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保险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作为财产保险的一部分,机动车辆保险有着运行环境复杂、标的流动等独特性,因而其经营风险与别的财产保险经营风险不同。
本文主要通过对机动车辆保险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来探讨相关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期为机动车辆的保险经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机动车辆;风险控制;研究作为我国财产保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动车辆保险在财险公司业务中作用重大。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对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认清机动车辆保险风险问题,做好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是财险公司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机动车辆保险风险控制问题
1. 内在风险
(1)品设计风险
目前,不少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实力,都在积极地设计新的保险产品并对险种不断优化,这些工作涉及到不少人力和无力,要是设计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将会蒙受惨重损失,因而在这个环节的控制尤为重要。
(2)保险客户逆选择风险
由于有的机动车辆保险客户会通过逆选择投保,不愿意投保那些可以给保险公司带来较好效益的附加险,从而致使业务增长迟滞。
(3)承保风险有的保险公司缺乏承保风险控制原则,承保费率任意降低,不严格要求承保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恶意竞争嫌疑。
有的保险公司没有根据自身能力来承保,让公司的财务变得不稳定,由此产生了经营风险。
还有的保险公司在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规范性地做好保险单证以及保费收据等工作,使得保险欺诈情况时有发生。
(4)理赔风险一些保险公司内部理赔人员不够敬业、工作马虎,在车辆事故现场的勘查又不积极,使得公司的理赔工作变得迟缓。
部分理赔人员专业知识不深,对于车辆定损不恰当,赔偿金计算不准确。
2. 外在风险
(1)人为风险机动车辆保险经营中驾驶员是人为风险中的关键因素。
驾驶员的年龄、职业、驾驶年限、身心特点等因素对风险的程度有很大影响。
例如年轻人开车快、易出事,酒驾中男性占比高等等。
2)环境风险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与地貌两方面,在开阔的地形上开车要安全一些,而道路条件差的地方交通事故多一些。
另外,气候因素也会
影响行车安全,在雨雪、大风大雾天气车辆会因为道路泥泞或者视野条件限制而出现交通事故。
3. 其它风险
(1)保险费率水平下降
由于车辆保险市场竞争白热化程度日益加剧,很多保险公司被迫加大成本投入,在客服理赔、服务宣传、员工培养等方面追加了不少投资。
另外,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利用中介途径来拓展业务,而中介费也越来越高。
这一系列的投入让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上升,车辆保险业务的经营风险也更多了。
(2)赔偿核查制度不完善通常交警开出的协议书是保险公司理赔核算的重要依据,而没有全面调查核实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赡养与被抚养人,尤其是很少重视外地出险事故。
上述种种让赔付人员数量有虚假成分,有的甚至是高龄老人都出现在家庭主要劳动力中,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无故增加很多。
二、我国机动车辆保险风险控制方法
1. 完善机动车辆保险政策制度
(1)根据承保政策合理配置差异化销售费用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业务渠道、车辆类型、单车或者车队来细分目标客户。
从业务盈利角度来划分业务风险类型。
而对于保费收入及目标赔付率则应该通过业务途径来分解,为了制定好目标赔付率,要调整好业务中的不同业务比例。
以过程管控的方式,利用业务处
理系统来分划不同业务比例的控制目标,以便于业务占比目标可以顺利达成。
承保政策应该有选择性,以有利于发展好的盈利业务,防止出现更多的亏损业务。
而选择的方式最好是差异化配置销售费用。
对于选择性承保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其依据应该是以前的业务占比变化。
运用和业务结构占比联动的承保方式加大优化业务占比。
(2)严格执行和车辆出险次数相关的承保政策着重以出险次数来管控那些出险率较高的客户,将免赔额提高来实施承保。
有些业务的案均赔款高,为了化解风险,可以利用限制承保不计免赔率附加险、车损险比例承保、商业三者险限额承保等方法降低风险。
另外,要制定黑灰名单制度,黑灰名单主要针对那些在承保、赔付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出险、历史赔付率达到黑灰名单标准的客户,就应该利用该制度进行控制,以防止不良业务不断增多。
