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下学期必修一地理第三章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下学期必修一地理第三章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总结


( 夏季 ) 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
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属于寒流。
(二)洋流分布
1.分布规律 (1)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只在北半球存在 ) (3)40 °附S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 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
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4.影响近海污染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紧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5.影响下渗: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洋流
(一)洋流的分类及成因
1.洋流分类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东北地区
寒温带、亚 寒带地区的 河流
西北和青藏 干旱、半干 高原地区 旱地区
普遍;我国 的长白山天 池和长江中 下游地区
普遍
普遍;我国
济南小清河 上游;我国 西南 J 喀斯
普遍,喀斯 特地貌区
特地貌区
其他特点
径流变化 和当地的 降水特点 有着密切 的关 对缓解我 国北方地 区的春旱 有积极的 意义
多为季节 性河流, 冬 季断
“ 8”, 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分母“ 0”, 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
向 ( 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 。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影响因素 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
(1)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
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
人口剧增,
控制人口增长,
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节约用水,
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人为
节约、合理用水;
原因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市场化,
加强管理
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具体分
轻巧识记
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象成分数式“
80”: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① 地下水补给区的
① 稳定 ( 全年 ) ; 降水量;
② 一般与河流 ② 地下水水位与河
有互补作用
流水位的相互位
置关系
(二)水循环过程及环节
径流季节变 化 汛期出现在 雨季
形成春汛
汛期出现在 夏季,径流 量不大
对河流水量 有调节作用
最稳定的补 给源
我国的分布 世界的分布
普遍,尤以 热带、亚热 东部季风区 带、温带的 最为典型 大部分河流
① 气温高低; ② 积雪多少; ③ 地形状况
冰雪融 主要在 水补给 夏季
① 有时间性 ( 夏 季); ② 有明显的季 节、日变化; ③ 水量较稳定
① 太阳辐射; ② 气温变化; ③ 积雪和冰川储量
湖泊沼 泽补给
全年
① 较稳定 ( 全 年);
② 对径流有调节 作
① 取决于湖泊与河 流的相对位置;
② 湖泊水量的大小
当湖泊面 积减小时, 调节作用 减弱,易发 生洪涝灾 害
地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 河流水的 互补关
三大过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七大环节: A :蒸发
B、 D:降水
C :水汽输送
F:蒸腾
G :地下径流
H :下渗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E: 地表径流
例证
海陆间 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 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 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 地表径流输送, 夏季风参与 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 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 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 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 —— 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2.主要洋流及其分布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1.影响气候
(1)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2)对沿岸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1)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
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处还可以形成“水障” 渔场)。
,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形成大的
(2) 上升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 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渔场) 。
3.影响海洋航行
(1)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第三章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一)河流的补给形式
类型
补给季 补给特点

雨水补 给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 时间集中 ( 雨 季);
② 不连续; ③ 水量变化大
主要影响因素
① 降水量的多少; ② 降水量的季节 分配; ③ 降水量的年际变 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春季 水补给
① 有时间性 ( 春 季); ② 有连续性; ③ 水量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