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音乐教师进城选调考试题一

2019年音乐教师进城选调考试题一

人音版音乐教师业务能力考试(含答案)(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旋律也称作__曲调__,它是由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

旋律的进行方式有____上行______ 、______下行____、______平行____。

2、歌曲《雪绒花》是音乐剧__音乐之声___中的插曲,音乐剧中_______《DORE MI》____、__《孤独的牧羊人》___两首插曲都十分著名。

3、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__美育_____的主要途径之一,是_义务教育__的一门必修课。

4、欧洲音乐流派有_古典主义乐派_、浪漫主义乐派_、民族主义乐派__。

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作有钢琴曲__牧童短笛____、歌曲____嘉陵江上___和管弦乐曲__森吉德玛____________。

6、在一拍内三个音的时值均等,这种特殊的节奏叫做__三连音。

7、音乐课程目标按_情感态度价值观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________、知识与技能___来分类。

8、《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选自现代京剧__沙家浜_____。

9、二十世纪德国有一位音乐家创立了___奥尔夫_____教学法,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0、审美体验价值、_社会交往价值___ 、__创造性发展价值_ 、____文化传承价值__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价值。

11、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包含了__感受与欣赏_ 、__创造__ 、___表现__ 及__音乐与相关文化__四项内容。

12、歌曲《渴望春天》的曲作者__莫扎特__,国籍_德国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大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三音到五音的结构是(A)。

A大三度+小三度B大三度+大三度C小三度+大三度2、以下乐器不属于西洋铜管乐器的是A小号B大号C大管3、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方面,7—9年级的要求是(A )。

A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B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C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4、音乐中以一个主音为中心所形成的乐音体系称做(B)。

A调性B调式C调高5、力度记号fff表示(A )。

A极强B很强C强6、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叫( C )。

A圆舞曲B探戈C波尔卡7、长鼓舞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舞蹈(B )。

A藏族B朝鲜族C彝族8、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人称“钢琴诗人”,哪部作品是他创作的(B)。

A《拉德茨基进行曲》B《葬礼进行曲》C《婚礼进行曲》9、歌曲《桑塔.露琪亚》是哪个国家的民歌( A )。

A意大利B俄罗斯C美国10、器乐的演奏形式多样,其中一个人担任一个声部,同时进行多声部演奏叫( B )。

A合奏B独奏C重奏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识谱只是学习音乐一种工具和手段,识谱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

(√)2、冬布拉弹唱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演唱形式。

(×)3、省略记号D.S.表示从开头处反复,至Fine.处结束。

(×)4、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5、《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作曲是郑律成。

(√)6、华彦钧,又名阿炳。

琵琶曲《二泉映月》是他的代表作。

(×)7、音乐创造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音乐创造的必经之路。

(×)8、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9、《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都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

(×)10、《斗笠舞》是根据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改编的器乐合奏曲。

(√)四、完成下列各题(共30分)1、连线题(5分)行板andante广板Largo小快板Allegretto柔板Adagio快板Allegro2、补充调号,并用全音符标出该调的主音。

(4分)## bb ### bbb do=D do=b B do=A do=b E3、简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5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4、新课程案例分析(8分)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为乐曲起名字的活动,播放了《空山鸟语》给大家听,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为它取名字。

于是“流水欢歌”、“清泉”、“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

有一位农村转来的学生为《空山鸟语》起了个别出心裁的名字:“捉鸡”,并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跑到院子里,她急着到处捉,又来了一群小伙子,拿着笤帚一起捉,打翻了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捉到。

”这时学生哄堂大笑,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怎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什么?首先对这位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示肯定,并从空山鸟语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画面呢?我们大家一起来从音乐的要素上进行分析,把问题再次抛给学生,促进探究式学习方法。

音乐的声音是富有创造性的,它具有非指向性的特点,因此每个同学听到后会有不用的感觉和艺术形象,可能正是因为二胡中描绘鸟的声音,让这位同学产生联想5、简述你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解,并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以体现你在教学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做法。

(8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有趣、乐趣、志趣这几个阶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的前提,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面向全体学生。

”是现代音乐课堂的基本特征,请你根据现代音乐课堂的特征,为《难忘岁月》进行教案设计。

(任选一课时,内容见附页,共20分)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多媒体、部分打击乐器、纸、彩笔、教具(大刀、步枪、红缨枪)。

2、预习贺绿汀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

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很好,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生: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

3、师: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

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

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

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

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

(轻声、慢速、划拍视唱)学生随教师模唱。

(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

)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

(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

(4)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

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师:通过反复学唱歌曲,同学们对《游击队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和表现了歌曲,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造性。

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的创作表演跟我们学习的歌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6、思考并讨论总结:把学生图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作为背景。

表演组的同学拿道具表演,其他同学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齐唱歌曲。

7、完整演唱《游击队歌》,加入学生的创造性表演。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

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

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

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保卫黄河》,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3、欣赏合唱《保卫黄河》,并穿插吉拉尔德听黄河画黄河的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