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公共营养

第12章公共营养

第十二章公共营养第一节概述社区营养:是以特定社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或某种人群为对象,从宏观上研究其实施合理营养与膳食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制约因素。

•社区营养的特点:(P333)•社区营养的作用:(P333)•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其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是在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组针对不同群体每日膳食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以下四项内容: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三.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四.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一、什么是膳食结构:指人们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它是膳食质量与营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农业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世界膳食结构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植物和动物食品并重,热能、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基本符合营养标准。

代表性国家:日本。

第二种类型: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营养过剩型。

代表性国家:欧美国家。

特点: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品和食糖消费量大。

第三种类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温饱型膳食。

代表性国家:印度。

特点:谷物消费量多,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少,以素食为主。

后果: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但是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类型:基本上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温饱型膳食。

1、我国居民膳食构成的基本特点(1)热能已基本满足需要,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偏少;(2)以谷物为主,豆类和奶类食品不足;(3)钙、核黄素、维生素A摄入不足。

2、我国的膳食指南:•由中国营养学会于2007年修订并发布,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对一般人的膳食指南包含10点主要内容。

(P340-342)3、什么是平衡膳食?指能使营养的需要与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关系的膳食。

4、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应注意的问题:(1)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2)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熟食类应折合成生重来计算。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才能有效地应用平衡膳食宝塔。

(4)需要养成习惯,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其对健康的重大促进作用。

第四节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一、概述(一)营养配餐:根据人们的身体需要和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设计食谱的过程,使人体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达到平衡膳食要求。

营养食谱:将每日各餐的主食和副食的品种、数量、烹调方法、用餐时间排列成表。

(二)营养配餐的分类,按对象分:个体配餐:针对个人;群体配餐:家庭、幼儿园、中小学生等;按时间分:一餐食谱、一日食谱、一周食谱、一月食谱等。

(三)食谱编制的目的意义:1、合理调配膳食,保证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合理化;2、便于成本核算;3、反映膳食质量的好坏,便于监督和管理;4、根据食谱可计算食用者每日或每餐营养素摄入量。

(四)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3、食物营养成分表;4、营养平衡理论:(1)三大宏量营养素比例;(2)蛋白质来源比例:优质蛋白质比例;(3)脂肪来源比例:三种脂肪酸比例;5、合理的饮食制度:(1)食物消化生理;(2)两餐的间隔时间;(3)生活工作制度;(4)用餐时间。

6、合理加工烹调。

(五)营养食谱的编制原则:1、保证营养平衡:满足能量、营养素需要;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食物的搭配要合理;膳食制度要合理。

2、合理的膳食制度;3、合适的烹调方法;4、兼顾饮食习惯、烹调水平;5、结合市场供应;6、兼顾经济条件。

(六)食谱编制的方法:1、计算法:重点应掌握的方法,比较准确、复杂、但逻辑性强的一种方法;2、食物交换份法:非常灵活、相对简单的一种方法;3、平衡膳食宝塔应用法:最实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二、个人营养食谱的编制个体食谱编制基本思路:一确定营养需要:先确定全天目标,再确定每餐目标;二实现目标:先确定食物的品种,再确定食物的数量;三评价和调整。

(一)确定营养需要首先确定能量的需要量,然后确定营养素的需要量。

目标:能量在DRIs的90~100%为宜;蛋白质以RNI的90%为合格;周平均量不超过RNI的±5%为合格;其他营养素为RNI的80%为合格。

方法:1、查表(DRIs)确定;2、个性化确定营养需要。

工作程序:1 询问基本情况2 测量身高、体重3 计算BMI4 计算能量需要量5 计算产能营养素的需要量6 查表得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成人每日能量供给量估算表(kcal/kg标准体重)举例:一男子年龄30岁,公司职员,轻体力活动;请确定其一日的膳食营养需要。

1 测量身高为170 cm,体重为68 kg。

2 计算BMI=68 ÷(1.7×1.7)=23.5<23.9体型正常。

3 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 kg。

4 需要能量为65×35=2275 Kcal。

5 计算三种产能营养素的需要量:蛋白质=2275×15% ÷4=85 g脂肪=2275×25% ÷9=63 g碳水化合物=2275×60% ÷4=341 g6 查表得出每日所需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练习:董女士,47岁,身高158cm,体重78kg,轻体力活动,请确定其一天膳食营养素的需要量。

