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同人。
櫜置山颠,销锋铸刃。
示不复用,天下大欢。
通《师》。
坤为櫜,震为陵,干亦为山陵、为颠。
艮为锋刃,艮覆故销、故不用。
坤为天下,震乐故曰大欢。
○櫜置,宋本作密櫜,疑非,兹依汲古。
干。
一臂六手,不便于口。
莫肯为用,利弃我走。
○便于,从宋本,汲古作使堵,非。
坤。
獐鹿逐牧,饱归其居,安宁无悔。
○宁,从宋本,汲古作息,此用《同人》伏象。
屯。
鸿鱼逆流,至人潜处。
蓬蒿代柱,大屋颠仆。
艮为鸿,坤为鱼、为水、为逆,故曰鸿鱼逆流。
鸿,大也。
坎为圣人,在下故曰潜处。
坤为蓬蒿,震木为柱。
坤在艮屋下,故曰代柱。
坎陷故颠仆。
○大,从宋元本,汲古作天屋。
处,宋元本作渚,依汲古。
仆,依《观》之《需》校,各本皆作倒。
《五行志》:"心嫱?荆?郁~逆流上",故林词不吉。
蒙。
三羖五?,相遇俱行。
迷入空泽,经涉六驳,为所伤佟7鼍棱怀颍?试涣、曰?。
艮纳丙,故曰三羖。
坎纳戊,故曰五?。
互震为行,坤为迷、为虚,故曰空泽,坎陷故曰泽。
艮为驳,能食虎豹,然曰经涉则非兽也。
《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马。
陆机云:驳马,梓榆也。
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
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言木,此不应言兽,兹林词曰经涉六驳,为所伤伲??迷妩Z。
亦以六驳为木,与陆诂合。
坎数六,故曰六驳。
坎又为佟!瘃,依宋本,汲古讹骏。
末句汲古作为偎??浪卧?尽?懰?者,言羊为驳木触伤也。
需。
黄帝出游,驾龙乘马。
东上泰山,南过齐鲁,邦国咸喜。
离为黄,干为帝、干为马,故曰驾龙乘马。
离为东,干为山,兑为鲁。
伏坤为邦国。
兑悦为喜。
○东,依宋本,汲古讹乘。
讼。
履危不安,心欲东西。
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通《明夷》。
震为履,坎为危,故履危不安。
坎为心,为西,离为东,震为鹿、为走,坤虚,故空无所得。
○坎西、离东证。
师。
望尚阿衡,太宰周公。
藩屏汤武,立为侯王。
伏离为望,伏巽为权衡。
震为主、为周,故曰太宰周公。
又干为圣人,伏重干,故圣人多也。
坤为城、为屏藩,坎水故曰汤。
震为武、为王,故曰汤武也。
○太宰周公,依宋本,汲古作大半周公,皆讹字。
比。
白龙黑虎,起伏俱怒。
战于阪泉,蚩尤败走,死于鱼首。
详《蒙》之《坎》。
鱼首,地名。
坎为首,坤为鱼,故曰鱼首。
○鱼首,宋元本、汲古皆作鲁首,非。
败走作走败,兹从《益》之《比》较改。
小畜。
载石上山,步跌不前。
颦眉之忧,不得所欢,长思忧叹。
通《豫》。
艮为石、为山,坤为载,故曰载石上山。
震为步,坎陷,故步跌不前。
坎为忧,故曰颦眉,艮为眉也。
震为欢,坎伏故不得。
坎为忧。
○颦,汲古讹显,依宋元本。
汲古无"长思忧叹"四字,依宋元本。
履。
周德既成,行轴不倾。
申酉昳暮,耄老衰去,箴石不佑。
通《谦》。
震为周,艮为成,故曰周德既成。
震为行,坎为轴,坎平故不倾。
坤居申,坎先居酉,故曰昳暮,言日至申酉而暮也。
坤为老衰,坎为箴。
艮为石,箴,针也,石,砭石,即石箴也。
丁晏云:《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注:可以为砥针者是也。
坤死,故虽有箴石,不能佑助。
○行轴,依汲古,宋本作杼轴。
申酉昳暮,依宋元本,汲古作"中酉跌墓"。
泰。
乘云带雨,与飞鸟俱。
动举千里,见我慈母。