从以往的承保数据来看,赔付率较高的劣质业务多数都是转入业务,所以,要认真控制好转入业务,利用差异化配置费用,选择风险实施管控,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2.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1)强化风险管理
保险经营事实上是一个不断承保理赔的过程,其底线就是风险管理。
大体上保险工作者应该在车辆风险中形成长远眼光,对于自身的业务工作必须以风险意识来不断提醒自己,按规则制度做好风险管理。
从小的方面讲,根据不同时段深入了解赔款以及个人车险
展业出险,在考核员工展业绩效的时候将之作为重要的依据,且关系到员工的绩效福利奖惩,让展业工作者不断提高风险意识。
管理风险时应该坚持多元化原则,让它符合业务竞争形势。
因此,好的保险工作者必须要有长远的风险意识及管理思想,制度化风险管理,为保险公司的机动车辆风险管理做好铺垫。
(2)风险管理方法要实事求是由于不同的机动车辆出现的风险不完全相同,因而相关的管理对策也不一样。
例如长短途运行、公家与私家车辆等等,其使用差别、保养差别等明显会影响车辆本身,这些机动车辆的出现的风险情况因为当时面临的风险状况不同而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现场情况来选择风险管理对策。
3. 做好理赔管理
(1)认真调查核实理赔情况认真调查存在虚假问题的案件,防止出现通融问题,大力打击弄虚作假案件。
如果有些客户在理赔中存在嫌疑,那么就需要仔细调查其伤赔案件中的各方面情况,比如伤残判定不合理、被扶养人情况存疑等等,并再次评定伤残。
如果能在那些影响较大的欺诈骗赔案件中立功就应该对这些员工进行奖励。
另外,为了让保险干部员工能够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在规避内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多联系交警、公安、医院、修理厂等部门机构,联合建立有效的保险欺诈防范制度,保护好保险人的合理权益,防止出现承保作假、一车多保等案件。
(2)做好车损险的勘查定损工作
现场勘查对车险经营状况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以时限管理方式做好勘测定损工作。
对于现场的勘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那些运用快捷服务程序的单方事故案件,甚至是复勘事故第一现场的勘察率一定要达到百分之百。
另外,图个出险以后没有及时报案或者案件有问题,也要勘查第一现场,如果案件是由汽车修理厂代办,那么就一定要与被保险人、事故当事人联系,利用面签制度对出险以及复勘事故第一现场进行认真核实。
还有就是要是出现关键时间与车型出险的车损案件,当场报案的一定要对第一现场进行勘查,要是没有当场报案,则对第一现场进行复勘。
并且要通过晚上的理赔后监督制度来定期复查定损。
对于那些异地代理勘查案件,应该多授权;如果车损数额过大,对于出险地的勘查定损则应该派遣高级定损员。
(3)加强伤残理赔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随意定残情况,要提前开展伤残鉴定工作。
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车辆在事故中致人受伤案件,应该全程从事故现场、伤者情况、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方面进行追踪。
派遣具有医学只是的人开展伤残理赔工作,以便于科学评定伤残事故。
建立保险事故伤残鉴定中心,对相关的鉴定制度进行规范制定,让伤残人员的情况符合伤残鉴定等级,严禁出现随意定残问题。
要多和交警部门联系,对交警部门提出建议,即按照保险公司审定后的医药费来结案。
对医疗费的审核一定要以《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以及相关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为依据,防止出现不合理费用。
和交警部门合作,便于准确划分事故责任,认真核实给付对象的身份及工资情况。
三、结语
总的来说,机动车辆的保险风险是一个无法完全避免的存在,保险经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车险业也是利弊共存的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关于利弊孰大孰小的问题还应该从车险经营中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大小来判断。
所以,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风险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时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科学辨别、分析风险,从长期的实践中寻找更加有效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费洁.汽车保险[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5
[2]洪伟伟.前提机动车辆保险的风险控制J].中国保险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