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专题练习(解析版)


得出
,又因为
,因此
,联立即可求
出两角的度数,再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
的度数,再求答案即可.
2.数轴上 A, B, C, D 四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 1, 3, -5, -8 (1)计算以下各点之间的距离:①A、B 两点, ②B、C 两点,③C、D 两点, (2)若点 M、N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 m、n,求 M、N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 (1)AB=3-1=2;BC=3-(-5)=8;CD=-5-(-8)=-5+8=3.
4.如图 1,点 为直线 上一点,过点 作射线 ,使
,将一直角三角
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处,一边 在射线 上,另一边 在直线 的下方.
(1)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逆时针旋转至图 ,使一边 在
的内部,且恰好平

,问:此时直线 是否平分
?请直接写出结论:直线 ________(平
分或不平分)
.
(2)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以每秒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
问题情境 2 如图 3,AB∥ CD,P 是 AB,CD 内部一点,P 在 BD 的左侧,可得∠ B,∠ P,∠ D 之间满足____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迁移:请合理的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 AB∥ CD,∠ ABE 与∠ 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F (1)如图 4,若∠ E=80°,求∠ BFD 的度数;
,则





分别为

∴ ∵ ∴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3):1:2:2 【解析】【解答】解:(3)∵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1)过点 C 作
点Q作
,则
,则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过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3)由(2)的结论可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点
不在同一条直线,
.
(1)求证:
.
(2)如图②,
分别为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 与
的数量关系;
(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
,直线
交于点 ,

请直接写出
________.
【答案】 (1)证明:过点 C 作
,则

∵ ∴ ∴
(2)解:过点 Q 作
(2)如图 5 中,∠ ABM= ∠ ABF,∠ CDM= ∠ CDF,写出∠ M 与∠ 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 的结论。
( 3 ) 若 ∠ ABM= ∠ ABF,∠ CDM= ∠ CDF, 设 ∠ E=m°, 用 含 有 n,m°的 代 数 式 直 接 写 出 ∠ M=________. 【答案】 (1)解:根据问题情境 2,可得出∠ BFD=∠ AEF+∠ CDF ∵ ,∠ ABE 与∠ 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F ∴ ∠ AEF=∠ FBE,∠ CDF=∠ FDE ∴ ∠ FBE+∠ FDE=∠ BFD ∵ ∠ E+∠ BFD+∠ FBE+∠ FDE=360° ∴ 80°+∠ BFD+∠ BFD=360° ∴ ∠ BFD=140°
(2)结论为:6∠ M+∠ E=360°
证明:∵ ∠ ABM= ∠ ABF,∠ CDM= ∠ CDF ∴ ∠ ABF=3∠ ABM,∠ CDF=3∠ CDM ∵ ∠ ABE 与∠ 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F ∴ ∠ ABE=6∠ ABM,∠ CDE=6∠ CDM ∵ ∠ ABE+∠ CDE+∠ E=360° ∴ 6(∠ ABM+∠ CDM)+∠ E=360° ∵ ∠ M=∠ ABM+∠ CDM ∴ 6∠ M+∠ E=360°
中,第 秒时,直线 恰好平分锐角
,则 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3)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顺时针图
3),

的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差值;若变化,请举例
说明. 【答案】 (1) 平分
(2) 或 49
(3)解:不变,设



【解析】【解答】(1)直线 平分
;(2)

【分析】(1)根据图形得到直线 ON 平分∠ AOC ;(2)由三角板绕点 O 以每秒 5 ° 的 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 t 秒时,直线 ON 恰好平分锐角 ∠ AOC,求出 t 的值;(3)根据题意得到∠ AON=50°−y,∠ AOM−∠ NOC=x−y=40°.
(3)证明:根据(2)的结论可知 2n∠ ABM+2n∠ CDM+∠ E=360° 2n(∠ ABM+∠ CDME)+∠ E=360° ∵ ∠ M=∠ ABM+∠ CDM
∴ 2n∠ M+m°=360° ∴ ∠ M=
【解析】问题情境 1: 图 1 中∠ B,∠ P,∠ D 之间关系是:∠ P+∠ B+∠ D=360°,问题情境 2: 图 3 中∠ B,∠ P,∠ D 之间关系是:∠ P=∠ B+∠ D; 【分析】问题情境 1 和 2 过点 P 作 EP∥ 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1)利用问题情境 2 的结论,可得出∠ BFD=∠ AEF+∠ CD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 AEF=∠ FBE , ∠ CDF=∠ FDE , 再 证 明 ∠ E+∠ BFD+∠ FBE+∠ FDE=360°, 就 可 建 立 方 程 80°+∠ BFD+∠ BFD=360°,解方程求出∠ BFD 的度数即可。 (2)根据已知可得出∠ ABF=3∠ ABM,∠ CDF=3∠ CDM,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 ABE=6∠ ABM,∠ CDE=6∠ CDM,然后根据问题情境 1 的结论∠ ABE+∠ CDE+∠ E=360°,可 推出 6(∠ ABM+∠ CDM)+∠ E=360°,变形即可证得结论。 (3)根据已知得出 2n∠ ABM+2n∠ CDM+∠ E=360°,再根据∠ M=∠ ABM+∠ CDM,代入变形 即可得出结论。
(2)MN=
【解析】【分析】(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数值较大的数减去数值较小的数,据此计 算即可; (2)因为 m、n 的大小未知,则 M、N 两点间的距离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之差的绝对值.
3.问题情境 1:如图 1,AB∥ CD,P 是 ABCD 内部一点,P 在 BD 的右侧,探究∠ B,∠ P,∠ D 之间的 关系?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 2,过 P 作 PE∥ 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 B,∠ P,∠ D 之间满足____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