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鉴赏论文
最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完全是出于兴趣,学习了之后才发现宝石种类之多,价值之高,寓意之深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想就其中的翡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翡翠的组成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
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
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
二、翡翠的特点
翡翠作为一种优质的玉石,具有很多优良的宝石学特征,如颜色的艳丽和丰富变化,质地坚硬致密,漂亮的光泽和透明度,良好的韧性等,这些特性都归因于其岩石、矿物学特征。
翡翠的颜色成因复杂,种类较多,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三、翡翠的形成
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
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四、翡翠的评价等级
1、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世界上颜色最为丰富的一种玉石。
其中绿色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颜色。
民间的“36水,2豆,108蓝”之说。
业内则依据“浓、阳、俏、正、和”,“淡、阴、老、邪、花”的十字口诀来评价翡翠的绿色。
“浓”,是指绿色饱满,浓而不带黑;绿色浅,色力弱,则为“淡”。
“阳”,是指颜色鲜艳、大方;绿色昏暗,没有光彩则为“阴”。
“俏”,是指绿色均匀柔和,能与“底”、“水”相互协调;若绿色呈现点状、峰状、块状等
不均匀分布则谓之“花”。
2、翡翠的透明度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翡翠显得晶莹透亮,行话说“水份足”,它可以使翡翠颜色生动鲜活,具有动感。
如果光线不能透过翡翠的表面,则使翡翠的颜色呆板无华,行话称为“水不足”或“干”。
因此,透明度也是标准之一。
在同样颜色下,透明度愈高,价值也愈高。
3、翡翠的翠性由晶粒的粗细决定。
肉眼和镜下难以看到其颗粒,俗称“肉细”、“种老”,是高档货品。
颗粒较大,俗称“肉粗”、“种嫩”,此种饰品价值较低。
4、翡翠的底子是翡翠中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民间称为“底”或“地张”。
它反映了翡翠的干净程度和透明度。
颜色分为白色、油青、紫色、淡绿和花绿等。
5、翡翠的种是绿色与透明度的总称,是评价翡翠优劣的重要标志。
故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之说。
一般翡翠分为老种,老新种,新种三类,其中老种是指结构致密,绿色纯正,透明度好的一类翡翠。
新老种次之,新种更次之。
五、翡翠的鉴定
1、感观识别
看:看特征,看结构,看色泽,查瑕疵——翡翠的特征是具有“翠性”,即由其内部粒状、片状或纤维状的斑晶解理造成的星点状闪光;借助于灯光或自然光,查看翡翠实体内是否有杂质,裂隙等,再结合其他指标,估计出翡翠的质量好坏,品级高低,是“查瑕次疵”的目的。
摸:翡翠传热,散热快,贴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在短时间内有冰凉之感;翡翠硬度大,结构致密细腻,经抛光后可具有很高的表面光洁度,手摸时滑感明显。
掂:翡翠的密度为3.34克/立方厘米,高于与其相似的软玉、独山玉、岫玉、澳洲玉、马来玉(染色石英岩)、硬钠玉和葡萄玉等。
但又低于青海翠(钙铝榴石)、特萨沃石(水钙铝榴石)等。
有经验者可通过掂重,即可初步判断出一块玉料或玉件是否为翡翠。
听:仔细听成品之间的碰击声,可以大致辨别玉件是否为翡翠,是什么样的翡翠。
天然的,尤其是质地好的翡翠玉件,碰击时发十的是清纯悦耳的“钢音”。
2、仪器检测
在翡翠的鉴定中虽然也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仪等高科技的设备仪器。
但这些高科技的仪器(鉴定方法)仅仅是在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时才予以运用,在检验、鉴定工作中,我们更多地使用的是一些常规的仪器,如宝石显微镜、聚光手电和手持式放大镜等。
六、翡翠的寓意
翡翠为玉中之珍宝,被东方民族所喜爱,翡翠的绿色与红色象征幸福与兴旺。
人们佩戴翡翠饰物,可以防身避祸,逢凶化吉,祛病延年。
赠送和佩戴翡翠饰物,预示着对爱情的忠贞。
因为它具有美丽、深沉、稳重、幽玄的气质。
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能工巧匠们的技艺让我们在今天能看到如此美丽富有艺术性的宝石,也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许多的宝石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欣赏宝石的同时加深了对其价值以及背后科学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