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
•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亲、 乡愁、家国情怀
•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
•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 担当
• 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 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 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 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 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 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 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 才之道在于教化;
•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 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其实,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 自己。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者来说, 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 能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在缺陷面前绝 不要退缩和消沉,要凭着良好的心态战胜 困难,当我们有想法但不能实现时,要自 立自强,这样才能发掘你的潜能,冲破困 境走向胜利。
• 逐梦青春,需坚持自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 是花中第一流。”这是一种坚持自我的自信。坚 持自我,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存在。树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你绽放你的浅碧深红,我呈现我的鹅黄素雅。渴 望想和树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 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无论世界是什么样, 始终坚持自我,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 四方。——魏源
•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 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看见多大的 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 六句里比较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 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见 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鲁迅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 选自《鹧鸪天•桂花》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 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何须浅碧轻 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 似之。” 就是说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 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 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 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这份清香和品格。
•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 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 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 没有谁的青春总是走在红地毯上的,追逐梦想的 道路上需要自强不息,需要直面挑战,需要坚持 自我,相信吧,不远处,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 教化。(胡瑗)
•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 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 度——礼待人才;
• 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 大事;
• 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
• 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 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 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 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 未休兵。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 将思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 受代替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 情,但考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 二十四节气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 文化的信息。
• 根据选取名言的不同,立意角度也有很多,列举 几种,以供参考:
• (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
• (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 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 德育;
• (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
• (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 质及追求;
方。——魏源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做、敢当。——鲁迅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作文要求,也是提示和得分方向。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 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 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
• 第一句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 来;
•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思 乡爱国情感的体现;
• 第三句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 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
•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 第五句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 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 第六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 的弄潮儿;
•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 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 ——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③⑤⑥: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 任……
追逐青春
• 青春是一条流淌着的的河,我们奔跑着追 逐梦想。在逐梦的路上,需自强不息,直 面挑战,坚持自我。
• 逐梦青春,需自强不息。《周易》有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君子 应靠自身的努力,来强大自己,在天地间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区域。 德国音乐家贝 多芬在失去聆听能力后发出“我要扼住命 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他用《命运》之 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用不屈于命运 的方式让全世界人看见了他的身影。
• 名句解析: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 易》
•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 的文字。
• 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让君子学习天的运 行刚健,永不停息,其实就是主动与积极 的面对人生。此句解释纷争很多,流传甚 广,很多人知道加上“地势坤,君子以厚 德载物”,就是清华的校训。但从乾卦原 意出发,说的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 健不息的人生态度。
—李清照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方。——魏源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做、敢当。——鲁迅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3.确定立意
• ——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 ——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拓 进取之间的关系……
• ——①③④⑤: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 境界……
• 逐梦青春,需直面挑战。正如鲁迅先生所 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作,敢当。”“真的猛士,敢于直 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文革期间,杨绛先生被批斗成“牛鬼蛇 神”,向来和颜悦色、慢条斯理的她,很 快被罚扫厕所,戴“高帽子”,挂“黑牌 子”,剪“阴阳头”,这无疑是她是人生 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但她不畏艰难,敢于 直面人生中挑战。面对清洗厕所的任务, 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 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 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 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 (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 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 了三个方向的写作:
• 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 • 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 • 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新型任务型材料作文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 这话出自出自鲁迅先生杂文《论睁 了眼看》,意思非常清楚,什么事情 的开始就是正视,无论困难还是挫折 还是耻辱还是过错,都必须从正视开 始。正视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也就 是直面问题不回避。
•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 这句不解释了,太熟悉了,要有 和前文的对比,说明“还看今朝” 的理由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