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3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影像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医学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卫生预防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于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和时间分配学制五年,按 256 周安排;教学 140 周,临床实习 24 周,专业实习 24 周,考试 15 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2 周,社会实践和军训 6 周,假期 35 周,机动 10 周。
1/ 6
详见表 1。
表 1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学年教学机动考试入学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和军训实习假期总计一34 1 3 1 3 10 52 二 36 1 4 1 10 52 三 36 1 4 1 10 52 四
36 1 4 1 3 7 52 五 1 1 1 45 48 总计 140 10 15 2 6 48 37 256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
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包括 X 线、 CT、 MRI)、超声诊断学、医学核医学、介入影像学。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教,详见附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教学进程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总学时 2888;平均周学时 20. 6(不包括临床实习时数) 。
2、课程设置说明共设置六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5 门,公共基础课程类 8 门,专业基础类 19 门,科研方法及基本技能类 4 门、专业类 10 门,及实践环节。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
---------------------------------------------------------------最新资料推荐------------------------------------------------------
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医学伦理学。
形势政策教育:
内容包括形势教育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每周 1 学时。
(2) 医学基础课程:
①人体解剖学:
包括理论课:
第二学期为系统解剖学 30 学时;第五学期为局部解剖学16 学时;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实验课,系统解剖学 60 学时,局部解剖学 65 学时。
②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上)指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共 30 学时,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下)指病理解剖学实验课,共 54 学时。
③人体机能学实验(上)指生理学实验,共 36 学时;人体机能学实验(下) 36 学时,包括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
(3)专业类:
(1) 内科学:
含肺科 26(17/9) 学时; (2) 儿科学:
其中儿内 15(12/3) 学时;儿传 11(8/3) 学时;儿保 19(16/3) 学时; (3) 放射影像诊断学:
内容包括 X 线、 CT、 MRI。
3/ 6
3、课程分类时数统计,详见表 2。
表 2 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分类时数统计表课程类别门数共计学时占总学时% 讲课实验讲课:
实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5 251 8. 7% 251 0 1: 0 公共基础课程 8 615 21. 3% 395 220 1:
0. 56 医学基础课程 19 940 32. 5% 518 422 1:
0. 81 科研方法及基本技能类 4 162 5. 6% 120 42 1:
0. 35 专业类 10 920 31. 9% 619 301 1:
0. 49 总计 47 2888 100 1903 985 1:
0. 52 五、教学要求 1、入学教育 (1) 通过对学生校风、校规、校纪和学籍管理条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2) 邀请教研室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 (3) 介绍专业相关情况,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特点,稳定专业思想。
2、国防教育及体育教育国防教育:
军训 2-3 周,集中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其中包括 36 学时军事理论课。
体育教育:
1-2 学年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教学, 3-4 学年各安排 6学时进行体育达标测试。
3、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立足医学影像学专业、重视基础与临床,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础、临床与影像学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
在六、七、八学期开设性医学、健康教育、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科学、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等限选课程。
加强英语、计算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
英语必修课课程分三个学期开设,七学期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求 10-15%学时采用双语教学。
计算机教学:
开设计算机程序应用基础必修课程。
同时开设计算机相关的系列选修课。
人文素质教育: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同时开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和讲座,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4、实习:
实习共 48 周,其中临床实习(内、外、妇、儿科),共24 周;专业实习(放射、超声、核医学科),共 24 周。
5、选修课程为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科技术的新进展,开设任意选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
详见附录全校任意选修课教学安排表和附表 2五年制医学影像
5/ 6
学专业限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任意选修课修读按《重庆医科大学任意选修课管理办法》执行。
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个人发展方向确定,要求选修 9 学分。
6、毕业教育:
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咨询;使毕业生尽快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作好准备,在就业过程中找准目标,摆正位置,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和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六、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
成绩考核按学分制管理办法执行。
全部修读课程达到规定的 231 学分(必修课程 170学分,实习 48 学分,专业限定选修课 9 学分,毕业考试 2 学分,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 2 学分。
)准予毕业。
根据学位管理条例规定,凡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附表 1、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2、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限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