坤为云,兑为雨,震为乘,伏巽为带。
震为飞、为鸟、为举动、为千里。
坤为母、为我。
兑为见。
○坤为云、兑为雨证,可解《易》。
动举,依宋本,汲古作举动。
否。
赉贝赎狸,不听我辞。
系于虎须,牵不得来。
详《需》之《睽》。
○艮为贝、为虎、为须证,可释《易》。
于,宋元本作我,依汲古。
大有。
三翼飞来,是我逢时。
俱行先至,多得大利。
离数三,为飞、为翼,伏艮为时。
坤为我,干为行、为先,伏坤为利。
○是,依宋本,汲古作字。
谦。
两足四翼,飞入我国。
宁我伯姊,与母相得。
坤数二,震为足、为翼,卦数四,故曰两足四翼。
震为飞,坤为国、为我。
震为伯,伏巽为姊。
坤为母。
○我国,从汲古,宋本作家国。
震数四证、为翼证。
豫。
按民呼池,玉杖文案。
鱼如白云,一国获愿。
艮手为按。
坤为民、为河,震言坎水故曰呼池。
呼池,即呼沱河。
《周礼·职方氏》作呼池,《战国策》作呼沱,并同。
震为玉、为杖,坤为文,艮为案,故曰玉杖文案。
《后汉书·礼仪志》:"仲秋,县道皆案民比户,年七十授以玉杖,八十九十礼有加文案,乃养老加礼"。
坤为鱼、为云,震白,故曰鱼如白云。
○按民呼池,依宋元本,汲古作案民湖池。
文案,依宋本,汲古等本皆讹为天授。
愿,依宋本,与案为韵,汲古等本并讹为鲤。
随。
季姬踟蹰,望我城隅。
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止无忧。
兑为季姬,艮止故踟蹰。
艮为日、为望、为城、为终,兑昧,故曰终日。
巽为齐,震为诸侯,故曰齐侯,巽伏故不见。
艮为居止,震乐,故无忧。
陈朴园云:案:《左传》:"齐桓公有长卫姬、少卫姬",《易林》所云季姬即指少卫姬。
《卫风·静女》云:"俟我于城隅",戴震云:"此媵俟迎之礼,诸侯惟亲迎嫡夫人,媵则至乎城下,以俟迎者而后入",故《易林》《师》之《同人》云"结衿待时,终日至暮"也,谓林词全说《静女》诗而与毛异。
○望我,依宋元本,汲古作望还。
居止,宋元本作君上,非,依汲古。
君者,居之讹。
上者,止之讹。
蛊。
龙渴求饮,黑云影从。
河伯捧觞,跪进酒浆,流潦滂滂。
震为龙,兑口为饮。
艮为求,互大坎为黑、为云、为河。
震为伯,故曰河伯。
震为觞,艮手为捧。
坎为酒浆、为流潦。
○龙渴求饮,汲古作"龙隅求泉",黑作置,均依宋元本。
临。
出门逢患,与福为怨。
更相击刺,伤我手端。
震为出,坤为门、为患,坤祸,故不福。
伏艮为击,对遯临,正反艮,故相击。
兑为伤,伏艮为手,坤为我。
○福,从宋元本,汲古等本皆讹为怒。
观。
播天舞,光地乳。
神所守,乐无咎。
艮为天、为手、为播、为舞。
坤地,互艮为乳,艮为守,伏震为乐。
坤为安。
○此三字四句宋元本作"播天舞地,神明所守,安乐无咎",汲古讹为"播衣乐天,乾坤所命,安乐无咎",皆改作四字三句,兹依《剥》之《兑》宋本校。
地乳,详《泰》之《大有》。
噬嗑。
两金相击,勇气钧敌。
终日大战,不破不缺。
震为金,正反震,故曰两金。
艮手为击,正反艮,故曰相击。
震为勇,正反震,故曰钧敌。
艮为终,离为日,震为战。
兑为破缺,兑伏,故不破不缺。
○勇气钧敌,依宋本,汲古等本作"武勇敢敌",将林词用覆之妙全失。
贲。
车虽驾,两矧绝。
马奔出,双轮脱。
行不至,道遇害。
震为车、为驾,伏巽为靷。
兑卦数二,故曰两靷。
兑折故绝。
震为马、为奔出。
坎为轮,兑卦数二,兑毁,故曰双轮脱。
坎陷故行不至。
震为道,坎陷为害。
○汲古作四字句而添二字作五句,为"大车难驾,两靷如绳,马奔山后,轮脱不行,中道遇害。
"不有宋元本谁复知庐山真面,谁复知林词奇妙如此。
此与上六卦凡常本词意失解者,皆赖宋元本复明,其可贵如此。
剥。
文山紫芝,雍梁朱草。
长生和气,王以为宝。
公尸侑食,福禄来处。
详《师》之《夬》。
复。
抱珠入口,为我畜宝。
得吾所有,欣然嘉喜。
