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咼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O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 编码:1 10.X00 )。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重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 > 140mmH和(或)平均舒张压(DBP三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1、阴虚阳亢证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 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
舌红苔薄,脉弦细。
2、肝阳上亢证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 脉弦或弦数。
3、痰湿壅盛证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
2.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心电图、动态血压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片、颈椎X线片、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TCD腹部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1)阴虚阳亢证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 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
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阴潜阳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30g 茯苓30g 龟板30g 僵蚕20g加减:五心烦热者加知母20g 黄柏20g ,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30g 柏子仁 30g 首乌藤30g ,口干甚者加北沙参30g 麦冬15g 。
(2)肝阳上亢证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 脉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20g 钩藤30g 菊花15g 白蒺藜15g , 夏枯草15g 桑寄生30g 决明子20g 生地15g 生石决明30g 杜仲15g 川牛膝15g 黄苓15g 夜交藤30g 茯神15g 益母草30g加减:头后部或颈部发紧,加葛根 30g ,川芎20g ;眠差,加酸枣仁30g 柏 子仁30g 制远志10g 首乌藤30g ;耳鸣耳聋,加菖蒲15g ,制远志10g 。
(3)痰湿壅盛证症候: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 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平肝化痰祛湿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半夏20g ,陈皮10g ,茯苓30g ,甘草6g 竹茹20g ,枳壳20g ,菖蒲15g ,远志6g , 枣仁30g ,白术15g ,天麻20g 吴茱萸8g加减:血脂高加草决明30g ,山楂30g ;肢体麻木,加桑枝10g ,僵蚕10g 。
2.辨证选择中成药(1)辨证选用口服中成药:菊花30g 熟地30g 丹皮15g 泽泻30g 山药30g 山茱萸30g 栀子15g 地龙20g 丹参30g龙胆泻肝丸:9g bid松龄血脉康:6粒tid(2)辨证选用中成药静滴:生脉注射液30ml qd葛根素注射液0.4 qd天麻素注射液0.6 qd 红花黄色素注射用100mgqd3.中医特色外治法(1)耳穴压丸:心、耳神门、交感、角窝上。
每隔2天换贴一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10天为一个疗程。
(2)拔罐:主穴选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至膀胱俞;曲池,足三里。
肝火偏亢加阳陵泉;阴虚阳亢型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穴。
每周拔3次,留罐时间15分钟,6次为一个疗程。
(3)中药足浴双桑汤: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 10 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 C左右。
泡脚20-30分钟。
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牛膝钩藤汤:牛膝、钩藤各30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C左右。
泡脚20-30分钟。
每日一次, 10天为一个疗程。
(4).咼血压茶疗法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三次。
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
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
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5)穴位贴敷:丰隆、肝俞、大椎一日一贴7天为一个疗程。
4.内科基础治疗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合理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压,支持对症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眩晕(咼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 编码:I10.X00) 患者姓名: 发病时间: 标准住院日ICD-10住院天 数主要 诊疗 工作重占.~I~A八、、 医嘱性别: 年龄: 年 月 日时住院日期: 实际住院日:天<14天年 月曰 住院第1天□旬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医四诊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初步拟定诊疗方案□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口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住院号:年 月 日出院日期:年 月 日年 月曰 住院第2-3天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辩证施善 □静卧□中医特色疗法(耳穴、拔罐) □中医辨证施治 □辩证使用中成药□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选用降 压药) □寸症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专科常规体检 □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酌情选择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CT ) □寸症支持治疗□上级医师查房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匚中医证候判断 □玄晕程度分级□明确诊断 □审订治疗方案 匚病程记录□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匚完成入院检查 长期医嘱□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辩证施善 □静卧 匚中医特色疗法(耳穴、拔罐) 匚中医辨证施治 □辩证使用中成药□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根据患 者情况,个性化选用降压药) □寸症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寸症支持治疗眩晕临床路径表WORD格式-可编辑严格遵守公司员工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班安排,除完成日常维修任务外,有计划地承担其它工作任务;2、努力学习技术,熟练掌握现有电气设备的工程部维修工的岗位职责1、原理及实际操作与维修;3、积极协调配电工的工作,出现事故时无条件地迅速返回机房,听从领班的指挥;4、招待执行所管辖设备的检修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并填好记录表格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日夜班的交接班工作;6、交班时发生故障,上一班必须协同下一班排队故障后才能下班,配电设备发生事故时不得离岗;7、请假、补休需在一天前报告领班, 并由领班安排合适的替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