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儿科】 ppt课件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儿科】 ppt课件


计算公式5
某时间点收治患者总数 某统计时间点护患比=1:-----------------------------------某时间点责任护士数总数
无菌物品合格率


患者满意度
.......
目前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把质量管理简单理解成质控
护士长和护士的眼睛看着护理部/检查标准,而不是病人(只要不扣分 就好,病人的护理成效谁考虑?)

标准里更多的是护士的工作,缺乏对病人结局的关注(导致有检查就 好,没有检查就乱)
质量管理的重点不明确


从事低水平的工作,缺乏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和前瞻性质量管理
不同测量对象床护比
***医院床护比 ***医院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护比 ***医院ICU床护比 ***医院母婴同室床护比 ***医院手术室床护比 ***医院产房床护比
计算公式
同期执业护士总人数 床护比= 1:---------------------统计周期内开放床位数
护理单元床护比信息报表
护理单元 统计周 实际开放 执业护士 期 总人数 床位数 1月 1月 … 57 60 14 13 床护比
计算公式2
同期每天患者数之和 ∗3 平均每天护患比= 1:---------------------------------------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
注:此公式用于每班次没有统计记录患者总数时,由统计报表获取 每天患者数总数,应用此计算公式计算护患比。
计算公式3
同期开放床日数 ∗床位使用率 ∗3 平均每天护患比= 1:---------------------------------------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
56 57
57 10
14 15
13 20
1:0.25 1:0.26
1:0.22 1:2.0
1:0.4 1:0.4
1:0.4 1:2.5
9 8
10 5
护理质量结构指标:护患比
定义:指统计周期内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与其负责照护的住
院患者数量之比
“当班责任护士人数”是指统计期间内在岗直接看护患者 的责任护士总人数,不包括治疗护士(配药护士)、办公 班(主班)护士、护士长等其他岗位护士
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产房、层
流病房、母婴同室床位数。 执业护士总人数:指在护理工作岗位工作的执业护士总
人数,含助产士。
指标意义 床护比是护士人力配备的评价指标之一 床护比可以作为基本人力配备的参考标准 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指标意义
有关床护比标准
1:0.4
局限性 涉及变量:开放床位数、所有执业护士总数 有效人力?层级配置?工作量?工作环境?
注:此公式用于回顾性护患比计算,因没有每班次患者总数记录,由统 计报表获取统计期间的开放床位数、 床位使用率等,进行计算平均护 患比。
计算公式4
同期同班次住院患者总数 某班次平均护患比=1: -------------------------------------统计周期内某班次责任护士总数
注:此公式用于每班次没有统计记录患者总数时,由统计报表获取 每天患者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低效率的解决问题方式,检查发现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低水平重复。 看不到专业和专科质量 ICU、手术室
危重病人、昏迷病人、肿瘤化疗置管病人….

无法判断护理好坏对病人结局是否有影响
包含:指标的定义和意义,计算公式、数据及来源、指标的使用方法、评述、应用指标可
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指标与其他敏感指标的关联和联合应用
儿二科 内六科
1:0.24 1:0.21
医院各部门床护比信息汇总表
统计单位 统计周 实际开放 执业护士 期 总人数 床位数 (月) 床护比
医院
某护理单 元
普通病房 手术室
各类ICU
产房
床护比应用延伸
护理单元 实际开放床 位 实际配备护 士数 床护比 目标床护比 需补充护士 数
呼吸内科 儿二科
外一科 ICU
指标意义
护患比是护士人力配备的评价指标之一 护患比可以评价护士的工作负荷
与患者安全隐患、医患矛盾、护理质量、护理人
员因工作压力而离职等相关联
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计算公式1:此计算公式为最准确、最常用的推荐计算护患比公式
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 平均每天护患比= 1:---------------------------------------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
1
为什么要用敏感指标
2 护理敏感指标的定义、指标意义、计算方法
3
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敏感指标?
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
病房管理合格率 护理安全 消毒隔离合格率




基础护理合格率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


仪器设备管理合格率
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临床过程 就医体验 护理服务→
病人
心理生理变化 临床转归 后续状况
费用、住院时间
国家遴选的13个敏感指标
床护比 护患比 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不同级别护士的配备 护士离职率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
结构
过程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院内压疮发生率 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结果
爱心护理团队
儿二科病区
护士匆忙的脚步
护理质量结构指标:床护比
定义指统计周期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实际开放床位 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比例,反映平均每张床位所 配备的执业护士数量 可分为:医疗机构总床护比 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护比 特殊护理单元床护比
名词解释 编制床位数:医疗机构执业注册床位数。 实际开放床位数: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实际开放床位数。 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位数:除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之外 的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位数。
我院敏感小组分组
我们的团队
任攀攀
我们的团队
刘畅畅
我们的团队
孙倩梅
我们的团队
吴珍
护理敏感指标的定义

1998年由美国护士协会(ANA)与美国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NDNQI) 率先提出

是由护士提供的,反映护理结构、过程、结果,能够反映事物特性的 指标
特性:

敏感性 实用性 可操作性


护理敏感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