出来,注明出处,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制的检索工具。
文摘含义: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注明出处,并按一定方法给予编排,以供人们查阅的兼有报道作用的检索工具。
现代字典、词典编辑体例上的最大变化是形成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表现形式
类书含义:是采辑古籍中的片段或整篇资料,按类别或韵目加以编排,以供寻检、征引古代文献之用的工具书。
类书功用:系统收集参考资料、查考语词和典故出处、校勘考证古籍,辑录古籍佚文
政书含义: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史书。
政书类型:通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断代史(包括“会要”和“会典”,)
年鉴含义: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及各项统计资料,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以供人查阅利用的参考工具书。
年检特点:资料权威,功能齐全、反映及时,逐年编辑,连续出版。
第四章
古籍基本知识:1、古籍2、善本(“三性九条”原则: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九条”是对三性原则的解释性规定。
)
经、史、子、集;《隋书经籍志》
CALIS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
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Google图书搜索中的图书主要有两个来源:出版商和图书馆
用谷歌图书搜索可以看到的内容:全书视图、有限预览、摘录视图、无预览可用
电子图书(e-book)含义:是指利用计算机阅读平台或手持阅读设备阅读的数字化图书
数字图书馆含义:数字图书馆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职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渠道的,将丰富多彩的知识领域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的虚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特点:系统容纳了海量的数字化图书产品;数字化图书的传播依托于网络,数字化图书的阅读依托于计算机阅读平台系统集书目信息检索、数字化图书阅读、数字文本编辑加工等功
能于一身。
第五章
期刊含义: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
数据库有很多文献、数据记录组成,主要有“文档、记录、字段”三个层次
引文索引含义:反映文献之间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新型的索引工具。
引文索引的意义和作用: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体现了:学术上的相关性(理论与方法:借鉴与利用;技术与手段:应用与发展)、横向上的对应性(实践与方法:相互参照与借鉴;结果与讨论:比较与应用)、纵向上的继承性(课题:基础与起源、发展与进步;反引:学术争鸣)
引文索引的主要作用:通过文献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了解某一学术问题或观点的起源、发展、修正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评价科学文献、学术期刊和专著的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
作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的参考工具。
作为文献检索的一种工具。
CSSCI检索途径:主要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向用户提供信息。
第六章
学位论文按学位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
会议文献类型:按会议文献出版时间分为会前文献、会间文献和会后文献;按会议规模分为国际性会议文献、地区性会议文献、全国性会议文献、学会或协会会议文献等;按会议的内容性质分为常会文献、报告会文献,讨论会文献等。
会议文献特点:1、内容新颖丰富、学术水平高。
2、信息传递及时、速度快。
3、会议类型较多,命名复杂,文献分散。
4、会议文献出版形式多样、出版发行灵活,通常多以书、期刊/不定期
连续出版物和科技报告3种形式出版。
专利文献类型:1、发明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专利文献3、外观设计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的用途:1、专利性检索。
2、侵权检索。
3、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检索。
4、技术引进前的检索。
5、技术评价与预测的检索。
标准的作用:(1)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2)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3)有利于先进的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4)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的类型:按标准制定的主体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按标准的成熟程度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第七章
网络资源含义: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新颖性、无限性、多样性、廉价性、无序性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政府信息、教育信息、科研信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信息
搜索引擎技术原理:1、信息搜集(搜索器)2、信息处理(索引器)3、信息查询(用户检索界面)
搜索引擎的未来发展趋势: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多媒体化、综合集成化、跨语言检索OA概念:读者通过网络免费、永久地获取和利用各种类型的学术资源
OA出版主要途径:OA期刊、OA仓储、
OA期刊类型:完全OA期刊、部分OA期刊、延时OA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