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龙源期刊网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作者:曹娟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年第11期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深化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这一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自然经济解体加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惊醒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对该专题中的知识基本上年年考查。

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维新思想等。

高考试题不拘泥于教材中的表述和结论,突出历史的学科特色,以新情境、新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这一特色预计还将延续。

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9题,以近万名举人对梁启超等请求“废八股取士之制”的态度为背景材料,考查维新变法的局限性。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29题,考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遭到清政府禁毁的原因。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9题,以清末留日学生的区域分布为切入点考查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8题,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舆论宣传为背景材料,考查清政府外交局限。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2)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时事热点,以中国基层治理为背景,考查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2018年
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28题,运用史料考查与维新思想相关的知识。

【例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解析:本题运用史料考查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

基层社会治理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事关民生,责任重大。

回答历史背景类试题时,同学们一定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回答。

同学们可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时空定位。

清末,即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回答时,同学们要从材料中时间信息入手,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