震为口、为珠玉、为宝。
坤为我、为吾、为畜。
震为嘉喜。
无妄。
负牛上山,力尽行难。
烈风雨雪,遮遏我前。
中道复还,忧者得欢。
艮为负、为山、为牛,艮止,故力尽行难。
互巽为风,干为冰,故曰雨雪,艮止,故曰遮遏。
艮为道,震反,故曰还。
坎为忧,震乐,故曰得欢。
○力尽,依汲古,宋本作劣。
负牛,依宋本,汲古作负车。
大畜。
陶朱白圭,善贾息资。
三致千金,德施上人。
艮火,故曰陶,干为大赤,故曰陶朱。
震为玉、为白,故曰白圭。
二人皆善治生致富。
干为富,故曰息资。
伏巽为商贾,艮数三,干为金、为千,故曰三致千金。
干为德,震为人。
上人者,及人也。
○人,依宋本,汲古作仁。
颐。
子锄执麟,春秋作经。
元圣将终,尼父悲心。
详《讼》之《同人》。
○经,依释文。
元,依汲古,宋本作作元、作阴圣,非。
大过。
春日载阳,福履齐长。
四时不忒,与乐为昌。
通《颐》。
震为春,干为日、为阳。
震为福履,巽齐,故曰齐长。
艮为时,震数四,故曰四时。
震为乐、为昌。
○昌,依汲古,宋本作倡。
坎。
孔德如玉,出于幽谷。
飞上乔木,鼓其羽翼,辉光照国。
详《坤》之《比》。
○辉,依汲古,宋本作大。
照国,依宋本,汲古及常本作耀光照目,非。
离。
区脱康居,慕仁入朝。
湛露之欢,三爵毕恩。
复归穹庐,以安其居。
注:详《讼》之《恒》。
○穹,宋本作穷,非。
咸。
秋冬夜行,照览星辰。
道理利通,终身无患。
兑为秋,干为冬,互大坎为夜。
艮为明、为观,故曰照览。
艮为星辰、为道里。
巽为利,艮为身、为终。
坎为患,兑悦,故无患。
○理,应作里。
无患,依汲古,宋本作何患。
恒。
鸣鹄抱子,见蛇何咎。
室家具在,不失其所。
注详《否》之《鼎》,古鹄鹤通用。
遯。
安如泰山,福寿屡臻。
虽有豺虎,不能危身。
艮为山、为安、为寿。
干为福,艮为豺虎、为身,艮安故不危。
○艮为身证。
宋本如讹和。
大壮。
耆蒙睡眠,不知东西。
岁君失理,命直为曲。
王称为宝。
干老故曰耆。
《说文》:"耆,老也"。
伏艮故曰蒙。
耆蒙,即老少也。
艮止坤迷,故曰睡眠。
震东兑西,坤迷故不知。
干为君、为年,故曰岁君。
坤为理,坤伏故失理。
伏巽为命。
孟氏逸象干为直、为王、为宝。
震口为称。
○耆蒙睡眠,依汲古,宋本作老目瞢眠。
老目者,耆之讹,瞢,蒙之讹。
岁君失理,命直为曲,王称为宝。
依汲古,宋本作"君失理命,以直为伛,王珍为宝",非。
此又汲古胜宋本处。
晋。
植璧秉珪,请命于河。
周公克敏,冲人瘳愈。
此用《同人》象。
伏震为珪璧。
艮手故曰秉、曰植。
坎水坤水故曰河。
艮为冲人。
冲,幼也。
震为公、为周。
艮坚故瘳愈。
○植璧秉珪,依宋本,汲古等本作载璧秉珪,非。
植璧秉珪,金滕文。
愈,依汲古。
《说文》:"病瘳也"。
徐锴曰:今人作愈,非。
由是证宋本作愈非。
○《史记·鲁世家》:"成王有疾,周公揃爪沉河以祈病瘳"。
明夷。
太王执政,岁熟民富。
国家丰有,王者有喜。
震为王,坤老,故曰太王。
坤为政、为岁、为利,故曰岁熟。
坤为民、为富、为国家、为丰。
震为王,震喜。
○太,依宋本,汲古作大,他本或作天。
家人。
讼争相背,和气不处。
阴阳俱否,谷风无子。
离为有言,故争讼。
坎为和,坎伏故不处。
谷,毛诗作谷。
传云:东风也。
巽为风,离东,故曰东风。
震为子,震伏故无子。
谷风诗,毛传谓刺夫妇失道,兹曰无子,盖齐诗义也。
○讼争,依汲古,宋元本作争讼。
睽。
齐鲁争言,战于龙门。
构怨结祸,三世不安。
兑鲁齐,似用半巽象。
正反两兑口相背,故曰争言。
余详《坤》之《离》。
蹇。
鹿得美草,鸣呼其友。
九族和睦,不离邦域。
此用《同人》象。
伏震为鹿、为草、为鸣,伏坤为族,震数九,故曰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