1 计算BMI=78 ÷(1.58×1.58)=31.2>28体型肥胖2 计算标准体重=158-105=58 kg3 需要能量为58×(20~25)=1160~1450 Kcal4 计算三种产能营养素的需要量:蛋白质=(1160~1450 ) ×15% ÷4=43.5~54.4 g脂肪=(1160~1450 ) ×20% ÷9=25.8~32.2 g碳水化合物=(1160~1450 ) ×65% ÷4= 188.5~235.6 g5 查表得出每日所需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到底该如何确定能量总量和产能营养素的比例?(二)实现目标:选择食物品种(A)食物类别选择原则:品种多样化,每天最好吃20种以上食物(3种主食,3种以上动物性食品,6种以上蔬菜,2种以上水果,2种豆类,2种植物油)。

粮食类250~400克,最好三个品种以上,粗细结合;适当比例的动物性食品,建议每周吃1两的肝脏;蔬菜以深色叶菜为主,品种多样化;建议每天生吃一定量的蔬菜水果;每周50克以上菌藻类和200克以上的坚果类。

清淡少油,油脂25克以下,盐6克以下。

(B)具体品种选择:(从两个方面考虑,选择最合适的食品)食品方面:1 营养价值: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食物成分表(最重要的选择依据);2 安全性:3 保健作用:调节生理功能。

个体方面:1 个人饮食习惯;2 身体状况。

(三)实现目标:确定食物数量主食(谷类)数量--由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确定;副食(动物性食品和豆类)数量--由需要的优质蛋白确定;蔬菜水果--由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确定;油的数量--由需要的脂肪确定。

严格按顺序确定各种食物的数量:主食、副食、蔬菜、油。

比如:早餐需要碳水化合物86克,蛋白质21克,脂肪需要16克。

如何配置早餐?先确定品种:早餐品种确定馒头(主食)、牛奶(副食)后确定数量:那需要吃多少馒头呢?查馒头的食物成分表,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8.3%,则馒头需要量为86÷48.3%=178克需要吃多少牛奶?先算出馒头中含有的蛋白质:178×7.8%=13.9克21-13.9=7.1克,即还需要牛奶提供7.1克蛋白质需要牛奶的量为7.1÷3.0%=237克如果是有几种主食,则:每餐某品种主食的数量=每餐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各个品种的比例÷该品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副食品种有多种,则:每餐某品种副食的数量=每餐副食蛋白质的需要量×该品种的供应比例÷该品种蛋白质的含量(四)食谱的评价和调整1 食谱评价的内容:(1)食物多样化?(2)各类食物的量充足?(3)全天能量、营养素适宜?(4)三餐能量分配合理?(5)三种能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合适?(6)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的比例合适?2 调整: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调整,以符合营养的要求;一般采用同类互换的原则进行调整。

三、计算法食谱编制工作程序1 确定全日能量需要量;2 确定全天三大营养素提供的能量;3 确定全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总量;4 确定每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5 确定每餐主食、副食和蔬菜的品种;6 确定每餐主食、副食和蔬菜的数量;7 确定一天烹调用油量;8 配置一日食谱;9 食谱的评价和调整。

计算法举例:男性,20岁,大学生,轻体力活动。

请用计算法为他编制一日的食谱。

1、确定总能量:该男性属于轻体力活动,查表可知一日能量需要为2400千卡。

2、确定全天三大营养素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占12%(10~15%)2400×12%=288 千卡脂肪占25%(20~30%)2400×25%=600 千卡碳水化合物占63%(55~65%)2400×63%=1512 千卡3、确定全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总量:蛋白质:288÷4=72 克脂肪:600÷9=67 克碳水化合物:1512÷4=378 克4、计算每餐的宏量营养素的需要量:餐次比为:早餐30%;中餐40%;晚餐30%中餐:蛋白质=72×40%=28.8 克脂肪=67 ×40%=26.8 克碳水化合物=378 ×40%=151.2 克早餐和晚餐:蛋白质:21.6脂肪:20.1碳水化合物:113.4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早餐:21.6 20.1 113.4中餐:28.8 26.8 151.2晚餐:21.6 20.1 113.4合计: 72 67 3785、确定每餐主食、副食和蔬菜的品种:原则是按营养原则、个人饮食习惯和食品供应等各个方面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