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找平层技术交底
2009 年 12 月 3 日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鲁 JJ—005 0 6 3
交底部位
建筑装饰装修
工序名称
地面找平层
交底提要: 1 设计要求、2 施工准备、3 作业条件、4 操作工艺、5 质量标准、6 成品保护、7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交底内容: 一、设计要求 设计做法:①刷素水泥浆一道。②橡胶地板地面为 20 厚 1:2.5 水泥砂浆找平层;地砖地面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二、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①水泥:P.C 42.5 级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②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要良好。 2.主要机具:运砂浆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办理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2)室内墙面已弹好+50cm 水平线。 四、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保持洁净、粗糙、湿润并不得有积水,对水泥类基层其抗压强度不得小 于 1.2MPa。 (2)设界格条:玻璃界格条在处理完垫层时预埋,主要设置在不同房间的交接处和结构变化处。 (3)搅拌砂浆:水泥砂浆应用机械搅拌,搅拌要均匀,颜色一致,搅拌时间不应小于 2min,控制好水 泥砂浆配合比。 (4)根据房间内四周墙上弹的水平标高线,确定找平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在个别地方应不大 于设计厚度的 1/10。 (5)搓平压光:木刮杆刮平后,立即用木抹子将找平层在水泥初凝前搓平压实,以内向外退着操作, 并随时用 2m 靠尺检查其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 5mm。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①找平层采用的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其厚度的 2/3,含泥量不应大于 2%,砂为中粗砂,且含泥 量不应大于 3%。 ②水泥砂浆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 1:3 ③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
接受人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
接受人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2009 年 12 月 3 日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鲁 JJ—005 施工单位
063交底部位ຫໍສະໝຸດ 建筑装饰装修工序名称
地面找平层
交底提要: 1 设计要求、2 施工准备、3 作业条件、4 操作工艺、5 质量标准、6 成品保护、7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交底内容: 2.一般项目
①找平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 ②找平层表面应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六、成品保护 (1)找平层施工过程中要防止碰撞损坏门框、管线、预埋铁件、墙角及已完的墙面抹灰等。 (2)施工时注意保护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作临时堵口或覆盖,以免灌入砂浆等造成堵塞。 (3)找平层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侵害。 (4)及时设置警戒标志,找平层养护期间,不允许车辆行走或堆压重物。找平层养护时间符合要求 可以上人操作时,防止硬器划伤地面,在油漆刷浆过程中防止污染面层。 (5)不得在已做好的找平层上拌合砂浆。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地面起砂 (1)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找平层的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 35mm(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 (2)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压平一般不应少于两遍。在找平层铺设后,先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找 平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压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 (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陷为宜),将表面压实、压平整(时间应掌握在上人不出现脚 印或有不明显的脚印为宜)。 2.地面空鼓 (1)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 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 (2)找平层施工前 1~2d,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其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 3.找平层不规则裂缝 (1)水泥在使用前应做安定性试验,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的水泥不得混用。不得使用过期、结块的水 泥。 (2)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 (3)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用湿砂或湿草袋覆盖养护,防止产生早期收缩。刮风天施工水泥地面时, 应遮挡门窗,避免直接接受风吹,防止因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而产生收缩裂缝。 (4)找平层水泥砂浆拌合物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 35mm。