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欧洲西部与德国
学习内容我的收获【学习目标】
1.说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根据影响气候形成因素||,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及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以莱茵河为例||,分析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4.以德国鲁尔区和慕尼黑为例||,分析工业区位条件||。
【学习重点】
1.气候成因的分析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工业区位条件||。
【知识链接】
芬兰——千湖之国||,荷兰——风车之国、鲜花王国||,瑞士——钟表王国、巧克力之国||,奥地利——音乐之邦||,德国——酒花之国||,瑞典——欧洲锯木场||,挪威——半夜太阳国||,冰岛——冰火之国||。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填图
(1)大西洋、北冰洋、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
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2)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3)结合地图册找出0°经线、40°N、北极圈
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3.结合欧洲西部地形图||,描述该区地形特征||。
4.你能结合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广布的原因吗?这种气候对欧洲西部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5.西欧以莱茵河为主干道||,以各运河为辅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你能说出其发达的原因吗?
6.德国被称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你能回忆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吗?
7.德国的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你能简要说出慕尼黑发展的区位条件吗?
二、对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疑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内讨论||。
四、展示
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五、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
用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当堂检测
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
理界线||。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C等温线?影响其分
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的解释是
图5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3.自我反思(我的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