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6. 0
17770
778. 0
1997 668
2. 0
18316
546. 0
1998 668
0
18800
484. 0
1999 667
- 1. 0
19244
444. 0
2000 663
- 4. 0
2 小城镇现状
20312
1068. 0
2. 1 规划缺乏地方特色, 定位不明确 个性与特色是小
城镇规划的核心, 没有个性, 就意味着小城镇失去了活力。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城镇化进程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 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小城镇的快 速发展 (如表 1所示 )。与次同时, 城镇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也表露出来, 因此加强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 迫, 以便使其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时期 (年)
表 1 1978- 2000 年 我国城镇数量变动情况 [ 3]
作了分析, 从建设生态城镇、建设可持 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现状;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7731( 2006) 13- 30- 03
Sustainab le Developm en t of Sm a ll Towns Construc tion
城市数 年平均增
建制镇
年平均增
(座 ) 加数 ( 座 )
数 (个 )
加数 (座 )
1978 193

2173

1984 300
17. 8
7186
835. 5
1989 450
30 0
11873
937. 4
1992 517
27. 1
14539
919. 9
1995 640
41. 0
16992
817. 7
1996 666
小城镇建设 的可 持续 发展 [ 1] 是 指城 镇社 会、城 镇 经济、城镇环境 资源为 达到 可持续 的目 标而做 的基 础 建设和创新工作, 即在一定的时空尺 度上, 以最 少的劳 动、技术、资金 和资源 消耗, 在城镇 生态 环境承 载能 力 的范围内, 以人 的观 念更新、科技 进步为 主要 手段, 取 得城镇增长、城 镇结构 变革 和城镇 进步 所产生 的聚 集 效益, 从而既满足当代城镇发展的需 要, 又满足 未来城 镇发展的需要。
30
安徽农学通报, A nhu i A gr.i S c.i B ul.l 2006, 12( 13) : 30- 32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胡 建 1, 2 李伟清 2
( 1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2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 400716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可持 续发展存在 的主要问题, 对其 主要原因
H u Jian1, 2 L iW e iq in g2 ( 1 Co llege o f In fo rm ation and Eng ineer ing - T echno logy, S ichuan A g ricu ltura lU niversity, Y a a'n 625014 S ichuan, China; 2 Co llege o f Eng ineer ing and T echnology, Southw est U nivers 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Ab strac t: T h is pape r introduces the m ean ing o f susta inab le deve lopm ent of construction ofsm a ll towns, ana lyses the m ain reasons accord ing to the problem s in susta inab le deve lopm ent o f sm a ll towns。 Som e adv ices of the susta inable developm ent of sm a ll towns construction are putted fo rwa rd from building eco log ical town and sustain– able deve lopm ent, etc.
要保持小城镇的生命力, 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政
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因素, 突出地方特色, 注重城镇
的个性化发展。考察世界各国小城镇建设, 我们会发现不
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都各具特色。
2. 2 小城镇布局过密, 规划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小城镇
地域分布和规划建设区内部的布局不合理。目前建制城
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 很少根据自然经济圈、整体
功能和区位特色布局来进行地域划分, 造成城镇。如从浙江温州龙湾区
作者简介: 胡建 ( 1979- ) , 男, 重庆北碚人, 助教,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农业建筑环境工程。 收稿日期: 2006 - 11- 21
31
件相差很大, 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 各有各的优势, 各有各 的特点, 必须因地制宜, 从各自实际出发, 立足当地资源, 选准符合自己的发展重点和路子, 确保小城镇既快又好地 发展。小城镇如果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固然很好, 但即 使没有我们可以积极地去开发创造, 特别是生态景观特色 方面, 由于小城镇规模较小, 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 故 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 必须重视 个性与特色 !, 小 城镇景观力求 小而精, 小而特 !, 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 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 形成 以人为本 !的各自特 色, 也要避免 千城一面、万屋一统 !的尴尬局面。充分发 展小城镇的功能和作用, 提高城镇间的协作和经济效益, 为小城镇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使其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 发展。 3. 2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分布合 理, 相互衔接。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 扩散发展上, 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 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 促进大城 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 市体系, 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适度集聚。要根据 小城镇同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的适应性、小城镇对城乡生产 要素吸引力和积聚能力、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 作用等, 统筹规划, 不能乡乡建镇、遍地开花。要做好市县 域城镇体系规划, 优先发展县城, 重点发展中心镇, 一般为 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的中心镇, 一般每县为 1- 2个左右, 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 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 对城镇 密集的区域, 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 以经济区 域代替行政区域, 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同时要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城镇职能分工, 明确城镇发 展方向, 优化资源配置。 3. 3 建保结合, 重点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 小城镇建设 只有使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 才能健 康有序的发展。只有建立起生态型小城镇, 才能真正提高 小城镇生态经济效益, 即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环境、资源、 人口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一是合理开 发利用资源, 无论是发展小城镇经济, 还是搞市政工程建 设, 都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 节约和保护好各种自然资源; 二是创造良好的小城镇人居环境, 搞好小城镇的绿化, 改 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是在绿化建设中要牢 固树立生态观念, 在绿化植物的选用和配置上, 应当优先 考虑生态环境效益, 兼顾 造景 !和 美化 !的原则。对自 然生长的植物, 特别是大树、传统古树要重点保护, 以提高 小城镇的生态效应。同时, 还要大力发展立体绿化, 扩大 绿色空间, 真正改善和提高城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K 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Sm a ll T owns; S ituation; Susta inable D eve lopm ent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观问题, 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它将成 为我们审视和搞好各项工作的指针和准绳, 成为我国城镇 发展建设当前和今后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理论基础, 成 为实施节约型城镇发展战略和促进节约型城镇创新发展 的动力, 成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 和检验标准, 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出了方向。 1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
状元镇到瑞安市城关镇的 104 国道沿线不到 50km, 就分 布了近 20 个小城镇, 平均间距只有 3km。由于规模过小, 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完善, 城镇吸引力差, 就业门路狭窄, 进 而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此外, 小城镇建设盲目, 缺 乏统一、科学、全面规划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经常出现 今 年建明年拆 !的现象, 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估 计不足, 规划缺乏超前性, 功能区分不明显, 大量 马路城 镇 !随之出现, 对今后城镇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2. 3 环境破坏较严重, 缺乏生态意识 地球是人类赖依 生存的基础,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 责任。据统计, 我国 723个城市近 58% 的城镇污水未经处 理, 年排放量超过 300亿 m3; 城镇垃圾处理率不到 50% , 无害化处理不足 10% , 每年有 12744万 t垃圾未经处理便 排放在城镇周围。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应是其经济社 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而且只有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小城镇环 境承受能力很低, 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治理的难度大, 代价较高。一些小城镇为争夺所在地的经济 十强镇 !、
从宏观而言, 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城 镇化建设, 从而使城镇的数量持续增长, 即在一定区域以 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从微观而言, 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是把城镇建设得更好, 更有利于持续发展, 促进城镇在功 能、规模、结构、运行等诸多方面的进化和扩大, 提高城镇 的中心地位和核心作用, 实现城镇的进步[ 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