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

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

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

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三、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3、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4、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四、教学进度:
各单元大致安排如下,另有30%的机动课时。

一除法………………………………………………………………9课时
二认数………………………………………………………………5课时
三千克和克…………………………………………………………4课时
四加和减……………………………………………………………7课时
五24时记时法………………………………………………………3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七乘法………………………………………………………………11课时
八观察物体…………………………………………………………2课时
九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十认识分数…………………………………………………………3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运算性质的感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能正确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得数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用竖式计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和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四、课时安排: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课时
除法的验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1课时练习二……………………………………………………………………1课时
复习………………………………………………………………………2课时
农村新貌…………………………………………………………………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并初步认识简单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的具体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和笔算格式的掌握。

四、教学策略选择
交流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