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处理技术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处理技术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处理技术摘要:以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为背景,介绍了改扩建工程单侧加宽中央分隔带方案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尽早形成完善的改扩建工程建设成套技术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央分隔带;关键技术
1 前言
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是连霍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

自1995年建成运营以来,交通量持续上升,服务水平逐渐下降,而且部分路段需要维修,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拥挤和堵车现象,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2015年本路段交通量将达到59599辆/日,2030年将达到98216 辆/日,现有双向四车道已不能与交通量发展相适应,需要改建扩容成八车道高速公路。

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是连霍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

自1995年建成运营以来,交通量持续上升,服务水平逐渐下降,而且部分路段需要维修,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拥挤和堵车现象,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2015年本路段交通量将达到59599辆/日,2030年将达到98216 辆/日,现有双向四车道已不能与交通量发展相适应,需要改建扩容成八车道高速公路。

老路中央分隔带的处理是改扩建中重点处理的细部环节,与改
扩建工程的交通组织、投资、质量、后期养护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要引起重视。

2方案论证
设计时针对老路中央分隔带的处理利用共拟定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全线拆除老路现有中央分隔带,将其铺筑成路面,通过路面标线将其划分为行车道。

这样老路将成为单向五车道半幅高速公路。

鉴于本项目间隔分布有隧道分离式路基段落,这些段落不能扩建成五个车道,这样势必造成车道数不连续,交通流紊乱,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故该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拆除老路所有整体式路基段落的现有中央分隔带,将其铺筑成路面,通过标线和标志提醒该部分禁止行车,仅供车辆变换车道使用。

这样全线所有老路的两个半幅桥梁要联接成整幅桥梁。

老路中央分隔带下埋置的通信管线均需外移,工程量巨大。

方案三:考虑到除互通式立交和服务区路段车辆有变换车道的需要处,其它一般路段车辆按车型和行驶速度分车道行驶,正常行驶的车辆没有变换车道的需要,且左侧硬路肩(原老路南半幅的硬路肩)为个别故障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故仅在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路段将现有老路中央分隔带进行路面封闭和桥梁联接处理,其它一般路段保留现有中央分隔带。

鉴于方案三可以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工程投资少,故将方案三做为推荐方案。

3 封闭措施
3.1桥梁的封闭措施
根据上述的老路中央分隔带需封闭的长度范围,本项目老桥中央分隔带需拆除改造的共有22座桥梁。

3.1.1 空心板桥梁中央分隔带改造方案
根据竣工资料及现场的实测数据,空心板梁桥中央带改造分成以下三种情况进行:
a下部为桩柱式墩台,左右幅分开且净空隙为1米或2米
改造方式为凿除原盖梁部分砼,清理凿除面,理顺焊接钢筋,根据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使桥墩盖梁联为一个整体,上部增设1~2块板梁,梁高与现有老桥梁高一致,新拼中央分隔带内梁板与现有老桥边板连接,然后再铺桥面铺装,见图1。

b下部为重力式墩台结构,左右幅分开且净空隙为1米或2米下部构造改造采用先拆除挡块,不拆除耳背墙和侧墙,直接在原位置开挖基坑,在原来的基础与台身上植筋,浇筑混凝土,中间设1cm沉降缝,施工台身台背,上部增设1~2块板梁,梁高与现有老桥梁高一致,新拼中央分隔带内梁板与现有老桥边板连接,然后再铺桥面铺装。

c下部为重力式墩台结构,且左右幅下部墩台已联成整体
下部构造改造采用拆除挡块,不拆除耳背墙和侧墙,直接在台身上植筋,浇筑混凝土,中间设1cm沉降缝,施工台背,上部增设
1~2块板梁,梁高与现有老桥梁高一致,新拼中央分隔带内梁板与现有老桥边板连接,然后再铺桥面铺装,见图2。

先对现有老桥的内侧一个车道进行封闭作为施工空间,桥下设防护网,确保桥下正常通行。

施工工序:拆除老桥台前锥坡→施工墩台桩基、立柱、盖梁→架设上部结构梁板→拆除老桥中央分隔带内侧墙式护栏→拆除老桥内侧一定宽度的桥面铺装结构→整体浇筑桥面铺装。

3.1.2 组合箱梁桥
根据竣工资料及现场的实测数据,改造方法采用对原来底宽为1米的小箱梁更换成底宽为1.3米的小箱梁,然后将中央分隔内的2块小箱梁进行横向连接,下部结构保持不动。

新拼宽的小箱梁梁高与现有老桥梁高一致,新拼宽的小箱梁需做特殊设计,见图3。

施工方案:先对现有老桥的内侧一个车道进行封闭作为施工空间→桥下设防护网,确保桥下正常通行。

施工工序:拆除老桥中央分隔带内侧波形护栏→拆除老桥中央分隔带附近的左右幅桥的2块小箱梁→拆除老桥墩台盖梁上的防震挡块→架设新预制的小箱梁→拆除老桥内侧一定宽度的桥面铺装结构→整体浇筑桥面铺装。

3.1.3 组合t梁桥中央分隔带改造
本项目中央分隔带改造路段涉及到的t梁桥为一座瀍河大桥,瀍河大桥下部桥墩为沉箱基础,左右幅桥梁下部结构为一个整体。

因此,改造方案为在中央分隔带内增设一块1米宽的50米跨径的新浇筑的t梁。

由于该桥下部采用沉箱基础+空心薄壁墩+大挑臂盖梁形式,本方案增设的t梁位于盖梁的中心处,经查原设计资料,该方案的基础即墩身构造能满足要求,见图4、5。

施工顺序:根据施工空间要求,先对老桥内侧的边t梁翼板进行部分凿除,然后再对老桥内侧边t梁的翼缘部分进行植筋,再架设新浇筑的t梁,整体浇筑桥面板,施工桥面铺装。

为确保改造施工过程中正常通车,同时又确保改造施工的安全性,中央分隔带改造建议等左幅新建桥开通后,把洛阳往郑州方向的交通流转移至新建左幅后再进行,同时对现有老路靠近中央分隔带内侧的左右各一个车道进行封闭,郑州往洛阳方向的车流从现有老路的外侧两个车道通行。

或者也可以采用新建左幅临时改成双向四车道行驶,进行全封闭改建。

3.2 老路中央分隔带路面结构
根据上述互通区前后需封闭改造路段范围,先挖除现状的老路中央分隔内的绿化土及下部填土至底基层底面,考虑到分隔带宽度仅2m、3m,采用较厚的半刚性混合料基层及底基层压实度难以达到,本着满足使用要求、利于施工、保证质量的原则,对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基层及底基层统一采用c15现浇水泥混凝土进行填筑、压实。

考虑到本项目老路路面面层需根据病害情况、强度情况进行铣刨、
加铺,因此中央分隔带范围内路面面层结构采用同老路行车道一致的新加铺层结构,沥青层厚度在10~18cm。

考虑到改造后的老路仍采用双向横坡,为使改造后的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线形平顺,利于行车,分隔带路面采用半径r-100米(分隔带宽3米)、r-66.67米(分隔带宽2m)圆弧过渡处理。

4 结语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是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它面对的问题不同于新建项目,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国道主干线项目即将面临大规模扩建的迫切需要。

国内虽已有沈大、沪宁等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成功经验,但还不系统,尤其是在新老路衔接过程中的细部处理,更应该在改扩建工程中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总结工作,不断积累工程经验,尽早形成完善的改扩建工程建设成套技术,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严谨的改扩建方案评价体系。

注:文章内所有表格、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