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基础教学部
“磨蹭了!快写作业!”,“现在不好好学,将来怎么办!”,“怎么又考这么点分数!”,“不是这道题错就是那道题错,就没有全对的时候!”,“把电视关了!有什么好看的!”家长可能觉得这些话都是必须要叮嘱的,但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这种简单的说教在内心世界日益丰富的孩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天天讲,月月讲,不把孩子说烦才怪呢!而孩子们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请给我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因为我长大了!”“别整天唠叨我!”“严格要求,我没意见,可太严了我受不了!”“请支持我做些我喜欢做的事!”“让我有点自己的小秘密,好吗?”“我希望得到鼓励,别总是责备。
”“别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我,我也有自尊心!”对于家长来说,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要了解他们,要接纳他们已经长大的事实,否则只会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这是几个实际可操作的方法:
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
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
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
替孩子着想———留点面子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
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
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误区:
案例二(一位班主任老师从学生日记本上记载下来的日记)
[日记一] 妈妈,我恨你,今天下午,我突然发烧了,是38度。
为此,遭了妈妈一顿骂。
事情是这样;昨天下午,我觉得自己感冒了,到了晚上妈妈让我洗完澡后吃药,不料,我洗完澡后,竟忘了吃药。
第二天,体温逐渐升高了,爸爸帮我量完了体温后,就告诉了妈妈。
妈妈听后,非常恼火,走到我身边破口就骂:“你昨天晚上为什么不吃药,每次发烧的都是你,(因为我快开学时发过烧,39度一连挂了四瓶葡萄糖)相不相信我把你踢飞找不到,你这个孩子不是我们家的孩子,你真讨厌。
”之后,妈妈又说了一些不文明的话,我听了,泪水像断
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
我坐着反省了好久,这件事我也有错,可妈妈没有必要说那些话来伤我的心啊。
晚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是睡不着,一阵风吹来,我觉得好冷,但我的心更冷。
[反思]班主任老师在日记中写道:也许妈妈是太忙了、太累了,你的生病又让她担心。
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把你的想法和妈妈沟通一下,不要难过,相信妈妈是爱你的。
第二天,班主任老师观察到这位学生的反映,发现他的情绪仍然无精打采。
并与他交流:每一个人都有承担责任的义务。
你已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要为自己身体负责。
而不是事事依赖妈妈。
当然,妈妈这样说,也是不对的。
我会找机会和你妈妈谈谈。
这位敏感的小男孩点点头。
事后,他妈妈不好意思地承认了自己不对之处,表明回家后和孩子聊聊。
[日记二] 记旧帐我的妈妈老是记旧帐,我不知道为什么,她每次骂我都是以前的事,记得有一次,我穿错了鞋,我知道妈妈要骂我。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倒骂起我以前作业没写的事,一点也没有说到鞋子的事。
还有今天,我作业没写留在学校补,到六点半妈妈才接我回家,我知道晚上又要被打了。
路上妈妈倒说起了以前我顶嘴的事。
回到家,又把一些旧帐记了上去。
只要我一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妈妈就会把一些算过的旧帐加上去,把我多骂几下,这些旧帐有的被提过好几次了。
有时妈妈只算旧账,正事都不算,有时新旧事一起算,我不希望妈妈算旧账。
[反思]在这个孩子眼中,妈妈的爱是无理的。
妈妈为什么不能就事论事,而是喜欢算旧账。
在我们大人看来,老账新账一起算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个学生是属于懒惰、不懂事、经常不完成作业的一类人。
可是,他却是一个思维敏捷、喜欢阅读的男孩子。
在六年级时,还获得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一等奖。
评价一个孩子是否是个好孩子,仅仅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仅是听从父母的教导?仅仅是考试得到好成绩?做父母的应该找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的原因。
多关注孩子的内在兴趣和需要。
多关注他学习的感受。
多关注他内心对父母、老师的理解。
忽视了他生命的个性,把他和别的孩子等同起来,这样的家庭教育自然是失败的。
吾日三省吾身,与孩子沟通,出发点是好的还不够,方式方法同样重要!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也有一定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也不要强加给孩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