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terprise E conomy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王莉[摘要]建筑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贡献者。
但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管理职能分散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益,增加了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确定工程项目的安全效益与安全投入,探讨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与要素,建筑企业排除诸多制约因素影响的方法,旨在更好地实施建筑企业安全控制。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成本效益[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7-0082-04[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偏离预警系统研究”(批准号:12ZB139)[作者简介]王莉,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四川成都611930)Abstract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ur country ’s national economy,and gradually become main con-tributor to GDP and employment.However,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s,the lagging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function transition,unclear duties of safe production administrative agencies,dispers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nd so on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and increases production costs.Thus,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d how to decide on safe effects and safe input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discussed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main elements of construction safe management and how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vercome the influences of many restraining factors so as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afety management ;cost efficiency一、引言建筑安全管理包括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
总的来说,就是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
建筑安全微观管理是直接的,也是具体的,是指直接参与施工安全生产过程,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规划,协调和控制。
建筑安全微观管理要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强安全管理是目标。
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从执法监察、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它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管理。
本文试图探讨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内在要求和管理效益,主要是基于微观管理的概念,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加强对其生产过程的控制,使不安全的生产要素以及不安全的行为得以减少,甚至是完全消除,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
因此,同时它也是一种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二、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一)建筑安全管理现状1.建筑安全管理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拥有12000多人的执法监督队伍,有22个省市区的上千个县和272个地级市均已建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初步完善了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减少伤亡事故。
但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体82经营谋略|Operating StrategyE nterprise E conomy管理水平偏低和落后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2.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更为密集,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因为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倍的工人。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巨大,2009年在整个世界建筑业中,我国占据约25%的比例,从业人数大约为6000万人;另外,根据我国建筑英才网发布2011年的调查报告,关于人才供应和需求状况,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建筑从业人数达到7100万人,从业人数数量庞大。
近20年来,与我国建筑行业庞大的就业人数相对应,建筑行业也伴随高伤亡率。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产值上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也相对有所下降,死亡人数也出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但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的事故总数量还是庞大的,表明建筑企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
2010年,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初公布数据,我国建筑行业,包括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行业,工程总伤亡人数为2578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48人,死亡人数为2122人,死亡人数增加176人,死亡率上升6.9%,占到总就业人数的2.2%。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重大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例如,3人及以上死亡人数的事故,有35例,死亡人数为144人,与前一年相比,重大事故起数下降了3.27%,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3.44%,其中,房屋建筑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总的发生事故起数859起,死亡人数为1012人;与前一年相比,死亡人数减少了1.37%,事故起数下降10.26%。
这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和事故率,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
建筑安全管理,要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我国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
建筑安全管理中,我国实施“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益提高。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发展,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建筑企业需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独立的行为主体。
与此相适应,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生产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应该由原先的行业行政管理向市场监督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转变。
然而,在行政职能转变过程中,我国安全防护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数量偏少,发展没有得到重视,发展滞后。
政府职能转化过程中,其实依然是执行部分行政职能。
另外,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不到位,不可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和防护跟不上建筑业的发展步伐。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
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严峻形势。
这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也存在职责不清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时,没有明确其职责,更没有明确分工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监管职能,但是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没有明确,这就造成了两者职能的重叠和冲突。
在建筑安全监管中,如何对建筑安全实施全面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
3.管理职能分散。
行业安全管理职能分散,表现在覆盖面小,把专业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分开。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实际规定了其他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由各行业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城镇中房屋建筑工程这一块。
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行业安全管理职能是分散的,这就造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必然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职能冲突严重。
三、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投入分析(一)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概念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投入,就是为控制危险源,达到保障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将一定资源投放到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总称,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的目的。
关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的概念,不同于企业生产的投入产生效益。
这是因为,衡量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安全经济效益双重性质:第一,建筑安全效益是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建筑安全事故隐患,缩减建筑安全生产中其他恶性工作环境,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费用,同时,保证劳动就业者在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支出成本。
第二,是指安全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保养及改造、安全设施维护等)。
(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1.安全投入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度和数量。
在安全投入决策中,决策者判断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8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E nterprise E conomy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之上。
要保证安全投入决策的正确性,信息的翔实和准确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建筑安全投入往往不够,建筑安全中可能发生的隐蔽性的安全问题比较多。
在我国建筑安全投资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认识到安全投资的重要性,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概率,使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即安全投入是投资的一种,也能带来显著的企业效益。
3.安全投入决策程序的合理性与规范化。
决策程序是在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经过人们在决策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其不断规范和完善。
4.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安全科学技术的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进步将不断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