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保通专项施工方案

道路保通专项施工方案

道路保通





编制人:
审批人:
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作业量大,工期紧, 按期保质完成必须精心统筹, 合理安排,立体交叉, 流水作业。

本工程划分微地形工程、水电安装工程、苗木种植、园林小品、道路铺设、公共卫生间及附属工程。

、保通方案
为了维护道路施工现场交通秩序,预防事故发生,道路及时清理, 疏通。

保证道路通畅, 不影响交通。

1、制度保证
1.1 、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1.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安全第一负责人, 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 项目主抓安全的副经理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工作负责。

经理部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安全员, 工区设专(兼)职安全员。

专门人员负责道路清理与疏通。

①根据施工组和工程实际情况, 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
则、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 (即: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
评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活动。

③每一工序开工前, 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及时做好施
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 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 严格执行。

④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⑤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工区每半个月检查一次, 班组每天检查一次, 发现不安全因素, 立即指定专人限期整改。

⑥设立安全专项基金, 对安全生产好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忽视安全的行为给予重罚, 对造成安全事故者视其情节严肃处理。

⑦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培养安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

⑧做好职工的定期教育及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包括民工)未经三级教育不得上岗。

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的作业和危险较大的作业, 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采取可靠的保证措施。

坚持每个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活动。

规范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 规定检查时间和参加检查的人员。

经理部每月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 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进行,在施工准备前、危险性大、季节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情况下必须进行安全检
查。

⑨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 进行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 在隐患没有消除前, 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
措施。

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即停止施工, 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2、安全防范与保护措施为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 保障职工和沿
线村民生命安全,及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特制定本方案:
2.1 、边通车边施工路段安全措施
交叉口根据《施工区域外各类交叉通道口标志标牌设置办法》在施工点3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300米”标志,距离施工点50米处设置“道路施工”、“车辆慢行”标志,在距离施工点30 米处设置“限速10 码”。

路线与城区及村道相交共计24处(含左右幅, 详见附表), 在施工点50 米处设置道路施工、车辆慢行标志, 允许通行的交叉口在距离施工点10 米设置“停车让行标志”。

对于穿越集镇或村庄等人员集中和车辆交密集路段设置 1.2 米高硬隔离设施,其中外侧设置0.2 米高的护脚条形基础, 面向通车路段一侧隔离版面设置安全标语、文明施工用语。

由于本施工段车流量大,因此交通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及工程能否顺利进行。

严格按照GB576-1999的标准设立交通安全标志, 在施工车辆通行各路口、交叉口、人员密集地段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牌, 必要时在施工期间每天安排专人员在各主要道口、交叉
口及交通繁忙人员密集地段进行车辆的通行指挥, 以确保行车及人员安全。

另外要对路面进行清扫检查防治土石伤人。

2.2 、半幅通车路段保证措施
在路面施工及附属工程施工期间, 实行半幅通车半幅封闭施工始终保证36米路基有半幅保证通行,主车道12双向通行, 两侧有分隔带侧石隔离,6 米处设置黄色临时车道分隔线, 禁止超车,限速通行辅车道 2.5 米双向通行。

改建工程中, 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安全生产除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外, 还必须加强对通行车辆和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确保施工、交通安全。

在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两端及中途出入口处, 应设专职人员指挥交通。

在施工路段的两端设置“道路封闭”、“向左改道”及其延伸一定安全距离外, 应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道路施工”“限速40 码”警告标志。

标志应鲜明、醒目。

标志与施工路段的距离, 应根据开挖宽度、路线等级、交通流量等情况确定。

改建施工作业范围的边缘, 在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标志。

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入(出)前方应设置“向左行驶”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的标志。

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离外,设置明显的路栏、隔离墩等,夜间要在路栏上加设施工标志灯。

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过长, 一般以不超过300~500米为宜。

当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时, 应实行交通管制。

每班配置专职人员和通讯设备,指挥交通, 疏导车辆。

设置牢固护栏和跳板供行人通过。

夜间应设置照明灯和红灯。

在旧桥的两端应设置路栏, 夜间应在路栏上悬挂警示灯。

2.3 、机械及人员保证措施
(1) 运输车辆驾驶员与现场施工人员, 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有关法规,积极配合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门, 服从指挥认真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驾驶运输车辆驾驶员及现场作业人员的法规意识。

必要设置现场交通指挥人员, 严禁施工车辆及人员跨越或超出安全施工区域规定的范围, 并不得随意在车辆通行的车道上停留。

(2)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必须“三证”齐全, 并确保其安全性能。

现场施工车辆必须按规定装载,严禁超载、超速, 行车途中不得有抛、洒、滴、漏等现象。

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 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 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方可运行。

各运输车辆驾驶员与机械操作手, 认真做好车辆机械的保养工作确保车况良好。

车辆必须做到转向、灯光设施良好, 整车性能良好, 带病的车辆不得上路作业, 车辆标志标牌等必须清晰醒目并具有反光能力。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自行式机械设备, 必须经过安全性能的检测, 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驾驶员、操作手,必须随身携带有效证书, 不得无证上岗。

施工运输车辆必须悬挂统一的施工标志, 干燥季节运输粉状或有挥发性村料时必须覆盖蓬布。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禁止在暴雨、大雾、强风、昏暗等不安全因素的条件下施工。

各交叉路面及现场施工路段,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 作业班组应在施工前将有前情况报项目安全科审批, 经验收后方可作业。

(3) 运输车辆进入15省道或地方道路平交叉口时,限速40公
里/ 小时, 严禁超速、超载,严格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施工车辆途经狭窄及情况复杂路段时驾驶人员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 及时行车让道, 途经道口、交叉口时, 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车辆机械进入施工区域时, 要观察路面情况, 注意来往车辆与行人, 进入视角盲区, 要鸣喇叭禁示, 确认安全后方可行驶。

(4)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集中停放。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信号必须准确, 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严禁违令作业。

对机械设备、各种车辆定期检查, 对查出的隐患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并制定防范措施, 防止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全部机械均应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并挂牌上墙。

(5) 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与运输车辆驾驶员和机械操作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以明确责任
2.4 、发生事故的现场处置程序
(1) 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 现场作业人员与驾驶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拨打110或交警队电话报警, 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必须立即赶到现场, 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 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 首先查明现场有没有伤亡人员,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救离事故现场, 交由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或急送医院进行救治。

(3) 积极配合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查清事故原因,不得以各
种理由干扰或阻挠交警办案。

(4) 事故处理结束后, 项目部应当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修, 及早恢复生产, 减少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