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方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阴阳解析

伤寒论方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阴阳解析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阴阳解析
伤寒论: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擎)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一)桂枝附子汤解析:
阳性药:桂枝、生姜、附子、大枣
平性药:甘草
阴性药:无
君药:附子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炮附子:辛,大热,有毒。

归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温里逐寒、温经止痛。

大枣:甘,温。

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阳性药物多,没有阴性药物,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温里逐寒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内需去寒,外要解表。

方剂中,附子,温里逐寒;桂枝、生姜,发汗解表;大枣、甘草,补中益气。

诸药合用以温里逐寒为主,发汗解表为辅,兼顾补中益气。

适用于素有虚寒,并外感风寒者。

(二)白术附子解析:
阳性药:白术、生姜、附子、大枣
平性药:甘草
阴性药:无
君药:附子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炮附子:辛,大热,有毒。

归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温里逐寒、温经止痛。

大枣:甘,温。

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阳性药物多,没有阴性药物,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温里逐寒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内有寒湿,外要解表。

方剂中,附子、生姜,温里逐寒;白术,健脾利水;大枣、甘草,补中益气。

诸药合用以温里逐寒为主,健脾利水为辅,兼顾补中益气。

适用
于素有虚寒,并兼水湿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