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出砂井生产规律研究
一、开发现状
截止2008年8月底,超稠油共有油井246口,开井179口,日产液3759t,日产油1150t,综合含水69.4%,平均吞吐周期9.7。
二、出砂规律研究
随着超稠油井数的增加,出砂套坏井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超稠油各区块出砂存在普遍性,出砂严重的油井,井卡频繁作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且油井生产时率不能保证,出砂套坏井也在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油井产能。
统计目前有出砂井105口,占总井数的50%,其中出砂严重井54口(关井15口),中度出砂井26口,轻微出砂井25口。
我们通过对出砂井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造成油层出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油层物性影响,单层相对厚度薄、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的油层易出砂;二是相同油层条件下,生产压差影响,产液强度高的油层易出砂。
从出砂井散点图版来看,出砂井与未出砂井在散点图版中分布并无规律性,因此超稠油井出砂具有普遍性。
三、采取对策及效果
1、实施防砂技术
2008年杜813兴隆台新井区域出砂比较严重,2002年投产的4582、4583、4482(已打更新井44新82)都套坏关井,4483出砂套坏(TBS)带病生产,因此借鉴杜813-44新82投产的模式。
1轮采用防砂射孔对油层泥质含量高油井,实施油层预处理。
2轮根据出砂情况,及时实施人工井壁防砂,防止因出砂导致套坏。
放喷、下泵控制生产压差,产液强度1.0以内,液量在20吨左右,但还是出现出砂的现象。
杜8134481、4281、4181、4381、4383在1周期生产过程中均出砂,导致油井生产效果较差。
目前实施完人工井壁防砂9口,平均周期阶段产油316t,与实施前对比增加53t,油汽比提高0.03,采注比提高0.03。
先期实施的杜813-4383井实施后周期生产106.3d,产油763t,产水387t,生产比较稳定效果较好。
杜813兴隆台新井实施人工井壁防砂效果统计表
2、合理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油层出砂
针对超稠油油井,尤其是新井出砂现象增多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出砂井油层物性及动态生产数据研究分析工作,制定了单井产液强度及产液量,以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油井出砂,并将油井产液强度、产液量控制表下发采油站,检查落实执行。
对放喷井放喷期间产液量及温度通过可调油嘴加以控制,地质计量监督岗每旬不定期进行夜间抽查落实情况,加强考核。
对出砂井下泵初期采用降低油井冲次、提高油井防冲距、安装变频器装置,逐级进行液量控制,直到达到控制范围为止。
下泵中期液量控制,保持生产参数稳定,杜绝人为因素停井。
下泵末期稳定生产参数,减少无效维护性措施。
1-7月份我们对80口井(100井次)实施了下泵生产参数液量控制,目前仅有8口井有轻微出砂现象,其余油井均正常生产。
四、下部建议
油井出砂是制约超稠油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影响油井产能的发挥,还要导致生产原油成本加大,且出砂具有普遍性,多出现在低周期。
通过对出砂规律的研究及原因分析,开展了防砂和治砂工作,以确保将出砂现象控制在最低,提高油井的生产时率,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建议今后也采取“地下防砂措
施”与“地面生产压差控制”双向治理结合,有效的控制了出砂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