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第一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题1. 《汉谟拉比法典》最有可能使用的是以下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下列台词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A..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4.创立包括“0”在内的十个阿拉伯数字的是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希腊人D.古代印度人5.下列关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A.文化发达B.全体居民有权参政C.经济繁荣D.教育兴盛6.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物是A.凯撒B.伯利克里C.屋大维 D.汉谟拉比7.在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穆斯林都要举行朝拜活动。
你知道2013年是伊斯兰教历多少年吗?A.1390年B.1392年C.1389年D.1391年8.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宣扬的共同点是A.众生平等 B.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C.耶稣是“救世主” D.宣扬人死后能升入天堂9.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张教授带领一支考察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考察四大古代文明区域,途径四个国家,正确的顺序是①埃及②印度③伊拉克④中国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10.“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了下列哪一制度的特点A.西周分封制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雅典民主政治D.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组合列举题(本题每空1分,共6分)1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著作。
(3分)(1)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
它是________。
(2)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它是________。
(3)描述了人漫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所见所闻。
它是________。
12.国家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一些大国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国家。
(1)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的著名奴隶制共和国________。
(2)曾经将地中海囊括为其内湖的是________。
(3)繁盛一时却因封闭保守而终至灭亡的是________。
三、辨析改错(本题2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古代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改正:【】⑵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革命。
改正:【】⑶古代两河流域的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改正:14.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探究活动中撰写的短文,其中有三处与历史事实不服,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6分)自从有了人类,各地区间人民的相互往来就没有停止过。
其中有战争和暴力冲突的方式,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马拉松长跑就来源于这次冲突;除了这种方式外,主流的方式是和平交往。
如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记》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不少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印度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3分)(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杰出政治家是谁?(1分)(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16.阅读以下材料(12分):材料一:它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
这一运动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或是用不知疲倦的“手”,或是用永不放弃的“脚”,书写和绘画人性的光辉,走出通向世界的航程。
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哥伦布请回答:(1)中世纪的欧洲为什么被称作“黑暗时代”?(2分)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运动?(1分)这一运动体现了哪个阶级的愿望?(1分)请写出这一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
(2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四位人物的代表作品或主要成就。
(各举一例) (4分) (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所拥有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五、分析与探究(本题12分)17.大国崛起,各领风骚。
探寻大国崛起足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
“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
编制户籍、计帐,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
材料三:中华民族137年的伟大复兴之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的国家富强的。
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之路》(1)材料一中的事情发生在哪次革命中?(1分)后来这个国家通过了什么文件确立起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2分)材料三中提到的外患就是从这个国家侵略中国开始,请问这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2)材料二中的改革是学习哪个国家的?(1分)这次改革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作用?(3分)(3)材料三中站起来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富起来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你要如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4分)汤沟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AADB 6-10 CBBCB二、组合列举题11、(1)《荷马史诗》(2)《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3)《神曲》12、(1)雅典(2)罗马帝国(3)拜占廷帝国或东罗马帝国三、辨析改错13、(1)×将“古代埃及”改为“古巴比伦”(2)×将“资产阶级革命”改为“文艺复兴”(3)×将“两河流域”改为“星月沃地”14、(1)错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改正:希波战争(2)错误:《马可·波罗行记》改正:《马可·波罗行纪》(3)错误:印度人改正:阿拉伯人四、材料解析题15、(1)材料一:伯利克里改革材料二:大化改新材料三:查理·马特改革(2)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唐太宗(3)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6、(1)因为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控制人民的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14世纪意大利(2)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神曲》(写出一例即可)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哥伦布——发现美洲(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五、分析与探究17、(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鸦片战争(2)中国隋唐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和科技成果,积极对外交流学习;勇于创新,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
作为中学生,要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勤奋刻苦,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建设美好祖国,实现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