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0420四川雅安地震

20130420四川雅安地震

•题外话:林龙团队预测地震
建国以来雅安市地震一览
1970年6月27日,雅安天全发生4.2级地震。

1970年3月5日,雅安芦山发生4.7级地震。

1970年2月24日,雅安芦山县与成都大邑县交界发生6.2
级地震。

1968年1月9日,雅安石棉发生4.1级地震。

1966年4月30日,雅安石棉发生4.75级地震。

1965年8月22日,雅安宝兴发生4.3级地震。

1957年8月9日,雅安汉源县、荥经县交界发生5.0级地震。

1951年3月16日,雅安石棉发生5.0级地震。

1949年11月13日,雅安石棉、甘孜泸定交界发生5.5级地震。

历史上的龙门山地震带强震
1657年4月21日,威州、茂州、汶川、平武、江油、石泉(北川)、
彰明(今并入江油)等处地震,“山崩石裂,江水皆沸,房屋城垣多倾,压死男妇无数,并成都西南俱动”。

1713年9月4日,“全蜀大地震,茂州(治今茂县)震甚,倾塌城屋,压
杀人民”,“茂州地震,叠溪平番城圮”,造成乐至、广元、三台、潼
川府、射洪、蓬溪等“毙人民甚多”。

1748年2月23日,保县(治今理
县东北)、汶川、灌县地震,“桥梁道路多有震损者”。

1879年7月1日南坪营(今九寨沟县)、广元、昭化(今属广元市)、平武、松潘等处地震,“西北东南各府州县均于本年五月十二日同时地
震,轰然有声,仿佛雷鸣,房屋有坍塌者,人畜有压坏者”。

1933年8月25日,茂县叠溪发生了7.5级大地震。

共死亡6945人。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北京时间5时56分日本本州岩手县海岸(北纬39.6度,东经142.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大震三六九小震天天有。

然而日本人却不害怕地震,他们是怎样防治地震的?
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发生频繁。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因此,在众多防灾工作中,日本尤其重视预防和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

在制定地震对策中,日本人善于“瞻前顾后”,即从过去的地震中总结教训,展望未来可能发生的震灾,不断改进防灾措施。

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前所未有地冲击了日本原有的地震防灾体系。

这场里氏7.2级的地震给日本近畿地区神户市、芦屋市、尼崎市、大阪府丰中市等造成了严重损失。

据统计,共有6434人在这次地震中死亡,受伤者近4.4万名,约65万座建筑物受损,经济损失达10万亿日元(约合858亿美元),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被灾难震惊的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以往的地震防灾体系,并迅速弥补了不足。

大地震使日本人意识到交通系统和建筑物抗震的薄弱环节。

在这场地震中,阪神高速公路神户线坍塌,山阳新干线的桥墩坍塌,28号国道坍塌,通往神户方向的主干道严重拥堵。

日本人由此发现这一地区许多高速公路抗地震纵波的
能力较弱,一些修筑较早的道路抗震措施滞后。

地震过后,在行政主导下,道路和桥梁先后都得到了加固。

同年6月,日本还部分修订了自1961年起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了在警察疏导下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的措施和交通管制
情况下驾驶员的义务等,以避免道路拥堵延缓救灾。

在地
震中,神户市内超过80%的死者死于建筑物倒塌,尤其是
老朽的木结构房屋。

地震后,《建筑基准法》先后3次得到修订,提高了建筑物抗震设计的级别。

同时,新建的住宅
基本废弃了在屋顶铺瓦的传统方法。

大地震催生了受过特别训练的紧急消防援助队等救援队伍,这些队伍在2004年的新潟地震和2005年西日本铁路公司福知山线脱轨事故救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外,根据地震后修订的《灾害对
策基本法》和《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国家防灾体
系和地方公共团体防灾体系得以强化,基层地方政府可直
接向总理大臣汇报受灾情况。

阪神大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之一,是受灾地区曾经多年地震较少,人们从自身的体验
出发产生了近畿地区地震少的误解,从而放松了警惕。


提醒人们地震危险时刻存在,位于兵库县南部的野岛断层
被保存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淡震灾纪念公园,神
户市中央区还建造了神户港震灾纪念公园.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十分重视防震救灾工作。

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包括地震逃生在内的演习也经常举行,但每年演习的参与者非常有限,演练的不过是“小众”。

大多数人对一旦遇到地震灾害,如何应对还是不甚了解。

地震专家表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是目前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2005年11月江西九江地震中,湖北东部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学生受伤。

地震专家说:“当时学生的惊慌失措,反映了他们缺乏必要的防震减灾常识,这种混乱的危害,也许比真正的地震危害更大。


而邻国日本在防震救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经常袭击这个北太平洋上的岛国。

日本的防灾教育是个成功的范例,近年来,日本高强度地震频发,但伤亡很小,损失有限,这和日本整个社会的防灾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

在每年的这一天,日本各地都要举行防灾演习,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日本警方还印制了地震应对手册散发给居民。

手册详细介绍了应对地震灾害的各种知识。

地震专家说,懂一点地震自救知识很有必要,并介绍了一些地震时自救的基本知识: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
破坏,一般需要几秒到十几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
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
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
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支援四川灾后重建
之所以要珍惜生命,是因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生命;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的漠视,最终都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因而,“人定胜天”般的豪言壮语似乎也应该到了在教材里面删除或者重新进行注解的时候了;至于感恩社会与报效祖国,不仅仅是因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祖国和社会各界的人民迅速伸出了救援之手,更重要的是因为:当一个人心存感恩之念生活的时候,他不仅仅会活得幸福,更会把这种感恩之情传递到工作之中,放大到他人身上,扩散到全社会之中,而这正是灾难之后最有价值的一轮又一轮代表着社会正义与真善美精神的良性冲击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