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上学期七年级上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李树兰

2014-2015上学期七年级上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李树兰

期末复习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复习
22
期末复习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计划
执笔人:李树兰审核人:于伟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教学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
2、学生评价、作业等级评价、量化测评。
周次
教学运行表
备注
1
《世说新语》二则
2
《世说新语》二则
3
《二十四史》通鉴》
6
《资治通鉴》
7
《祖逖传》
8
《祖逖传》
9
《大学》
10
《大学》
11
期中测试
12
《孟子》
13
《孟子》
14
《中庸》
15
《中庸》
16
《戒子歆书》
17
《戒子歆书》
18
期末复习
19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5、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络书店中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为让自己知识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利用时间自学,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检测与评价手段
1、课堂检测。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单元划分及时间分配
共设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1-8课
第二单元第9-15课
6、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重点
难点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